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资讯» 师大人物» 王宁:当训诂学遇到现代人

王宁:当训诂学遇到现代人

20210416161853494504306539.jpg

训诂学家王宁


2020年12月28日,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王宁捐资100万元,成立了北京师范大学颖民文化教育基金。不过,这次捐赠并未被广泛知悉,王宁特地要求不举行仪式,只在她的办公室签署了捐赠协议。


4月的一天下午,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走进了王宁的办公室。聊及此事,王宁坦然笑道,设立基金的想法源自两笔“无功受禄”的奖金——就在去年,王宁获得“四有”好教师终身奖,她的著作《汉字与中华文化》则获得了京东文学奖等奖项。“这是团队的成果,我觉得自己有点无功受禄,索性拿出来设个基金。”王宁说,“我希望学科做的事还给学科,支持传统语言文字学的发展,并用陆宗达先生的字‘颖民’命名,纪念我的老师。”


朴实的言语背后,王宁的经历与成就实在太过丰富:她是无数学生敬重的老师;她是章黄学派在当代中国的重要传承人;她是中国女性学者的杰出代表,曾参与1995年世界妇女大会的组织工作……在近两小时的采访中,王宁提到最多的词是“人民”。相较数不清的角色和头衔,“人民的学者”或许是对王宁最贴切的称谓。


两幅画面让她笃定为人民做学问的初心


迈进中国传统语言文字学之门,对王宁而言,是带着时代烙印的偶然,也是她做科研的起点。王宁出身知识分子家庭,从小钟爱数学,高考时一心报考北大数学系。“我小学三年级时,就把初中的数学课程基本学完了,还读了不少父亲亲自翻译的罗素、毕达哥拉斯等人的数学著作。”谈起数学,80多岁的王宁神采奕奕。


然而王宁高中毕业时,恰逢我国20世纪50年代文化事业大发展,文科教师队伍急缺人才,于是学校保送她进了北师大中文系。“当时对选择中文专业的确没有思想准备,但因为老师说国家需要,我就答应了。新中国最早的几届大学生,思想观念上普遍如此——国家需要就是自己的志愿。”当问到放弃自己的兴趣是否遗憾时,她笑道:“对我来说,无论学了什么专业,只要觉得将来能为国家、为人民做点事儿,怎么做都是做,做什么都做好。”


如果说“为国家、为人民做点事”是王宁那代人的集体选择,那么两幅人生图景的交织,则让王宁心中既往圣之绝学的动力,深化为扎根人民的情感和使命。


大学毕业后,王宁报名支援西部边疆教育,被分配到青海师范大学教书。初到青海时受到的冲击,她至今记忆犹新:报到时向工作人员问路,“他慢悠悠把手里报纸扔下,随手一指,你根本不清楚指的什么地方”。王宁最初觉得他们态度敷衍,后来才明白,因高寒缺氧,当地人动作都极其缓慢,“青海比中原地区缺氧24%,在北京喘三口气,在那儿得喘四口”。


大西北的贫瘠也触目惊心:“一家子七八口人,一年只有一百多斤原粮,洋芋带着皮煮一大锅,还要先紧着强劳动力吃;一家人舀一碗水轮流洗脸,洗完了还要浇到地里。”至于受教育,更是多数人想都不敢想的。


青海的生活画面让王宁对当时中国的状况有了更为深刻的触摸,她从情感上与人民息息相通,也在心底埋下了三个“痛恨”:“在那种环境里工作过,奋斗过,知道那些学生、家长多么不容易,你就会痛恨浮华,痛恨虚伪,痛恨名利。”


在青海工作三年后,王宁考取北师大陆宗达先生的研究生,踏入了训诂学之门。训诂学是一门释读古代典籍文献的学科,极其艰深晦涩。王宁描述起当年听课的情形,那份焦虑和头疼历历在目:“训诂学离我们现代人有点远。陆先生的讲授已经很通达了,但最开始完全听不明白,跟不上,能急死。”当王宁耐住性子,逐渐在训诂学的殿堂里摸清路径时,跃入她脑海的第一个想法就是把它改造得现代人能懂、能用。


