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再见芳华
朱建萍(78级数学系)
转瞬四十余载,校园又聚芳华。曾经年少意气发,再见悄然华发。
白驹过隙岁月,忐忑重返师大。耳提面命别无他,只愿聆听师话。
10月6日,77、78级校友回到母校,共叙旧情。时光的沉淀带来了容颜的变迁,少年依旧是少年。
在英东楼前的道路两旁,学校特意为返校的77、78级校友设立了“照片墙”。清晨七点半,不少老校友已经早早赶回到师大,在照片墙前久久伫立,回味自己的青春岁月。
老校友们认真地在照片墙中寻找自己的身影,和当年的自己合影留念
照片展板前一位的老学长十分热情地向记者讲述当年的事情。这是77级物理系的范学长,他受到自己物理老师的影响,一直怀揣做物理老师的梦想,恢复高考制度后,通过铁道部的工厂报名,成功考入北师大物理系。
“当时特别有意思,我的孩子是1月8日出生,我妻子休产假,60天之后,3月8号,我妻子产假休完了去上班,我也正好开学来北师大上大学。”回想起当时的生活,他坦言:“其实生活负担挺重的,学业压力大,家里也有小孩要照顾。当时大家都是很拼命地在学习,有人习惯上半夜去自习室,有人习惯下半夜去自习室,所以自习室晚上就一直亮着灯。”
老学长语重心长地对师大学子提出期待,“还是希望大家要好好学习,为国家和自己的事业做出更多的努力”。
看!我正在穿学士服呢!
明媚的阳光下,一位“毕业生”兴奋地穿上迟到了三十多年的学士服,脸上洋溢着青春的色彩。她叫梁云,是78级体育系的校友。她一脸自豪地向记者介绍:“我们系里的学生基本上都是各项比赛前三名的选手。我当年中长跑的成绩一直是全国第一第二,几个学校都抢着要,后来听从父亲的建议来到师大,这对我此后的人生有很大影响”。
沉浸在怀旧的气氛中,她打开了话匣子:“有一回,我滑冰时腿受伤了,老师从校医院到北医三院一直陪护着我,我很感动。老师们经常无偿地给我们加练,帮助我们取得好成绩。”她把这种为师的态度贯穿了32年的中学体育教学生涯,学生们叫她“梁妈妈”。
记者被她对母校的深情所感染,“这便是师大精神的一种传承”。“是的,真的是一种传承,现在我的学生也已经很多很多了。”
风太大啦,帮我把帽子扶稳!
77级中文系的老校友在英东学术会堂前集体合影后,三三两两散开拍照、叙旧。一位身材高大的学长站在最中间,很受同学们欢迎,一位学姐笑着向记者介绍:“那是我们当年77级中文系的学生会主席呢!”老学长很乐意接受采访,得知记者是17级中文系的同学后,更笑着将我们称作“小学妹”。
“当年中文系的故事啊,太多了,先说一个吧。你看到那边那位老师了吗?那是韩兆琦先生,是咱中文系的教授,那时候他讲《史记》,特别有名,讲得特别好。那时候晚上经常停电,北京供电不足,晚上上课上着,‘叭’停电了,六七点多钟,连蜡烛也没有。”记者问:“那还继续上课吗?”他说:“继续上呀!韩老师说,‘给你们讲点儿不用写笔记的!’,结果就一直讲到九点半,我们77级的三个班,没有一个人走的。讲得也生动,大家也确实是如饥似渴。韩老师这个是我们记住最清楚的一个故事了。”
老学长又讲到当年三班排演话剧《于无声处》,他扮演男主角欧阳平,另一位女同学扮演欧阳平的母亲。记者问这位女同学今天也来了吗,老学长忙说:“今天来了,来了!她现在啊是我太太。”说罢忍不住笑起来了。“就说到这儿吧!”有人来唤他去二楼参加典礼,他摆摆手,迈着大步走进会堂。
师大中文系77级校友合影
78级政教系的刘思明学长提到自己初中毕业时数学只有八分,紧接着参加工作,备考时放弃了理科,专攻文科。“师大的四年为我人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一些名师,其风度气场,一进教室就把我镇住了。毕业后我进修法律、当过老师,也曾经商,现于国外定居。”他与昔日同窗向摄像头调皮地摆出V的手势,正所谓“曲终,人散,情不散”。
穿上学士服,先来张美美的自拍
一位学姐刚领完学士服,她身穿驼色毛衣和蓝色绣花裙子,戴着红色的围巾和墨镜,头发盘得高高的,化着靓丽的妆。她一脸的兴奋和激动,“其实我们77级化学系今天只来了两个人,我是冲着学士服来的,当年没有学士服,现在穿上特别高兴。”
学姐名叫蒋利人,是77级化学系的学生,恢复高考制度的时候她还不到二十岁,正在乡下插队,因为喜欢老师这个职业,就抓住机会报考了北师大。当时她有一位舍友,三十多岁有了孩子之后才考上北师大。周末一个寝室组团爬香山,她们就轮流背着那个孩子,特别像一家人。
真好看哎!
