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平台» 媒体师大» 【人民政协报】张璐:理解美育

【人民政协报】张璐:理解美育

美育是审美教育、情感教育,也是具有激发创新能力、培养健全人格的教育。我国自古以来就有着美育的传统,孔子教育学生“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20世纪初,美育理论进入国内,王国维、蔡元培等学者呼吁美育融入我国教育中。站在新的历史高度,在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时代背景下,美育成为新时代教育改革的重要方面。


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对新时代学校美育教学改革、资源配置、评价体系、管理机制、育人成效等多方面都提出了新的建设要求。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长期以来处于全面发展教育中较为薄弱环节的学校美育,近年来取得了较为重要的创新突破,逐渐形成了体现新时代特色的美育事业。


当下,美育逐渐受到重视,但实践中常有很多误区,把美育的内涵和赖以实施的手段理解得狭隘了。


(一)


1795年德国诗人、剧作家席勒发表了《美育书简》,被认为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美育思想专著,“有为健康的教育,有为认知的教育,有为道德的教育,还有为审美能力和美的教育。最后那种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我们整个感性和理智的力量达到尽可能全面的和谐。”1901年,蔡元培的《哲学总论》一文首次引入“美育”概念,指出:“教育学中,智育者教智力之应用,德育者教意志之应用,美育者教情感之应用是也。”并陆续发表了关于美育的一系列重要文章,包括《以美育代宗教说》《文化运动不要忘了美育》《美术的进化》《美学的进化》《美术与科学的关系》《美育实施的方法》等,提出了著名的“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张,更被后人所熟悉。1906年,王国维发表的《论教育之宗旨》也是我国较早使用“美育”概念并对其加以界定的论文之一:“美育者,一面使人之感情发达,以达完美之域;一面又为德育与智育的手段。”自此以后,美育越来越受到有识之士的关注,在我国当时掀起了一股社会思潮,美育研究也随着时代的变化而逐渐深入。


(二)


提起美育,人们往往理解艺术与之最近,那是因为艺术是美育最集中、最典型的形态。但关于美育,它绝不仅是通过具体的艺术作品、艺术现象、艺术人物得到体现,美育就在我们的生活、交往、语境中。蔡元培在《以美育代宗教说》中早就说过:“我向来主张以美育代宗教,而引者或改美育为美术,误也。欧洲人所设之美术学校,往往止有建筑、雕刻、图画等科,并音乐、文学,亦未列入。所谓美育,则自上列五种外,美术馆的设置,剧场与影戏院的管理,园林的点缀,公墓的经营,市乡的布置,个人的谈话与容止,社会的组织与演进,凡有美化的程度者,均在所包。”可见,万物皆美,我们所处的生态环境、文化语境都是美育的体现场景。


美育不是静态的、被动的,它需要通过我们主动的对美好事物的体验与感受、分享与交流而加强。美育其实没有那么高深莫测,也没有那样的晦涩理论,更像是渗透在社会交往中、生活交际中的行为,彼此传染、彼此影响。当我们感受到了美,我们就会急迫地、真诚地希望将这种美好的感受去与他人交流、分享。感受常常不能被教育,但却较容易被分享。也正是因为有了人与人之间越来越多的关于美的分享,往往拓宽了个人的审美视野,并以此能够更为深刻地理解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与社会的相互影响,人与社会的同频共振。


美育与德育、情感教育、智育总是较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不只音乐、美术等艺术类学科中可以实施美育,美育更可以在文史哲、数理化等多学科中蕴含。实践证明,在今天的大学课堂上,美育+思政的新形态(如课程、音乐剧、舞剧、艺术项目)颇受同学们的欢迎。


(三)


以美育人,是我们今天对审美教育的要求,但美育其实并不拘泥于课堂教育,它可以融合在我们的工作、生活与学习中,通过学校美育、社会美育、家庭美育,以及美育自我等多维度体现。


大型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以我国美食为形式,沿着祖国河山,重在体现中华民族源远流长之风俗与文化,更蕴含了东方哲学;2022年舞蹈作品《只此青绿》成为爆点,最主要的原因是将《千里江山图》进行了意境再现,在我国传统文化的引领下,以图画、舞蹈、诗剧打通融合的方式引导观众去认识美体验美。更深入而言,美育强调的是综合性知识构建,能够实现跨学科、全学科的理念引导。


美育可以无所不在,除了学校美育之外,家长还可以带孩子走进博物馆、音乐厅,抑或创造美好和谐的家庭氛围,让孩子从生活中体验美,这些都是美育的极有价值的形式和渠道。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教授、副院长)


《人民政协报 》( 2023年02月15日   第 10 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