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资讯» 师大人物» 陶沙:希望成为在学生生命中留下印记的老师

陶沙:希望成为在学生生命中留下印记的老师

 

编者按:为弘扬“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校训精神,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激励学校广大师生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争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为学校“双一流”建设凝聚更多智慧和力量,学校党委组织部、党委宣传部、新闻传播学院共同策划,集中宣传今年“七一”表彰的10名“教书育人模范党员教师”典型事迹。

 

人物卡片

 

陶沙,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儿童青少年脑智研究中心主任。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哲社基金、教育部科技重点等项目,作为骨干参与国家科技部重点基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团队研究、国家973计划等重要课题的研究工作。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70余篇,出版著作4部。曾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2项、北京市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国家新闻出版署优秀著作奖、年度最佳论文奖等。目前担任中国心理学会理事、发展心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教育学会脑与教育分会常务理事,任国际期刊Reading and Writing,国内核心期刊《心理科学》杂志编委。

 

20180913153680816740705286.jpg

 

“对每个孩子的数据都要再查看一遍。”“要如何向家长恰当地反馈,提醒他及时和正面地帮助孩子?”临近晚饭时间,在办公室门外,仍可听到陶沙和学生、研究助理们热烈的讨论声。

 

这是陶沙目前负责开展的“儿童青少年基因-环境-脑-行为整合的追踪研究”工作的一部分,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团队的支持。该项追踪研究自2015年启动以来,对6-12岁的数百名儿童开展了基线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儿童心理能力的发展存在不同轨迹,部分孩子随着年龄增长,心理能力呈现相对下降的发展趋势。

 

如今,项目正值关键时期,“两周来,我们一直在排查数据,已经排除了测量误差的问题。这说明,孩子的发展分化这一现象是真实存在的,接下来就要去解释现象背后的原因,对各种角度的假设进行实际的数据分析检验。”陶沙认为,研究的每一步都必须严谨,要进行反复求证。类似的讨论几乎每天都会进行,随着研究阶段的推进,讨论频率也会有所增加。

 

能够把爱好变成职业,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事,于人于己都是幸运的。对陶沙而言,成为一名教师是兴趣使然也是命运安排。“小时候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假装成老师,在家里大衣柜的木门上密密麻麻地板书,把课上自己喜欢的部分讲出来。”陶沙说,“尽管没有听众,却依旧乐在其中。”

 

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北京师范大学成为陶沙的首要选择。让她没有预料到的是,在这个位于北三环的校园里,她一待就是29年。她说,“我在任何地方花的时间都没有在师大的时间长。”

 

1989年,陶沙以四川省绵阳市文科状元的成绩考入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正式与师大结缘。从本科、硕士、博士到留校任教,今年是陶沙在师大的第29年,她调侃自己是一名“BNU lifer”。

 

秉持工匠精神,不忘育人初心

 

20180913153680926351906803.jpg

 

陶沙的学生们,和他们的老师一样厉害。

 

全国挑战杯大学生研究竞赛一等奖、“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主持人、国内外期刊发表多篇论文、获得国家奖学金……这些成绩的取得都离不开陶沙的悉心指导。

 

在培养学生上,陶沙有一套自己的方法论。她对本科生、研究生和博士生的培养各有侧重:本科生偏向素质教育,重点在于基础课程的学习;研究生开始转向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的培养,不断提高思维能力;博士生要具备更强的独立性和批判精神,不断探寻专业领域的创新点。

 

“培养研究生就像师傅带徒弟,要一个个地让学生了解和深入到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根据学生在不同阶段的能力特征,陶沙会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努力做到因材施教。陶沙每周都会组织研究生召开全体组会和课题进展讨论会,仔细了解每位同学的进度情况,“我要知道学生们做到了哪一步,还要知道每一步是怎么做的。”她不仅会一丝不苟地对学生进行具体指导,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意见,还会一视同仁地向学生提供培训机会,让他们获得全方位的进步。

 

如何讲出一堂学生爱听的课?如何提高课堂的效率?这是每位老师都在不断摸索的重要课题。“老师都会对自己的课程有很大的期望,希望学生百分之百、甚至百分之二百地投入,但实际上学生很难满足每位老师全部的期望。”陶沙认为合理协调教师期望和学生的实际需求与投入极具挑战性,也是让学生能主动投入的关键。为解决这一问题,陶沙在每门课开始时都会问学生:“你上这门课最希望自己发展一个什么样的专长?”在知道了学生的目标后,陶沙便会着力培育他们的“专家”意识。她不要求学生精通课上所有的内容,但必须找到一个可以让自己成为专家的点。

 