这个想法,一头连着民族文化中最难啃的学问,一头连着无数依然生活在贫困中的普通人。两幅画面、两重经历的交织呼应,让王宁真正理解了人文学科该有的关怀:“人文学科是认识自己,但自己不等于‘我’,而是整个人类。如果不能服务于社会,人文学科就等于零。”于是,为人民找回民族文化的本来面貌,“去其艰涩,求其平易”,就成为王宁一生的热忱。


继承传统,一定要有现代意识


“绝学”的改造实非易事。


王宁在20世纪80年代调回北师大任教,她深知要想让训诂学为现代人所用,就需要总结、阐发古代语言文字现象中的规律,创建出和现代人知识结构相衔接的理论。于是她协同陆先生一道,进行训诂学基础理论的搭建,陆续出版了《训诂学方法论》《训诂学原理》等奠基性著作。1994年起,王宁又带头在北师大创建了汉字与中文信息处理研究所,建立了计算机为研究手段的古汉字与古汉语实验室,成为我国最早用计算机手段进行古汉字与古汉语信息处理的学者之一。


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思路说来明朗,做起来却异常艰难。谈起这“架桥铺路”的桩桩件件,王宁最深的心得便是,现代学者去继承传统,一定要有现代意识:“我是做传统学问的,但我非常反感不分精华糟粕地复古。我们古代的东西并不都是好的,如果没有清醒的意识,把古代的东西拿来奇货可居,卖弄学问,是令人厌恶的。”


现代意识的背后,根底依旧是做人民需要的学问。继承传统不是将其转化为个人名利工具,而是要拉近人民同本民族文化精华的距离:“继承传统文化是一种民族认同的回归,一定要深入理解它的本来面貌,在本体研究的基础上,让它科学化、现代化,也就是实现习总书记所说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正因如此,王宁始终致力于训诂学的普及。她尚有许多个人著作没有整理出版,却把大量时间投入到指导中学语文教育、录制国图公开课等普及工作中去,她认为这是传统文化研究者应负的责任:“我们需要把有意义的东西挖掘出来,总不能让大家都去看那搞不懂的训诂学吧?”


面对传统文化普及在当今的种种乱象,王宁认为,普及绝不意味着浅显化。她一向赞成学术素养深厚的研究者直接去做普及工作:“高端的研究要通透,才能够做普及。如果普及者自身一知半解,再去浅显化,就只剩下水了。所以我向我的学生强调,要在普及的领域里产生研究课题,然后再回归到普及。”


聊到这里,王宁兴致盎然,现场讲解起几个汉字的字源字理来:“独(獨)字为什么从犬?群(羣)字为什么从羊?过去的狗有三种作用,守家的、放牧的、打猎的。放牧的狗一定是一只狗带着一群羊,所以说群字从羊,独字从犬。”对她来说,把汉字背后的文化精髓还原给公众,早已成了她的习惯与乐趣。


王宁是传统语言文字的传薪人,也是妇女工作的躬耕者。她曾荣获北京市三八红旗手称号,担任首都女教授联谊会(北京市女教授协会前身)第一届副会长,第二、三届会长和第四届名誉会长。成长于“妇女能顶半边天”的火热年代里,男女平等对于王宁而言,是一种不言自明的认同:“在中学的数学小组里,男孩子不会做的题,我到黑板前做出来,他们由衷地给我鼓掌,不会觉得女孩子这么优秀是个惊讶的事儿。”


带着这样一份认同,王宁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做出了很多不让须眉的开创性成果。


与王宁对话的地点,是她平时给训诂学专业博士生上课的书桌。在这个“绝学”传递之所,记者在她的目光中,始终能捕捉到忧患与热望的并存——在古文字与计算机之间,在青海牧区与训诂学的课堂之间,在说着不同语言的妇女同胞之间。


采访接近尾声时,王宁向记者讲起了基金会名称“颖民”的含义:“颖为聪慧,也有讲授、传递之意。民则是人民的民。‘颖民’意为‘使人民聪颖’。”此时,在汉字的智慧中,忧患与热望的根脉再度清晰,人民是源头,也是希冀。


原文刊载于《中国妇女报》2021年4月15日第5版;

原文链接:http://paper.cnwomen.com.cn/html/2021-04/15/nw.D110000zgfnb_20210415_1-5.htm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