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振华,1977年生,湖南邵阳人,文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新锐学者、作家、知名影视编剧、制片人。任教于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从事中国当代文学与当代影视艺术研究。现任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副主任、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艺术评论专业委员会专家委员、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电视剧编剧工作委员会会员、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员、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曾任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会主席,中央电视台策划人、特约撰稿人、嘉宾主持人。2008年,被授予北京师范大学“最受本科生欢迎十佳教师”称号。2009年,获北京高校第六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2010年,入选北京市新世纪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培养对象。2014年,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十四届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全国二等奖。
发表学术论文、文艺随笔、小说等各类作品逾百万字,在多家报刊开设专栏,著有随笔集《幻影流年》《无名的镜语》《时尚的谎言与魅惑》《枫林冷雨》、长篇小说《思美人》《我的博士老公》《神犬小七》《冰与火的青春》《新青年》《密战》、学术专著《中国当代影视文学导论》《权力那些事》等。主编或编著作品有《学习激荡中国》《中国影像志1949—2009》(电影卷、电视剧卷)等。参与撰写《新中国文学史教程》《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
历任《天意》《春天里》《思美人》《冰与火的青春》《神犬小七》《密战》《铁血兄弟》《我的博士老公》《伟大的历程》《大三峡》等数百集影视作品(影视剧、大型文献纪录片)的总编剧、编剧、总撰稿与撰稿人。主创影视作品多次获得“华表奖”、“金鹰奖”、“飞天奖”、“五个一工程奖”等奖项。2011年,被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北京电视艺术家协会联合授予“首都新秀编剧”称号。
《春天里》剧情简介:农村青年铁振国和兄弟铁头、高中一起到北京工地打工。在工地里,铁振国苦练技艺逐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建筑工人。然而,一次意外事故让铁振国几乎丧失劳动能力,从事业高峰跌入人生谷底,所有的梦想都濒临破碎,在挫败中返乡疗伤。而铁头高中返乡复读参加高考并最终成为一名优秀的设计师。前途光明的他却在名利的诱惑下,一步步走上了不归路,甚至不惜与铁振国为敌。在经历一系列挫折后,铁振国凭借身上那股不服输的劲儿,带领着家乡人重新回到北京创业。从疫情医院筹建到生态馆建设,铁振国不断更新建筑技术和生态理念,努力追求创业理想,用一种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实现了一代建筑铁军的追梦之旅,最终也跟自己一生所爱的春妮结合在一起。
他们在尘土之中萌发生长,在泥土里耕耘一生,世代如此,万年沉寂中只有一阵阵窸窣轻响,然后再次归于黑暗中永恒的轮回。直到春风一阵吹起,尘埃四扬,冰河破碎,消融于惊雷与巨大的爆裂声中。洪波在此时涌起,春潮于此地泛绿,广大而寥廓的农村土地上缓缓拱身站立起一群朴实的庄稼汉子。他们以惊人的速度扩展,抡着一条条坚实油亮的臂膀,与一颗颗火热赤诚的心,猛烈地朝着城市进发,掀起改革开放后的一阵突起的狂潮。
