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种场合、那种时刻下,强烈的荣誉感让我此生难忘,我们会真切地感受到国家对于每个人的意义。”至今,回忆起二十四节气的申遗之路,彭牧副教授都难掩激动。埃塞俄比亚时间2016年11月30日中午12点30分,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再添一枚瑰宝——二十四节气。这种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认可。这一殊荣的取得,与北京师范大学渊源颇深。
现场:我们代表的是这个国家
从开筹备会讨论草案,到反复修改申报书,再到最终通过评审,二十四节气申遗团队走过了一条艰辛而漫长的道路。
结果公布的瞬间,台下的中国代表团先是松了一口气,大多数的代表是含蓄而庄重的,然而他们的内心却激动不已。正如彭牧副教授所说,“个人的身份消失了,现场,我们代表的是这个国家。”
回忆起那个激动人心的时刻,杨利慧教授感慨道:“当时压力非常大,公布结果的时候心都跳得砰砰的。2014年火把节申遗因为种种原因没被通过,申遗又是两年申报一次,所以整个国内的舆论都特别期待二十四节气可以通过。我们几位北师大的老师是中国民俗学会的成员,中国民俗学会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12家评审机构之一。因此,我们从评审机构的角度,对申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做了各种各样的预案。”
“申报的准备工作其实已经是细之又细了”,萧放教授介绍:“但我们希望这个项目可以完美,申报发布之后能够万无一失,因此我们主动承担了申报项目的修改任务,并预设了可能遇到的提问应对。”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各种各样的国家,立场不同,外交关系不同,对各个项目的态度就不同。所以我们必须提前把所有可能质疑的问题尽量都想到,极力确保项目通过。”彭牧副教授补充到。
背后: 北师大民俗学学科的强劲支持
此次赴埃塞俄比亚参加会议的中国代表团分为两支队伍,一支是作为申遗主体的中国政府团,另一支是作为联合国申遗项目审查机构的中国民俗学会代表团。
这支由10名中国民俗学者组成的代表团中,我校文学院的杨利慧教授、康丽副教授和彭牧副教授以及社会学院的萧放教授担任核心成员,杨利慧教授担任代表团副团长,其他成员几乎清一色是北师大的毕业生或者到北京师范大学做过访问学者,均接受了非常系统的北师大民俗学专业研习。
萧放老师坦言:“北京师范大学有着民间文学和民俗学专业的学科传统,是中国民俗学者培养的大本营,既具备深切的内在情怀和专业修养,同时也秉持着民族文化传承和社会服务的使命。这确保了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绝非偶然,是人才培养扎实专业的结果。”
中国民俗学会自2014年竞选成功起,开始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评审工作。“让我们非常自豪的一点是,中国民俗学会代表团作为评审机构,我们给出的意见和联合国其他大多数评审机构的意见及其一致,体现了我们高度的专业性。”杨利慧教授自豪地说。
“中国民俗学会参与此次会议的角色是多重的。首先它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证的NGO组织,是其他国家申遗项目的评审机构。但二十四节气的项目我们不能参加评审,中国自己的项目要回避。同时,学会还是二十四节气的申报主体。此次的二十四节气项目由农业博物馆和中国民俗学会共同申报,学会全程参与了项目申报书和申报短片的审查修改,帮助完成了申报的准备工作。去年派出的民俗学会的阵容也是历届最大的一次。”
意义:安顿中国人的“文化乡愁”
二十四节气作为中国人“日用而不知的道”,已经走过了上千年的历史。据萧放教授介绍,早在新石器时就已经产生了二十四节气的雏形,古人类根据太阳照射的角度,标杆测影,进行观测。从文献的角度来讲,节气可以上溯到《尧典》时期。经考证,《尧典》大约完成于商代中期,其中最早明确记载了二分二至。
随着古人对气候和物候认识的一步步加深,节气的次序和数量不断发生变化,像惊蛰和雨水的顺序就曾与今天所使用的相反。演变过程中还出现过三十节气系统,后来二十四节气系统成为主流,得以最终确定下来。节气发展至汉代,《淮南子》中已经有完整的二十四节气记载,并且次序确定下来,与我们今天使用的二十四节气次序完全一致。
二十四节气作为对自然物候的观测,在农事、养生、民俗方面为提供了很多指导,成为了人与自然极力适应的一份时间指南。它虽然起源于黄河中游,但全国甚至全球很多地区都在使用,并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做出调整。
二十四节气随着历法于公元552年传入日本,已有近一千五百年的历史,渗透进日本各个领域,成为日本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马来西亚华人至今仍然使用二十四节气,虽然马来西亚全年气候变化不大,但二十四节气在这里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认同的象征,存在于华人心中。
农业社会向工业化社会乃至后工业化社会的变迁,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天气预报等许多更为准确的预测手段的出现,使二十四节气的时间表记功能以及对农业生产、日常生活的指示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与此同时,文化、审美和实用功能相对突出。例如中医关于二十四节气与生命节律和养生的理论,表明了个人身体经验和宇宙自然节律之间的内在关联,在无形之中丰富着人们的生活。
在现代条件下,尤其是现代都市化和工业化的条件下,如何适应现代人的生活和精神需要,用新的表达形式和传播方式,对二十四节气文化中蕴涵的传统智慧进行提炼、升华、传播、弘扬,让这项古老的农耕智慧在现代社会中获得新的意义和新的生命,借以安顿现代人的“文化乡愁”,将二十四节气作为传播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一项极有意义的工作。
未来:传承日常生活里的中国方式
在今天全世界普遍采用的均制化、标准化的格里高利时间之下,二十四节气作为一套跨越了公历和农历的时间节点,是超越地域、超越宗教、甚至可以说是超越时代的。它代表了中国人对时间的一种独特体认,表达着中国人对于生活、对于世界的感受。每个民族都有着自己对于自然的认知,二十四节气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在全球化、现代化、工业化趋势下对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一种保护。
要讲好二十四节气的故事,不是单靠民俗学者或农业史学者所能完成的,更需要艺术界、文化创意界、传播界的共同参与。就民俗学者而言,首先应该做的,是基于对中国传统农耕文化、节气文化全面的整理、认真的研究,为公众和各界提供正确的知识和信息,利用学科专长参与节气文化的传播和文化创意之中。借助成功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契机,全社会需要进行二十四节气知识的普及与价值功能认识的再动员,实现其在社区、家庭、学校的落地生根。
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代表了世界对于中国传统民俗和文化魅力的认同。我们应该利用节气文化,开展丰富的活动,让人们直接感知与节气相关的东西,让与节气相关的文化成为一种生活仪式甚至特定的生活方式,只有这样,二十四节气才不会仅仅是过去留下来的传统遗产,而是成为一种不断再生产的文化资产,成为我们生活中天道与人道互相感应的周而复始、循环不绝、永葆生机的物质资源与精神资源。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每个人都是中国生活方式的传承人,都应对民俗生活保持自觉,将日常生活中的中国方式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