那是青春吐芳华
校友们领取完学士服后,陆陆续续到京师广场上的阶梯准备去拍大合影。树荫下,有三位老学长举着相机正愁没人帮他们拍照,记者走上前去帮他们合影。这三位学长都是77级物理系的校友,大学时代住同一间宿舍。
应学长指着脚下京师广场的土地,对记者说,:“你们不知道,之前这里有一个‘主楼’,后来才盖了新主楼。”他又指着现在的主楼,问道,“这后面是不是还有一个图书馆?变化真的很大啊……”他感慨万千,又略带兴奋地说,“但是我们物理楼,没变!还是原来那房子!物理楼有我们的回忆啊,我们在那儿上学、读书。”三位学长相视一笑。
郝学长开始给记者“科普”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大学生活,“当时我们读书是挺苦的,一天到晚在图书馆抢地儿。当时也穷,靠助学金吃饭,十八块五一个月,都不够你现在吃一餐的。食堂开始是用饭票,早午晚印好的,后来才改成自己买,什么学生卡啊智能手机都没有。”听着郝学长的讲述,应学长忽然说:“哎那时候是不是还有粮票吧?”郝学长说,“有哇,咱师大那时候有个粮店,我放假回家把粮票要换成粮食带回去嘛。我家,春节回去哪有大米呀,寒假这一个月不在学校吃,就把这粮票买成大米或者挂面,带回家去。”邵学长忍不住问:“那多沉呀!”郝学长笑着说:“那也得带呀!这可是回家过春节的东西!”
一个“四十年的拥抱”
除了77、78级的老校友们,记者还有幸采访到了77、78级校友的老师,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的赵济教授。赵教授白发苍苍,精神矍铄,在两位工作人员的陪伴下朝着英东学术会堂走过来。 “找同学们聊聊天!好多年不见了!”赵济教授对工作人员说着,脸上是遮掩不住的期待。
记者问:“您今年多大年龄了?”赵教授却俏皮地反问记者:“多大?你看我像多大?” “您看起来很年轻!”“不年轻啦,我八十八啦。”他用右手比划出八字,在空中晃了两下。
“我是地理系的,现在叫学部,那时候叫系。77、78级的同学是我的学生,我跟他们经常见面呢,关系很密切。他们这批学生啊,说实在的,非常优秀。就像一会儿来的这个(校友)吧,她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总编,是我们77级的学生。”谈起学生,赵教授的眼神中满是自豪。“78级也有编辑、有教师……那时候说实在的,人才济济!”老先生一脸认真,“第一批人才呀,因为他们都在兵团或者插过队,在社会上已经锻炼很多了,所以工作能力都特强。”赵教授深情地说:“文化大革命那时候大学不办啦,我们非常地苦恼。77、78级是好不容易来的学生嘞,所以对他们的感情特殊,特别的深刻!”
赵教授和他的学生们
四十年后的学士服,四十年后的拋帽仪式,老校友们笑脸如花,高高跃起的一瞬间,仿佛又回到了最美好的大学时代,最难忘的青春年华……
我们毕业啦!
(摄影:高欣瑶、樵溪子、王之焱 、黄泽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