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平台» 媒体师大» 【光明日报】暖心的回忆,躬耕的动力——广大教师以行动回报习近平总书记关爱与期待

【光明日报】暖心的回忆,躬耕的动力——广大教师以行动回报习近平总书记关爱与期待


北京第二实验小学老师在开笔礼上为学生朱砂启智并点赞。新华社发


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花果园第三小学的老师正在精心布置教室。新华社发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宝山幼儿园的老师在教室整理教具。新华社发



卷首语


教师节,是每位教师的节日,更是教师职业的荣耀。


2024年9月10日,我国迎来第40个教师节。“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是今年教师节的主题。


教育家,是教师中的标杆与典范,是教育思想的引领者、教育实践的力行者、教育价值的塑造者。


人们常用“好老师”“先生”“人师”等尊称让人敬仰的教师,而他们之中的佼佼者,以行动呈现出教育家应有的样子——因为深爱,所以全力以赴;因为信仰,所以坚守平凡。


在一座座普普通通的校园内,在一个个教学相长的课堂上,在一次次春风化雨的沟通中,更多教师正在释放出“未来教育家”的光芒。


以教师之强支撑教育之强。今天的中国,正奋进在教育强国征途中;今天的教育改革,正在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有不少难关要闯,有不少硬骨头要啃,这是一个需要教育家的时代,也是一个产生教育家的时代。生逢其时,重任在肩!


在第40个教师节来临之时,我们推出专刊,回放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心关怀人民教师的感人瞬间,回望这40年教师们一路走来的喜人变化——其间有温暖,有传承,更有践悟……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或走进校园,或座谈交流,或致信问候,在不同场合、用不同方式表达对教师队伍的亲切关怀和殷殷厚望。


广大教师倍感温暖、深受激励。他们坚守立德树人的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以赤诚之心投身教坛,投身这份“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


师者,人之模范也


树立“躬耕教坛 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


这是一份令北京市八一学校师生无比珍视的回忆——


2016年9月9日,教师节前一天,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自己度过小学和初中岁月的母校——北京市八一学校考察。


师生们记得,正是在那天的座谈中,习近平总书记对教师提出了做“四个引路人”的殷切希望:广大教师要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那天之后,我不停地追问自己:怎样把总书记的指示落到实处?我感到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方向、目标和路径越来越清晰。”八一学校校长沈军说。


反复学习总书记重要讲话,沈军深深体会到,中国的未来靠教育。教育要不忘初心、不忘人民、不忘民族、不忘国家,教育也要继续前进、继续改革、继续发展、继续创新。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视青年教师培养,以人工智能赋能教师专业化发展;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设计能力,围绕“深度学习”改进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深入思考、钻研创新;开设材料与能源、生态与环境等系列跨学科课程,通过跨学科、探究式学习,全面提升学习探究动手实践的综合能力……“八年来,我们牢记总书记嘱托,坚持用红色文化培根铸魂,用品质教育奠基人生。”沈军介绍。


8月31日,作为“国培计划(2014)”北京师范大学贵州研修班学员代表之一、遵义市汇川区第十小学校长付胜利再次走进北京师范大学,走进教九楼103教室。


10年前的9月9日,正是在这里,习近平总书记走进“国培”课堂,看望正在参加培训的贵州省中小学语文教师,并同他们亲切座谈。


一年后的教师节前夕,总书记又给参训教师们回了信!


时任班长的付胜利还记得,自己手捧信纸,深情诵读着总书记回信,心头涌上无尽感动。“‘扶贫必扶智’‘努力做教育改革的奋进者、教育扶贫的先行者、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是对我们山区教师的真切关怀、深深期待。”


打那以后,带着这种感动与温暖,付胜利一直奔波在教育教学和精准扶贫的路上:参与精准帮扶送培送教,走进凤岗、绥阳、习水、道真等地;成立遵义市名师工作室,每学期组织开展送培送教帮扶活动……


当年参训的老师,如今有的成为学校管理者,有的成为贵州省骨干教师,有的拥有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乡村名师工作室……他们正带领身边的年轻教师一起教研、一起成长、一起在立德树人的长路上孜孜以求。


