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资讯» 师大人物» 冯利民:林海深耕十八载 助力虎豹归故乡

冯利民:林海深耕十八载 助力虎豹归故乡

“2024北京榜样”大型主题活动由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首都文明办主办,北京广播电视台承办。5月20日,“每周人物榜”发布五月第三周5组周榜人物。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冯利民入选。


一、人物介绍


冯利民,男,汉族,1980年5月出生,群众,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国家林草局东北虎豹监测与研究中心副主任。自2006年始,冯利民数千次进入东北林区,带领团队在茫茫林海中寻找和追踪中国最后的野生东北虎种群,与此同时,在深山中他也经常被东北虎追踪,一度曾被东北虎在身后以不足十米的距离一直尾随两公里。过去18年内的大部分时间,他在崇山峻岭中度过,把论文写在林海雪原上。他和团队历经艰辛,通过默默无闻的多年调查,建立生物多样性长期定位监测平台和中国虎豹监测网络,最终揭示中国野生东北虎和东北豹生存现状,发现中国虎豹种群恢复面临关键机遇。研究成果推动了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的建立,2021年10月12日,东北虎豹国家公园被列入第一批国家公园名单。Science杂志评论“这将是未来20年内世界最成功的老虎保护故事”。


二、事迹介绍


冯利民连续从事虎豹野外观测和科学研究长达18年,担任国家林草局东北虎豹监测与研究中心副主任、东北虎豹生物多样性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副站长、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保护生态学国家林草局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东北虎豹生物多样性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全国科普教育基地负责人,在建设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科技支撑体系和国家科技创新基地、引领中国虎豹科学研究、建设虎豹生物多样性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和开展科普教育和保护宣传工作中,为支撑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的科学保护和科普传播出了重大贡献,具体如下:


冯利民(右)为中学生进行科普讲座


为建设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科技支撑体系出重大贡献


2016年,国家林草局批准设立国家林草局东北虎豹监测与研究中心,为我国开展虎豹科学监测和研究的技术支撑。2018年国家林草局批准设立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保护生态学重点实验室,为开展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建设的提供科技支撑。2018年,科技部批准建设“东北虎豹生物多样性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是国家科技创新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基础支撑与条件保障类,是依据我国自然条件的地理分异规律,面向国家社会经济和科技战略布局,为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支撑和条件保障的国家科技创新基地。其主要职责是服务于生态学、地学、农学、环境科学、材料科学等领域发展,获取长期野外定位观测数据并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工作。


冯利民教授作为核心骨干,担任国家林草局东北虎豹监测与研究中心副主任、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保护生态学国家林草局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东北虎豹生物多样性国家野外科学研究站副站长,每年大部分时间扎根在东北茫茫林海,全身心投入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科技支撑体系的建设中,在平台和基地建设、“天地空”一体化监测系统研发和建设中作出重大贡献。目前,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科技支撑体系已经形成一个科学平台、一个监测系统、一个野外基地的“三个一”的科技支撑体系。一个“科学平台”,包括东北虎豹生物多样性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国家林草局东北虎豹监测与研究中心、国家林草局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保护生态学重点实验室。一个“监测系统”,即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天地空”一体化监测系统。该系统是全球首个实现大面积全覆盖的实时监测系统,成功实现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基本全覆盖。截至目前,监测系统共实时传输和识别超过3万次东北虎、东北豹以及超过2000多万次其它野生动物活动、人类活动及自然资源监测影像的大数据。一个“野外基地”,即珲春科研基地。该基地面积达4000平米,现已建成完善的野外科研实验大楼、科普宣教中心、生态监测大数据中心和一批野外科学观测站点。目前,研究成果入选国家“砥砺奋进五年”、“改革开放四十年”、“奋进新时代”、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等大型成就展,并继续向建设世界影响力的生态学术高地、人才培养的平台等目标迈进。


冯利民(左一)进行野外实时监测


为提升中国虎豹科学研究水平出重大贡献


本世纪初,虎、豹曾一度在中国消失匿迹多年,研究难度之大,当时国内该领域几乎处于无人问津的空白状态。冯利民教授不畏困难,甘做冷板凳,把论文写在深山中,长期扎根野外18年,潜心调查研究,成为中国开展虎豹野外研究时间最长的学者。他的众多研究成果为中国虎豹野外研究作出开创性贡献,被国际著名学术杂志Science专题报道,入选全球最大学术出版集团SpringerNature的2016年“改变世界的180篇最杰出论文”。同时,他的科学研究成果促使虎豹保护上升到国家战略,极大推动了中国虎豹科学保护和研究,他先后主持了多项关于虎豹研究的国家级或省部级项目,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50余篇。