改革开放之初,外来务工人员进城还只是仅仅只是为了一口饭,他们逃离荒芜的田园,逃离摇摇欲坠的老屋,逃离碎裂的家庭,以及孤单的天空与地平线。然后他们来到工厂林立、钢筋锃亮的城市。那里有无数拆迁后张牙舞爪朝向天空、等待着被更加坚硬的肢体去抚平的伤口,那是城市急切需要被水泥钢筋填充哺喂的,一张娇嫩的口。
外来务工人员身上带着的深刻入骨髓的土腥的味道,悄然渗入浓烟、汽油、吱吱作响的钢缆、光鲜亮丽的呢子布、不太熟悉的模糊口音、身边永不停转的轮轴以及依靠着的蓝白铁皮围墙。他们是隔绝而隐忍的。工地铁墙边高大粗壮的陌生芦苇与家乡破败院落篱笆下的狗尾巴草之间,仅靠着一轮明月系挂。在一排冷瑟干枯的床铺上,干睁着眼等待第二天热气蒸腾的红日与新的劳作到来。
外来务工人员,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最响亮的名字之一。当它被念出的时候,便是饱含着力量与坚硬的烈烈之音。
《春天里》,便是创作者们潜入这些建筑民工心灵深处,窥探到的纵横交织的钢强与柔软。这一与改革开放的春风共同萌生的群体,四十年来已经历过无数的畏惧与茫然,经历过无数的波折与吼唱,经历过无数的重压与汗水,经历过无数的热烈与撕扯,痛快酣畅地用自己手中的斧锤锯凿,掺拌着耳畔永远回荡着的或尖锐或沉钝的机械电音,在春天的钢筋尘土里畅酣淋漓地歌唱。
春天里的工地
对于为何要这样一个描摹建筑民工心灵史诗的故事,本剧编剧梁振华老师毫不犹豫地说,“我想去书写那些激发表达欲望的东西。”
“中国改革开放的历程,在某种意义上,其实就是乡村城市化的过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城镇化不仅是空间和生活方式的变迁,同时也是几代人命运的变迁。”在中国城市化改革全面推进之后,城镇化变成了中国农村人口一个特别重要的出路。它不仅是生命的出路,也是一种精神的出路。一大批渴望向外闯荡的农民们开始进行了由农村到城市的一波大规模迁徙。
但凡涉及到迁徙,总会有大故事发生。外来务工人员进城从改革开放三四十年以来,是一个特别波澜壮阔的历程,无数的故事从这里面诞生,千家万户的命运都与其密切相关。剧中描述的故事,便发生在春天里的工地里。
要回溯《春天里》缘起,时间的指针还要拨回到十年前。当时的梁振华刚刚完成了两项“工程”:一件是电视剧处女作《密战》开拍;另一件是在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的大型文献纪录片《伟大的历程》中担任执行总撰稿。彼时,梁振华从纪录片写作转向了电视剧创作之路。他也未料到,自己为文献片撰稿而深钻的改革开放发展史,会为多年后的《春天里》埋下种子。
在创作了首部当代保密题材剧《密战》后,梁振华创作势头渐入佳境。到2013年,他已经完成了四部影视剧的创作,其中就包括新派革命年代剧《铁血兄弟》(又名《新青年》)和为很多人津津乐道的“另类”都市剧《我的博士老公》。
就在这一年,江苏广电有一个选题找上了梁振华。之所以选中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在为《伟大的历程》撰稿期间系统涉猎的改革开放史。
当时的选题,是要以江苏南通建筑铁军的故事为蓝本,追寻弘扬铁军精神。对于从小在城市长大的梁振华来说,建筑民工的故事原型离他的生活并不近,但却一下勾起了他的创作欲。
“每次路过各式各样被封闭起来的工地,我都很好奇。因为我知道,那里面同样有沸腾的生活。改革开放的历史,就是我们国家城镇化的历史。在这个过程中,建筑工人发挥的作用不可估量,可实际上他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是缺位的。城市人并没有把他们当成同伴。一群为我们制造家的人,在这里找不到家。这是个特别有意味的文化现象。”
梁振华坦言,他是一个不愿在题材上给自己设限的编剧。既然《春天里》的题材让他有了表达欲,那就要想方设法把故事讲好。“我曾经读过这么一句话——中国都市的每一幢高楼大厦底下,都堆着外来务工人员兄弟的血泪甚至尸骨。所以,建筑工人是伟大的,要想了解他们的伟大,就必须走近他们的生活,亲近他们的呼吸。”
外来务工人员群体其实就在我们身边。我们路过街头巷尾的时候,经常会看到很多工地。工地围得都很严实,里面有很多戴着头盔的工人在里面劳作。他们跟我们生活在一个空间里面。
“但是我相信没有几个人会想到我们跟他们也应该是兄弟姐妹,我们应该跟他们建立起从情感到生活上的关联。他们在我们身边生活,但是我们好像对他们视而不见,跟他们其实没有建立起有机的情感关联,他永远是熟悉的陌生人。”梁振华老师说。这种对我们来说是陌生的,而梁振华老师便把这些陌生的东西通过艺术的方法,轰轰烈烈地带到所有人的面前。
