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之上,四有好老师光辉夺目,以情动人,传播师道正能量;表演者们载歌载舞,魅力无穷,以艺术演绎人性之美。你记住了这一刻,却难以注视到为这一刻绽放而积淀的长久耕耘。
舞台之下不为人知的,是他们默默无闻,撑起这场完美演出、视觉盛宴。
是谁为此,千千万万遍?
为举办“四有好老师”奖励计划颁奖典礼,一群默默付出的工作人员在细心地准备、筹划,舞台上的光鲜亮丽,是他们的功劳,我们也要为他们颁奖。
一、演职人员
教师正在排练朗诵
后台演员正在紧张地化妆
八月,艺术楼排练室中,他们一遍遍放声歌唱。来自艺术与传媒学院、校团委大学生艺术团、校教职工合唱团以及北京师范大学亚太实验附属学校的师生们为了这场晚会已准备了半个多月。
典礼在晚上七点正式开始,下午四点钟,后台演员区已热闹非凡。
1.最美童音
北师大亚太实验学校金帆合唱团的孩子们
孩子们的声音首先打破寂静,他们整齐地穿着墨绿色制服,背着五颜六色的书包,聚集在一处。这其中还有很多正在写作业的孩子,他们或蹲在地上,在椅子上面写,或规规矩矩地坐在桌子跟前,神情专注。
这群孩子来自北京师范大学亚太实验学校金帆合唱团,大多只有四五年级。
认真写作业的女孩,桌面上铺满小学课本
《桃李芬芳》这首歌是从暑假集训的时候开始练的,直到现在。为了这次晚会的圆满成功,孩子们每天都在排练,晚上十点钟左右才能到家。
晚上六点,孩子们在后台吃饭
晚饭时间,孩子们仍未来得及吃饭,但他们始终精神饱满。提到心目中的“四有”好老师,孩子们踊跃回答:
“我觉得她得负责任!”
“能跟同学交朋友!”
“要教好学生!”
2.舞蹈情怀
认真整理仪表的舞蹈演员
休息区的舞蹈演员
师范生张同学接受记者采访
告别孩子们,在走廊的一端,舞蹈演员更衣室外,三两演员正在互相练习舞蹈动作,见到张同学时,她正在室内休息。
2015级师范生张同学是开场表演《我有个梦想》的一员,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团委大学生艺术团。谈及此次演出,她反复提及“情怀”一词。“因为我是师范生,所以我有很多情怀在里面……我在整个排练的过程中还是很想哭的,很多节目都很感人。”
从8月15日开始,她与舞蹈系的同学们便开始不断地练习,从上午11点到下午甚至晚上,在她看来,这次的颁奖晚会是真正地去关注那些善良的、默默奉献的人。带给她的,是振奋,是鼓舞,更是感动。
3.“代理”主持
彩排时敬一丹的代理主持人
代理主持在台下背诵台词
在排练现场,一切正有条不紊地进行,演员化妆、走场,导演组在台下指挥动作、调试设备。在镁光灯下,他们将用自己的表演和作品把这场盛典呈现给观众。然而,刘则正却和他们不同。高大的个子、笔挺的西装、俊秀的面容,刘则正向记者介绍自己是“代理主持人”。
由于晚会主持人敬一丹、赵普不能参与每次彩排,刘则正和张小珩,经过严格的面试选拔,最终成为两位晚会主持人的“代理主持人”。每一次排练,他和搭档都要不停地走、练,把主持词背得滚瓜烂熟。“我们说错词的时候导演都会特别严厉:‘你可长点儿心吧’。” 刘则正开朗地笑道。尽管要求严格,排练一次不落,晚会现场却不会出现他们的身影。
