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善迈,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首都教育经济研究院院长。长期从事经济学与教育经济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为中央和地方政府相关机构提供决策、管理咨询服务,是我国著名教育经济学家和教育经济学奠基人之一。曾作为主要成员参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国家教育发展规划等国家重大教育政策和发展规划的制定工作,对我国教育财政制度的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现兼任北京师范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社会兼职主要有: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组长、中国教育经济学研究会荣誉理事长。获得的主要荣誉有: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北京市高校优秀共产党员、北京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入选当代90位教育名家。
“勤奋严谨,孜孜不倦,是您治学的态度;开放包容,学者本色,是您毕生的追求。您为中国教育经济学奠基,在教育的世界里探求真理,在师者的岗位上传递薪火。您用信念执着耕耘,收获桃李满园。”在采访王善迈先生之前,我找到了他当年获得“感动师大”人物时的颁奖词,这让我对采访充满了期待。采访约在了王善迈办公室,那天风很大,老先生坚持从家坐着轮椅过来,很精神,起身时,还不让我们同行的人搀扶他,而是自己慢慢地走到办公桌边。
从1958年在北京师范大学任教以来,王善迈就没有停下过为中国教育奔波的脚步。执鞭杏坛60余年,他被誉为中国教育经济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研究解决了中国教育发展中一系列重大现实问题;他培养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超过120人,为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育了一大批生力军。
今年教师节,王善迈荣获了北京师范大学“四有”好老师金质奖章荣誉称号。但老先生对此看得却很平淡,认为自己所做的就是一个老师应尽的本分。他说:“我愿意将自己的全部奉献给热爱的教育事业,愿意将自己的全部力量贡献给教育经济学学科的发展。”
坚守初心,以所学“振兴国家报效人民”
1954年10月,出于“振兴国家、报效人民”的志愿,还在上高中的王善迈就申请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高考时,在班主任的建议和帮助下,他报考了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专业,从此开始了他与教育事业的不解之缘。
“求学阶段,我的生活一直很艰苦,当时国家整体经济情况不是很好,我家里也比较困难,这段经历磨炼了我的意志,对我以后的工作产生了很大价值,更让我坚定了通过所学振兴国家的理想信念。”求学时,王善迈深感中国教育环境的艰苦与落后,更加坚定了入党时的初衷,不断激励自己。
毕业后,王善迈留校到政教系任教。后来,他又转行开始政治经济学的教学和研究。面对新的专业,王善迈反复研读马克思的《资本论》,做了几大本厚厚的笔记,而这也深深影响了他后来的教学和研究工作,运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和政治经济学理论分析和解决中国教育经济问题。“研究和回答中国的问题,是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者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他说。
面对当代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迷茫状态,王善迈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经验给学生指引。他不断借原清华大学校长蒋南翔提出的“为祖国健康地工作五十年”的号召鼓励学生和年轻老师,而他自己已躬耕60余载。当年播下的那颗“振兴国家、报效人民”的种子,在王善迈的教育实践中生根发芽,结出累累硕果。
治学不为书,为切实推动中国教育发展
在王善迈的文集序言中,他对自己的治学总结道:“社会科学是研究人的行为的科学,使命在于发现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从事相关研究以来,王善迈始终坚持治学不为书,而是切切实实回答中国教育发展中面临的经济问题,对促进中国教育发展与教育体制改革做出贡献。