正如工人诗人陈年喜所写:“再低微的骨头里也有江河。”
工地里的感知
为了把建筑工人骨子的“江河”写出彩,就要去主动接触他们的生活,这需要一个过程。梁振华去了五六趟江苏。江苏南通的建筑大军在全国很有名,很多南通的工程队或者建筑公司,带着来自于江苏的外来务工人员来到北京,来到南京,来到了上海或者广东,浩浩荡荡——这是一支规模庞大的建筑队伍。
梁振华和编剧搭档刘汀、张辉,在长达两年多时间里,多次带队去江苏南通、扬州、北京的多个建筑工地、建筑公司进行采访考察和调研。他们与建筑工人同吃同住,把建筑工地上的工种分类、规则逻辑,以及这个群体的人格结构、日常生活、危机处理乃至情感表达方式都进行了归纳、分析和提炼。
第一次进工地的时候,梁振华几乎都没有什么准备,只带了自己的洗漱工具和基本的生活用品,被褥用的是工地上的,同去的两三个人都住在一起。
“因为只有这样我才能够建立起我的感知体系和这一群我想了解的人之间的关系。他们到底在想什么?他们的情感方式是什么样?他们的梦想是什么?他有什么样的困惑?就这些问题,只有走进他们才会了解。”梁振华老师讲到这里,身体微微前倾,皱着眉头,一连提了许多个问题。
梁振华咧嘴笑着回忆,在工地里面他们遇到一个年龄比较大的泥瓦匠。这个工人在自己的窗台上供了一把用红绸子扎着的瓦刀。每天早上起来这个泥瓦匠都要冲它磕头。“我就问他干什么,他说这是我祖上留下来的一把瓦刀,它保留了祖上的手艺;第一是护平安,第二就是让他的手艺越来越好。老泥瓦匠认为祖上这把瓦刀没有什么石头是劈不断的。”后来梁振华老师把这件事写到了电视剧里面去。他认为这是一种非常朴素的虔诚的愿望。
梁振华在剧里给这件事续上了结尾:“我后来在电视剧里写,别人觉得这瓦刀很神,以为它能帮助自己挥刀如泥,就偷偷拿这把通灵瓦刀去劈砖,结果一劈就断了。”梁振华老师侧身用手在自己办公室窗台上比划着那把剧里的“通灵瓦刀”,眼里透着亮光,手挥舞着。“像这样的情节我们是编不出来的。我在生活当中跟他一聊,就明白了。实际上后面都是我编的,艺术肯定是有想象的,但这个故事的由头是来自于生活。”
如今进城务工的农民与改革开放之初时那早一辈的生活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但不可违拗的命运与经历却总是自始至终的相似。下了工,他们看看电视打打牌,喝个小酒吹吹牛,早已不再是许多人脑海里《平凡的世界》之类那种印象。
工人们四人住一个宿舍,最多有六个人。有些人孩子会跟来,有时候家里会过来探亲。有的级别高的工人住个小单间,老婆孩子都跟来,全家人在一块。老婆管着给工地上做饭,孩子去读农民子弟工学校,他们常年都住这儿。要是建筑队干完了这里的活,他们就会跟着离开,去下一个地方。没带孩子进城的 总说“特想孩子”,他们特别喜欢看中央电视台的少儿节目。看到这些节目他们就想起自己家里的孩子,孩子偶尔也来北京,但来了哪儿也没去,就陪父亲在工地待着。北京对他们来说还是个陌生的地方。
“聊着聊着就会发现,其实他们跟我们一样,都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每个人都对幸福、对生活、对情感都有追求,只是在具体技能上面不一样。他们对自己的欲望的设定上,也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伟大,只是很平凡很平凡。“就想着明年过年了,能够攒个三万块钱回家。能给自己家里面去置办点什么——买一个小拖拉机,或者能够打工回家之前给自己孩子们去买点东西。因为这是他们最一年最期望的时刻。”梁振华娓娓说着,空气里仿佛泛起了一束软而温柔的光。
过年回家,不过也就几天。但所有在外面漂泊的外来务工人员,心里面其实都是装的家。“我见过这么多外来务工人员,他们进城不是想留在城里。生活空间就是工地,闲暇时间也很少去北京逛一逛。”梁振华老师往椅子后背上向后一躺,两手向上摊开,最后重重地落回在桌面上,发出钝钝的“砰”一声响。“城市其实跟他们没什么关系,这只是一份工作。”
外来务工人员们的生存空间无非就是从一个劳作的场地,到另一个劳作的场地;从这一个城市,变成了那一个城市。他们的心里永远装的是自己的家。
梁振华把这一体验写进了《春天里》的剧本中,并将这种感情作为剧本自始至终贯彻的一条精神主线。正如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名誉主席李准说:“在工作中,他们对质量精益求精、追求新的技术、推动产业化等,这些举措已经相当城市化了,但是他们的情感立场还在农村,没有忘了农村,并用个人在城市里学到的本领回报农村,这就使该剧有了新的视角、新的感觉。”
感知里的巨变
那么新的感觉还有什么呢?