在舞台上跟获奖老师们近距离接触这么久,刘则正的感动日益加深。脚部有残疾却坚守在青藏高原的王宏老师最为触动他,“我亲眼看见他上台都哭了,非常震撼。”
今晚,刘则正只能坐在观众席,看着这场付出许久却没有自己身影的演出,但此刻的他,还要在正式主持人到来之前,为大家守好最后一班岗。
二、志愿者
1.礼仪风貌
在晚会间隙,记者采访到了两位穿着洁白纱裙礼服,正坐在观众席休息的礼仪队小姐姐。她们介绍自己在本次晚会中主要负责外场工作。校礼仪队在八月中旬就接到颁奖典礼的礼仪任务了,共有约25位队员参与本次活动,分为内场礼仪人员和外场礼仪人员。内场负责颁奖等一系列在舞台上的礼仪活动;外场主要负责为嘉宾和观众做引导、签到等。
从8月31日起,内场礼仪人员就开始培训。由于晚会环节经常会有一些调整,流程上一点小的变动都需要进行新的彩排。因此,从周一早上到今天,小姐姐们基本上每天都在练习。采访匆匆结束,两位小姐姐又要开始工作,她们和队里其他成员一样,优雅而挺拔地站立着,脸上带着微笑,为来宾呈现出最佳的礼仪风貌。
2.“保洁就是脸面”
保洁阿姨一边擦拭桌子,一边接受记者采访
记者在邱季端体育馆二层的看台区,遇见一位身穿红色短袖,正在用一块蓝色抹布擦拭嘉宾坐席上三张木质桌子的保洁阿姨。阿姨认真地擦拭着桌子,听到要采访自己,高兴地表示愿意,手上却仍没有停止工作。
“这次是在我们群里大家伙共同努力……保洁嘛,就是脸面,就是五官,给你一种清新舒适的感觉,好像回到自己家一样,经理亲自带头干,大家伙也都有劲儿!”
正在邱季端张贴海报的工作人员
除了这位保洁阿姨,晚会现场还有许多后勤的工作人员,大多是四五十岁的叔叔阿姨。他们帮忙搬桌子、摆凳子、做清洁、挂海报,为这台盛大的晚会默默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
年轻的设备小哥正在调试相机
舞台后方工作人员
志愿引导
傍晚六点左右,前一轮彩排告一段落,志愿者和演职人员终于有了难得的闲暇时间,准备吃统一送来的盒饭。记者采访到三位身穿橘黄色统一制服的志愿者,她们分别是大二的徐同学、张同学和研究生胡同学。
记者:请问你们是志愿者中负责什么工作的?
志愿者:我们是负责舞台引导的。什么是舞台引导呢?就是被颁奖的人没来的时候,我们代替被颁奖的人走流程。颁奖的人来了之后颁奖嘉宾还没有来,我们就代替颁奖嘉宾走流程,相当于机动力量吧。
记者:志愿者内部的分工是怎么样的?可以简单介绍一下吗?
志愿者:我们小组是负责代位和一些很琐碎的工作。其他志愿者,有人会去陪老师们,和他们有更多的接触;还有那些礼仪队的小姐姐们,还有校门口、校园里,各个地方都有志愿者去接,疏通引导,方方面面都很周到。一共130多人,包括外场从进校门开始的引导,到晚会后台……各个点都有。
记者:今天这场彩排是几点开始的?
志愿者:下午一点半,一直要进行到晚上十点。有一种春节联欢晚会的感觉!(笑)
记者:对他们(“四有好老师”获奖者)有什么样的印象?