上世纪80年代,中国教育经费严重短缺,王善迈及其团队首次在国际比较中使用计量经济方法,给出了同等经济发展水平下政府教育支出占GDP合理比的下限,被中央决策采纳,即2000年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达到百分之四的目标。
“立足中国,放眼世界,独立思考,力求创新,报效祖国。”这二十个字是王善迈从事研究的座右铭。1992年到2000年这八年,王善迈一直专注着一件重要的事,作为中方专家组负责人,与其他九位国内外专家共同负责世界银行给中国两笔金额巨大教育贷款的项目,一个是中国贫困省义务教育贷款,另一个是中国师范专科教育贷款。
庞大项目的开展不是一个容易的过程,需要不断面对问题、解决问题。原本,世界银行对给中国贷款有一定顾虑,王善迈深思熟虑,向世界银行提出一套更为精细的设计方案;贷款申报时,许多地方不知道如何写申请书,王善迈组织相关专业培训,帮助地方顺利立项;项目开展起来了,王善迈和专家组每年又陆续跑几十个县开展后续咨询与监管工作。
“这个项目的意义很深远,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项目管理模式。”王善迈说,根据该项目获得的宝贵经验,团队后来又编写了九本系列丛书,用来指导政府如何申请项目、管理项目等,具有很高的可操作性。
2016年经济进入新常态,耄耋之年的王善迈并没有退下“战场”,他又提出以制度保障教育经费的长效机制,被国务院主管教育副总理肯定并批转发改委、财政部和教育部。在民办教育促进法立法和修法中,他提出应分类管理和如何分类的主张,被中央采纳变为法规。就在不久前,他主持的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新时代基础教育财政体制与结构研究》又获准立项。
育人有道,教育是始终如一的情怀
“从我当老师后,我的目标就始终没有变过,就是教书育人。”当老师以来,王善迈曾有不少机会去到一些更有“钱”途的单位工作,但他却始终没有忘记教育的初心和使命。已是耄耋之年的他,尽管腿脚不如原来灵便,出行都需要坐轮椅,但仍然坚持每天到办公室工作,寒来暑往,风雨无阻。直到现在,他依然坚守教学一线,每周为博士生上两门经济学的课程。王善迈一直强调,治学要坚持求真务实。“不能光坐在实验室、办公室里处理数据,纯理论化的研究对国家决策价值不大,实地调查对国家有关部门的决策会更有意义。”他要求学生做研究不能简单地照抄外国的结论,而是从中国实际出发,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深刻了解中国面临的问题。为此,他身体力行,常常带着学生去第一线做调查。90年代至今,他和学生已经去过云南、贵州、四川、陕西等地的50多个国家级贫困县调查,一般一待就是一个多月。
王善迈也积极创造条件,推荐学生去政府挂职锻炼,还邀请国内名校老师、政府机关领导来做专题授课。“我最看重能力的训练,而不是知识的传播,因为学生最终要去工作走向社会,如果能力训练比较好,只要肯吃苦,做任何工作就都可以胜任。”他说。
在学术研究上,王善迈对学生非常严格。他要求学生对待功课要踏实认真,不能敷衍了事。每次为学生指导论文,大到学术观点,小到错字病句,他都会在文稿中标注并进行修改。也正是这样精益求精的治学态度,影响和激励着他的学生在学习和工作岗位上勤奋敬业、一丝不苟。
爱生如子,始终把学生放在心上
“师门就是个‘大家庭’!”这是王善迈的学生最常说的话。
王善迈曾经在中文系、历史系、教育系当过六年的班主任,当时学校要求班主任与学生“同吃”“同住”“同劳动”,而王善迈对学生做的远远不止这么简单。“共产党员有一个法宝,就是密切联系群众,与群众打成一片。而群众是谁呢?作为一名教师,群众就是我的学生。”在王善迈心中,学生始终是第一位置。
在生活上,王善迈对学生十分关心。夫妇俩常常邀请在校的研究生到家里聚聚,还亲自下厨为学生们改善伙食。“学生们也很喜欢这种交流方式。”王善迈说,“对我们夫妇而言,学生就像自己的子女一样。他们有什么困难,我们都会尽自己所能给予他们帮助。”有个学生得了肝炎,王善迈夫妇每天给她送饭,对她悉心照料,直到出院。一位学生体质较差,经常生病,夫妇俩总是打电话询问病情,将熬好的枸杞莲子粥亲自送到宿舍楼下。
王善迈的仁爱也感染着他的学生,对老师的付出,学生们记在心里,回报在行动上。王善迈做过两次比较大的手术,2001年做了一桩结肠癌的手术,住院一个多月,2010年心脏瓣膜被细菌感染,做了开胸手术后,又住院了好几个月,学生们担心不已,经常前去看望。“基本上每天都会有学生过来。”王善迈说,“如果没有学生们的支持,我可能就活不到今天。他们对我的帮助很大,我对他们非常感激。”
“我就是愿意做老师,如果有下辈子,我还愿意当老师,愿意与学生在一起。”王善迈动情地说。
原文刊载于《北京师范大学校报》2020年11月30日 01版;
原文链接http://bnu.cuepa.cn/show_more.php?tkey=&bkey=&doc_id=3537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