“什么是专家?就是可以跟任何一个你认识或不认识的人围绕这个主题至少讲半个小时以上,做到在这个特定的主题上没人知道的比我多。”课程结束,每个学生都会具有一个特别值得自己、同学和老师认可的地方,自我满足感会促使他们主动参与学习,课堂的效率自然也提高了。心理学部2016级研究生胡铭铭这样评价陶沙讲课:“陶老师每次上课准备都特别充分,而且鼓励学生针对自己感兴趣的方向进行深入探究,不少同学在课程期间完成了高质量论文,每个人都收获满满。”

 

除了学业上的指引,陶沙也会细心关注学生心理上的变化,“有的学生会把不好的感受闷在心里,不主动说出来,我也会格外留意。当发现某位同学越来越不开心了,越来越躲着老师,或者做事效率越来越低的时候,就要及时去沟通疏导。”

 

师生之间爱的传递是相互的。前段时间陶沙收到一位已经毕业10余年、正在美国一所大学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的学生发来的邮件,对陶沙曾经给予他的引导、督促、关心深表感谢。这让陶沙特别感动,“做老师最大的幸福就是在学生的生命中留下印记,留下让他变得越来越好的印记。”

 

怀揣责任意识,深耕科研领域

 

20180913153680927877602712.jpg

 

陶沙不仅在教学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科研上也获得了系列成果。她在本科三年级就进入儿童发展实验室担任研究助理,接触之后便喜欢上了做研究,后跟随导师董奇教授读研,进入发展心理学领域继续深造。她现在主要从事学龄期儿童认知、学习及个体差异的研究,在学习和学习困难的机制、影响因素评估与促进方面开展了较为系统的工作,并取得了良好成果。

 

在20年的科研生涯中,陶沙专注于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研究,主持完成了一系列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了多篇论文,并获得了多个奖项。在学生眼中,陶沙是一位对科研和生活都抱有极大热情、时刻充满活力的人。然而,从事科研不仅要有兴趣和热情,还要有责任和担当。

 

“科研生涯要从最基础的点滴工作做起,这个过程中有很多的酸甜苦辣,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教训。在一天天的研究工作中,你会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没有那么多事情是自己天生热爱的。”陶沙说,“最重要的是将兴趣和长久的坚持相结合,把热爱转变成对这个领域的专注和责任。研究很难以自身天然的兴趣为全部内涵,有没有兴趣都要坚持把事情做好。要想着对领域的贡献是什么,这样才能专注地做下去。”

 

作为一门强调实证的学科,心理学对科研的每一步都有严格的要求和统一的标准,任何一个程序的遗漏都可能影响研究结果的可靠性。这也让陶沙养成了精益求精的习惯,对每项数据都会反复核实,对每个假设也会逐一验证。“陶老师是一位有敏锐科研洞察力、严谨而又勤奋的科学家,在科研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上,她始终坚持严格的标准、细致的指导。”心理学部2017级博士生王翠翠的语气中透着钦佩。

 

牢记党员身份,时刻服务大局

 

陶沙在博士研究生期间担任发展心理所的学生工作,由于工作认真负责,被党支部书记推荐加入中国共产党。转正时一位资深学者的话一直深深印刻在陶沙的脑海中——你这个党员是在高等院校中的党员,是一名科学研究工作者,你的模范带头作用更多地体现在如何把科研工作做好。

 

从参与完成我国10万名6-15岁儿童青少年心理发育特征的调查,到积极参与推动建立中国儿童青少年脑智研究全国联盟,陶沙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优秀党员教师的本色。她现在所负责的“儿童青少年基因-环境-脑-行为整合的追踪研究”项目也有望在大量可靠数据的基础上更好地理解儿童青少年的脑智发育规律,及时鉴别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孩子,为未来建立儿童个性化教育等公共服务平台提供可靠的实证依据。

 

陶沙深知,越是在困难的时候,越要牢记自己是一名党员。在参与过的大型全国项目中,除具体科研工作外,陶沙还承担起了服务和协调的工作。每位科研人员都会有自己的研究习惯和行为方式,合作难免存在分歧、差异。为了统一标准、共同推进,她常常需要和不同团队专家、学生们一起协商、讨论,就大家认可的规范、标准程序一遍遍地解释,说明为什么要遵循统一的标准和规范,介绍别的团队有什么经验,都遇到了什么困难,是怎么克服的……“只有努力让每一个参加的研究者、学生都理解并接受共同的规范和标准,才能推动大型研究项目的顺利进行。在这个过程中,有时也觉得委屈、麻烦,想过放弃。在这些困难的时刻,就需要约束自己,牢记责任。”陶沙说。不论是教书育人,还是科研与公共服务,她秉持责任和承诺,孜孜求索,执着前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