“外来务工人员的生活都是非常规范、很有组织的。他们训练有素,整体的风貌已经跟以前大不一样。” 现在这些外来务工人员都是先由特别大的建筑集团长期培训。建筑是高危行业,技术的标准规范都是要求很高的,因此对工艺的要求也同样很高。他们的管理模式高度系统化和科学化。
梁振华说,我们对外来务工人员的看法,不要还停留在几十年前。“他们的生活没有我们想象当中那么的窘迫了。”外来务工人员在城市里面劳动获得收益,之后回乡村消费。在工地里面挣的钱肯定是在乡村里面无法比较的。外来务工人员的酬劳比我们想象当中可能还会高一点。
他们背井离乡出来打工,其实很大意义上面是对物质生活的一种追求,因为这样能改善自己的生活。他们回去之后用这些收获满足自己、养家糊口,都完全没有问题。
改革开放带来一个时代整体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外来务工人员显然也是受惠的群体。但换个角度来看,外来务工人员也是改革开放的一个重要的脊梁。没有他们,我们现在是看不见所有改革开放的物质成果的。每个外来务工人员都是功臣,没有他们,这些建筑从哪来、这些城市从哪来、这些春潮从哪来?
回看《春天里》剧中的人物,他们都活得很有尊严。他们活出了一个普通、但却有时代脊梁气概的样子。虽然每个人都可能有自己从乡村里面来的一些习性和毛病,但他们跟我们每个人一样,都想要在社会空间里面去寻找自己的幸福。
他们也许没有特别大的梦想,但是能够找到自己作为一个普通人的尊严,能够找到自己的充实,希望与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这已经是他们的幸福了。他们用自己的奋斗,为自己、为家庭拼出了一个更好的生活条件,也吹响了国家改革开放过程中最嘹亮的号角。
他们给我们带来精神感知里的巨变。从城里人口中的“乡下人”到值得所有人尊敬的“建筑铁军”,外来务工人员们完成了群体自身与国家整体的时代性跨越。
经历过深入的走访和细致的案头工作后,梁振华终于确定了《春天里》故事的落点——通过三兄弟北上的故事,赋予建筑工人这一群体以鲜活血肉;借由他们的生活遭际,折射建筑“铁军”的发展轨迹。在第29届金鹰奖上,由梁振华担任总编剧的《春天里》从入围的109部剧集中脱颖而出,捧回了“优秀电视剧奖”的奖杯。
象牙塔与创意写作
梁振华是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当代文学与当代影视艺术研究。他始终把自己的编剧工作和自己的学科方向结合起来。“我的这些创作,跟我研究的当代文学影视文化,其实全部是同体。我的创作是服务于我的,我研究能够帮助到我的创作,都有特别密切的关系。”
梁振华现在教的是创意写作和当代文学。“我觉得当代文学一个特别重要的流向就是他跟视频文化、跟图像文化、跟影视文化的结构,这是当代文学一个至关重要的趋势——这个趋势几乎是无可逆转的。”梁振华平常还是坚持写一些评论文章,让自己始终保持着思考,“应当有更多的人去关注文学流向何方”。
当谈到自己目前正在教授的一门“创意写作”课程时,梁老师介绍到,在课上经常尝试实战演习,给学生们提供具体的创意实践空间。学生们向其他人介绍起这位老师,常会提起他的作品:“你知道《冰与火的青春》《思美人》《神犬小七》吧。”看到《我的博士老公》在北师大拍摄的场景部分时也很令大家感到熟悉和兴奋。这样的 “创意写作”课程给生活在象牙塔里的学生们心中,吹起几圈闪烁的金色微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