看到学生成人成才,遵义市新蒲区礼仪小学校长刘轶满怀欣慰,自己多年的付出和坚持无愧于总书记的嘱托。“我是幸运的,赶上了好时代。在珍惜、感恩的同时,我也坚定地告诉自己,一定要把总书记的要求、把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落到实处,立志教育终不悔,扎根西部献青春,做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


引人以大道、启人以大智


立德树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栋梁之材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城南书院校区)静静矗立在橘子洲头,妙高峰下。


20世纪初,青年毛泽东在湖南一师求学、任教,度过了8个春秋。现在,每年新生入学第一周,是湖南一师新生集体重温电视剧《恰同学少年》的时间。学子们在校园里的一处处旧址,听老师讲起毛泽东“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的求学岁月。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校长胡穗永远记得那个春雨霏霏的日子。“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的第一站,就来到了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城南书院校区)。”


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学校要立德树人,教师要当好大先生,不仅要注重提高学生知识文化素养,更要上好思政课,教育引导学生明德知耻,树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报国强国大志向,努力成为堪当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大任的栋梁之材。


“只有在教师心中先扎下‘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之‘根’,学生心中才可能结出立志报国之‘果’;只有在教育过程、教育环节、教育方法中先立‘德’、再树‘人’,将空洞说教式德育转变为启发式自悟教育,把思想政治教育做到学生心坎上,才可能形成‘大先生’铸‘未来师魂’的良性循环。”胡穗深有感触。


“合格的老师首先应该是道德上的合格者,好老师首先应该是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


“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应该是师德师风。”


…………


谆谆教诲,殷殷嘱托。


“从教70多年,我始终将‘教育乃我之事业,科学乃我之生命’作为人生信条。”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高铭暄说,“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我有幸作为教师代表发言,至今难忘!”那次考察中,总书记勉励广大教师“努力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


高铭暄认为,教师要提高政治站位,以“国之大者”为使命所系;教师要有强烈的家国情怀,把个人的“小我”融入实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大我”之中,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己任。


越来越多的教师努力提升自我。他们明白,有大德的老师才能教出有大志、有“大我”的学生,才能在传道授业中引人以大道、启人以大智。


昂扬的精神、专业的工作、无私的奉献


展现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


“当我提到,我最珍视的荣誉是学生颁发的‘最佳大伙伴奖’时,习近平总书记会心地笑了。”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中文教育学院党委副书记任雅才回忆。


正是在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四有”好老师要求:做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做好老师,要有道德情操。做好老师,要有扎实学识。做好老师,要有仁爱之心。


总书记的话语,在广大教师心中播撒下了成为“四有”好老师的种子。


这些年来,北师大聚焦“四有”好老师培养,大力推动“强师工程”,全方位支撑“优师计划”,为各地输送了一批批优秀教师,服务新时代教育强国建设,还设立师范专业建设专项,首创覆盖城乡两种教学环境的“双实践”制度,打造“学院+书院+研究院”协同育人模式,培养引领时代的未来教育家。


2023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对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进行了全面深刻阐述。“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成为全体教师为之奋斗的目标。


“‘四有’好老师标准勾勒出了新时代优秀教师的形象定位,教育家精神深刻地阐释了人民教师的价值追求、时代精神、人格特质。这既是对中国传统师道文化的继承发展,更与党中央对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要求一脉相承。”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程建平认为。


“教育家精神从教师所处的社会关系和肩负的使命职责出发,对教育家应具有的品格、素养、价值观念等进行了全面阐释,深刻回答了新时代需要什么样的教师队伍来立教兴教、育人育才这一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表示。


中国人民大学紧抓落实,把弘扬教育家精神同构筑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和教学领域的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贯通融合,为各类人才打造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的发展环境:重塑人才体系,系统实施职称评审和岗位聘用等体制机制改革;创新评价改革,推动人才评价向重视原创性贡献转变;优化资源保障,完善荣誉表彰体系、科研绩效奖励体系、薪酬制度体系……


今天的中国大地,1891.8万名教师支撑起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广大教师正以昂扬的精神、专业的工作、无私的奉献,在“尊师、强师、惠师”的时代氛围中,以教育家精神为追求,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托起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


原文刊发于《光明日报》2024年09月10日第13版;作者靳晓燕、张亚雄,系《光明日报》记者。

原文链接:https://epaper.gmw.cn/gmrb/html/2024-09/10/nw.D110000gmrb_20240910_1-13.htm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