冯利民(左一)带领团队开展冬季野外调查


同时,冯利民引领了中俄虎豹联合监测等科学研究,在虎豹国际合作和跨境保护取得重要成果。首次获得中俄东北虎跨境种群以及东北豹全球种群的分布和数量状况,评估了亚洲地区跨境区域豹种群的保护,为世界濒危物种的跨境保护和科研提供了成功的范例。冯利民入选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猫科动物专家组、保护生物学国际顶刊《Conservation Biology》编委等,成为国内外知名的虎豹专家。


冯利民作为主要参与人之一,先后向党中央、国务院提交多份咨询报告,包括《关于实施“中国野生东北虎和东北豹恢复与保护重大生态工程”的建议》、《关于“停建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内边境铁丝网,保障跨境虎豹自由迁徙”的建议》等,获得习近平总书记、韩正副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要批示,直接推动了东北虎豹国家公园设立和建设、中俄边境生态国防建设等。


为推动东北虎豹保护科普传播作出重大贡献


冯利民常年开展大量的宣传和科普活动,极大彰显了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在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重大需求的贡献和影响力,推动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成为中国生态文明战略和展示美丽中国的示范窗口。


冯利民筹建申报东北虎豹生物多样性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全国教育科普基地,并最终成功入选《2021-2015年第一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成为我国国家公园领域内的第一批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正式批复设立后,冯利民担任负责人,面向决策、面向社会和面向中小学生,开展了大量的科普教育和宣传活动,普及生态科学知识、传播生态文明理念、助推“双减”工作、弘扬科学精神。


面向决策,先后向国家和省部委领导进行汇报近百次,介绍和宣传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在2022年全国科普日期间,与中国科协联合举办的东北虎豹国家公园连线活动,充分展现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的建设成效,引起社会公众的高度关注和赞赏,入选“2022年全国科普日优秀活动”。


面向青少年学生,利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先后开展东北虎豹生物多样性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开放日、科学家走入校园、青少年“绘虎杯”等活动,累计举办相关科普讲座和活动百余次,走进全国50多所中小学,听取讲座和参与活动的中小学生约1.5万人。


面向社会大众,积极与国内外重要的电视台、报纸、网站及公众号等新闻媒体合作,充分利用各类新技术、新媒体,进行宣传和科普活动。每年接受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华社、新华网、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北京电视台、湖南电视台、俄罗斯国家电视台、澎湃、封面新闻等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数十家新闻频道、报纸网站的采访报道以及联合策划直播、短视频、专题片等数百次,并且通过微博、微信、抖音、Bilibili、小红书等平台播出,大量作品成为新闻热点或热搜,产生了极高的社会关注度,例如2023年12月份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人民日报关于“东北虎捕食东北豹事件”的跟踪报道,引起全国范围内的极大关注;2021年10月份配合在昆明召开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5次缔约方大会,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制作的“东北虎豹照镜子试验”、“天地空一体化监测系统”、“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现神兽”等成为热点新闻,当天阅读过亿。与中央电视台纪录片频道、五星传播中心、美国Discovery探索频道、哔哩哔哩等多家机构联合制作自然类纪录片,讲好中国故事。例如作为科学顾问,参加中法合拍纪录片《野性四季:珍稀野生动物在中国》的制作;作为联合导演,参与制作纪录片《众神之地》,目前在哔哩哔哩网站点播观看超过1.5亿人次,力压国内外众多大制作纪录片,排名自然类榜首,先后获得国内外多个奖项。同时,与中国科协、中国科技馆、广州动物园等数十家单位和机构合作,开展线上和线下展览、讲座等活动,直接受众达到数十万人。为提高自然保护从业人员和公众对猫科动物的专业了解,自费组织翻译出版了80万字的经典巨著《世界猫科动物》。为国内外生态保护众多一线工作人员提供专业培训,每年培训亚洲、非等“一带一路”十余个国家的生态保护专业人员百余名、国内基层森林公安、巡护员数百名。每年向当地市民、村民、驻军,及来国家公园调研访问的全国各级政府工作人员进行科学普及,目前已超过1万人次。


原文链接:https://www.bjwmb.gov.cn/bjby/pxbd/2024/05/03/1006552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