志愿者:感觉都很和蔼,当时我们见到他们的时候就感觉特别,就是热泪盈眶了。因为我们是代位嘛,代替他们上台,当真正看到他们走上台的时候,其实我们心里都特别感动。因为他们的故事我们听了很多遍,彩排时一直都在放,放到我们(代表)的名字的时候,我们走上去,就是这种感觉。”
3.未曾入选的“好老师”
晚会志愿者陆续吃完饭,记者看到几名志愿者正在座椅上休息,了解到其中一名是参加过暑期“四有好老师“奖励计划寻访调研项目的志愿者。
这位志愿者是来自大二的李同学,她暑期参加了调研,也来晚会做了志愿者。李同学告诉我,暑期调研时她遇到了一位很好的老师,但那位老师没有最终入选,她很难过,“甚至飘忽了一上午”。
她简单地向我介绍了那位“好老师”:“他是福建的,家庭条件不好,妻子身体也有疾病。在一个山区的学校,半山腰住着。但他为了这些孩子们的科学教育,自己掏钱买一些教具,然后培养这些孩子,带他们出去比赛。刚开始很多家长特别不理解,因为有很多留守儿童,家长会认为不安全、花钱太多,但是他全都担下来了,一句怨言都没有,特别好的一个科学老师。”
“他本来是教语文的,后来觉得科学创新对孩子很重要,就转去教科学了。他还带出了一批特别优秀的科学老师。这个地方的孩子,现在受到的科学教育特别好。“
她露出惋惜的表情,顿了顿,又说道,“本来觉得这位老师没有入选很难过,但是今天来当志愿者,又看到这么多老师上来领奖,我又特别高兴,不管怎么样,这些优秀老师都会被挖掘的。”说话时李同学看向颁奖台,眼睛里亮晶晶的。
三、大牛导演
1.短片导演、颁奖词及主持词主笔:杨乘虎
艺术与传媒学院杨乘虎老师接受采访
Q:您是什么时候知道自己要参与颁奖典礼的幕后工作?
A:大概是在六月下旬接到这个工作。从我们得到这个事情到典礼成形就两个月的时间,实际上一切在我接到任务的时候就已经是倒计时的状态了。
Q:您作为短片导演,在拍摄人物短片时有什么样的设计理念?
A:在我们的镜头下希望他们是美的,在他的岗位上面倾其所有地投入他的职业所绽放的光辉是美的,他的坚守、坚韧是美的。我们在呈现的时候还是希望在影像上展现出来老师的环境,无论是青山绿水、雪域高原,还是黄土大漠,我们把人镶嵌在环境中,把人和环境镶嵌在时代里,影像里面追求的——不仅是冲击力的问题——是他的广袤、辽阔,和大量带有艺术气质的造型。我们希望大家能感动,如果流下眼泪,不是由于悲伤、悲惨、悲痛,而是出于感动、崇高、崇敬。
Q:团队暑期一直在外拍摄,在近距离接触这些老师的过程中,您有什么感受?
A:走近这些老师,会感受到老师不只是被荣耀包裹着,他也很真实,在他成长的过程中间,他也有动摇,他也有很真实的情感的变化和心理的历程。就由于他的真实、质朴,我们摄影团队也深受感动。
Q:颁奖词的创作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A:第一我们要参照评委会对他的基本判断,从”四有“好老师的评价标准来看他的闪光点在哪里,再来提炼这个人物的关键词和他的表达。我在接触他们的过程中也不断在寻找一种我和他的感知和连接的方式,我们不能把老师写成神,他是崇高,但他不成为神,他如果成为神圣而不可亲近的,那我觉得这个颁奖词再好也是失败的。当然我们还要追求颁奖词格式上的接近,所以在这里面我们有一种刻意的文字组织的方式,既要把四有好老师的精神内核、内涵镶嵌进去,也要把四有好老师这个明确的词语标签镶嵌进去。
Q:在工作的过程中,有没有哪位老师或哪个团队最令您难忘?
A:我觉得我都爱他们,他们都好,我刻意不去给他们排队,每碰触到一个人物对他进行影像的塑造和颁奖词塑造的时候,我都把他当做一个均等、独立的个体,和任何人都不要发生联系,他就是他自己。我觉得他们就是分子吧,没有涌现的分母应该还会更多。
Q:您本身作为老师,对于”四有“好老师的内涵如何理解?
