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网络视听行业蓬勃发展,产业规模和影响力不断壮大,网络剧、网络电影、网络综艺、网络直播、短视频、微短剧等不同形态的网络视听内容,已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视听催生出哪些新场景、新内容和新业态?今天我们应如何推动新时代网络视听行业的健康发展?前不久,在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主办的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下网络视听新使命研讨会暨第三届网络视听创新发展论坛上,与会专家学者从各自研究领域出发进行了深入交流探讨。
新业态带来新体验
网络视听作为互联网时代催生的新业态,带给人们越来越多的审美体验,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中国视协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胡智锋看来,最近这一段时间,网络视听领域无论是剧集还是综艺、直播,都出现了形式、样态以及功能的多种探索,出现了新的态势和特征,这为行业探索网络视频的空间和可能性提供了非常好的案例。
比如剧集《白色城堡》呈现出直面真实场景的艺术观、积极正向的价值观、温暖明亮的审美观。作品以医院这个特殊场所为代表,聚焦现实社会矛盾和问题,其中包括医院“内卷”、社会各个阶层之间的冲突、底层生活的艰难、复杂的医患关系等。但是,在面对社会问题的时候,该剧没有悬空、没有渲染灰暗,而是采取积极向上的态度给人带来温暖和正能量。综艺节目《种地吧》呈现了一众青年下地种田的种种际遇,真诚、不做作,打开了网络综艺新路径,拓展了综艺对于服务社会新空间的功能。随着电影《长安三万里》的破圈,网友在短视频平台上演了古诗吟诵直播PK,可以看到文化价值、民族审美和艺术表达上的守正创新,类似文艺类网络直播的PK还包括声乐、舞蹈、书法等艺术门类。
此外,以快节奏、高密度、强情节为叙事特点的微短剧在网络视听领域异军突起,成为产业市场主体较庞大、内容产品生产较活跃、行业生态较复杂的领域。虽然市场上还存在“劣币驱逐良币”的个别现象,但随着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引导、扶持、监管的不断加强,相关政策规范不断出台,有效遏制了微短剧野蛮生长的态势,行业发展也日渐走向正轨。由视频博主创作的文物微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推出后,被网友评价为“今年的短剧市场中真正的大爆款”“没有一个中国人能笑着看完”。“破圈”传播背后是微短剧的家国宏大主题结合青春表达的有益探索,同时说明观众对于高质量的精品微短剧有非常大的期待值。近期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的微短剧《河姆渡的骨哨声》,以奇幻的想象力、清新的艺术风格、浓郁的古江南地域特色俘获观众的心。对此,《中国电视》杂志执行主编李跃森表示,这部作品直接以传统文化作为表现对象,叙事方式较为特别,给业界和观众带来了惊喜,同时给未来行业市场主体的变化、叙事形态的变化带来了活力和转机。
在网络视听行业繁荣景象的背后,值得行业思考如何促进其高质量发展。无论哪种表现形式,在北京师范大学网络影视研究中心主任、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张智华看来,网络视听作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强调全球视野,运用网感开展创作,回应社会热点、痛点、焦点,紧密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是其发展路径。
新现象催生“元话语”
对于短视频、微短剧的热闹,与会专家不约而同地谈到其在艺术生产和传播两个维度对行业的颠覆,或将重构整个影视娱乐工业。
中国传媒大学传媒艺术与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俊表示,对于创作来说,短视频的出现可能会颠覆上百年来形成的传统影视创作叙事模式。即便是网络电影本质上也还是传统影视的叙事内核,讲究起承转合、铺垫悬念。上世纪八十年代,人们可以用一个月的耐心去看完一部完整的戏剧性(长篇小说)作品,而在短视频时代,观众对一部完整戏剧的忍耐程度越来越低,常常是三到五秒都等不到视频就被刷走了,于是就出现了高潮前置的叙事策略,以此留住观众。
展开来说,以微短剧为例,李跃森认为,要看到艺术与市场不是简单的二元对立关系,微短剧到底遵循怎样的商业逻辑与艺术逻辑,以及两种逻辑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他认为,微短剧不是迷你化的网剧或者碎片化的网络电影,而是一种新的叙事形态。“短”应该是对生活的高度提炼、情节的高度浓缩,而不是时间上的简单切割。如果内容贫乏,时间再短都会让人觉得冗长。“微”不应该仅仅理解为体量微小,还应该是制作上的精微和内涵上的微言大义。
另一方面,信息生产的无以计数、星辰浩瀚,带来的是极度苛刻的传播环境。刘俊认为,对于创作来说,传播已经到了能决定生死的程度。一部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制作的短视频,如果没有尽全力动用一切可能实现渗透式、全覆盖式、刷屏式的传播,就会迅速淹没在信息的汪洋大海中销声匿迹。胡智锋认为,综艺节目《新民歌大会》在传播上就难得地将互联网短视频与传统电视节目同步策划、同步制作、同步传播,而这档节目一播出就获得广泛关注的原因就在于将传统广电和网络视频平台、短视频平台进行多元融合,突破了媒介界限。
当今时代突飞猛进,面对新情况新问题,如何能反哺教学,一直是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首都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播工程研究院院长于丹思考的问题。她最深刻的感受是人们所熟悉的经典大众传播学理论在新媒体语境下,诸多已经遭遇消解和挑战。比如“把关人”理论,在今天的网络上越来越从“把关人”这个概念转化成对于媒介素养的要求。再如,大众传播学中经典的议程设置理论,在自媒体时代、在资本的逻辑下、在各种利益的博弈下,它跟原来的理论有什么相同,又有什么不同?这些都是要在教学中探讨的问题。
于丹认为,面对前沿现象的驱动,不应该感到恐慌,因为这也有可能产生一种延伸。学生们在分享的时候常用到戈夫曼的自我呈现理论。“实际上我们今天都在进入法国思想家德波所说的‘景观社会’,而在景观社会中有多少是自我呈现呢?随着每一个现代个体自我意识越来越强烈,在自我呈现方面,理论又是怎样延伸与精细化进展的?讲经典理论的一个好处是年轻的后学者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提出自己的理论。”
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我国正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迈进,机遇与挑战并存是提升中国式现代化国际话语权所面临的客观现实。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顾亚奇认为,应该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构的角度来思考网络视听面对的新挑战、构建中国的“元话语”。在本土原创理论方面,电影领域的学者做了扎实努力的实践,比如提出中国电影学派、电影工业美学、共同体美学等,这些本土原创理论立足中国电影实践,在中国式现代化视野下思考文化命题和发展战略,这种努力是对中国话语体系建设的积极探索。在网络视听实践领域,应以“人类视角”取代“国别视角”,以“地球村式”共同体取代“中心-边缘”等级格局,同时构建中国原生的形象和符号体系。比如,河南卫视的“中国节日”系列中的唐小妹等,这些形象能走出去,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就获得了新标识和新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