A:总书记提出的”四有“不是随便一说,是对于这个时代老师总体完整素质的判定和需要,建立在整个中华传统文化尊师重教的基础之上。我们对于老师的理解既有传统的因素也有时代的因素,我觉得四有好老师是特别有机的构成,每个人都会发觉自己在这里面各有所长,但也可能各有短板,要不断强化,不断完善。四有好老师应该是不断追求和更新的,这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开放的过程。所以”四有“好老师的包容性、开放性和引领性也使得我们觉得有责任、有使命将它传播。
Q:这场颁奖典礼的主题是什么?
A:课堂即殿堂,讲台即舞台,初心即恒心。
Q:您认为这场颁奖典礼的意义何在?
A:人为什么会需要典礼和仪式,需要掌声鲜花和桂冠,其实就是要把荣誉授予的过程传播出去,让大家感受到这是一份荣耀,像他们一样有职业的荣耀感、归属感、成就感和幸福感,它本身也承担着在今天这样一个时代为老师正名、扬名、美名的工作。
Q:您对即将开始的颁奖典礼有什么期待吗?
A:我觉得应该是完美。我们希望它完美,把所有不同工种、不同方面智力体力的投入充分展示出来,能够看到我们是集体用工笔描绘了一个四有好老师的画卷,用工笔追求它的精致、精湛和精准。
2.晚会导演 肖向荣
艺术与传媒学院肖向荣老师接受采访
Q:您是什么时候得知您要做”四有好老师“颁奖典礼导演的呢?
A:109天前,筹备了108天。
Q:了解到您之前做过歌剧舞剧、电影奖颁奖晚会这类艺术性比较高的演出,也有参加奥运会开闭幕式这样国家大型演出的导演团队,这次的导演经历有什么不同吗?
A:从2008年奥运会,到 2016年的G20峰会,都是在为国家服务,塑造国家形象。我觉得这次的颁奖典礼和所有国家任务是一样的,就是在这个新时代里表现”四有“好老师。这次的颁奖典礼不仅仅是想奖励这些好老师,也是在塑造中国老师的形象。其实百分之九十九的老师都是像这些”四有“好老师一样,扎根在自己的行业,深深地去奉献。有必要把他们挖掘出来,然后用艺术和文艺的手段把他们集中呈现出来。
Q:这场晚会的演员几乎全部都是北师大的师生,您认为他们和专业演员之间存在哪些区别?
A:他们以一个非常诚恳的、富有真心的态度去表演。他们的精气神、那种质朴的美感是专业演员所不具有的。
Q:整场演出的筹备过程顺利吗?
A:过程不是很顺利,经历了很多困难,我之前也非常焦虑。
Q:焦虑来自于什么呢?
A:这个团队是全新的团队,需要磨合和沟通。另外这些老师是教育战线上最好的,但不是舞台展现上最好的。怎样在这种差距中找到一个更大的认可度,把他们最好的一面呈现出来,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情。
Q:您是用了怎样的方式来实现这一点的呢?
A:好多老师面对这样的场面会很紧张,中国的好老师往往以谦逊著称。但是我说,你们的眼前就是孩子们,你们的身后是一千万的同行,要代表他们把作为教师岗位你心中的感受说出来。他们就会受到激励,感觉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相信他们今晚一定会有十分惊人的表现。
Q:您心目中的”四有“好老师还应该具备哪些品质呢?
A:热爱和坚韧。他们不是最顶尖的老师,但一定是最合适教育事业的老师。
Q:您做老师最大的体会是什么呢?
A:累(笑)。因为这个年代,做老师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只有和时代、和学生共同成长,才能“勉为其难”地做一名老师。教师事业是一个非常荣誉的行业,超越了所有的功利和现实,要依靠理想主义的热情才能坚守下去的,荣耀的同时也是寂寞。
Q:您想对晚会的工作人员、演员和志愿者们说些什么?
A:这一次颁奖典礼,北师大的团队是一个非常经得起要求和磨练的一支队伍,非常让我感动,要向他们致敬,他们代表个人和学校完成了生命中很重要的一件事情,这是人生不可复制的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