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平台» 媒体师大» 【光明日报】国家安全学,这门新兴学科怎样“学”

【光明日报】国家安全学,这门新兴学科怎样“学”

国家安全学,这门新兴学科怎样“学”

 

“备豫不虞,为国常道,有备无患,方可长治久安。”国家安全环境的深刻变化,呼唤着“国家安全学”学科体系的开拓创新,呼唤着国家安全人才培养的与时俱进,呼唤着国家安全实践者的使命担当。作为一门2020年末刚刚设立的新兴学科,报考者需要怎样的知识储备和素质要求?学科体系的开拓创新需要在哪里发力?国家安全学学科建设面临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记者邀请相关专家共同探讨。

 

访谈嘉宾

范维澄(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国家安全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院院长)

程琳(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国家安全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原党委书记、校长)

涂清云(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教务长)

 

观大势 察风险 谋远略 控全局

培养国家安全专门人才

 

记者:国家安全学人才培养的定位是什么?国家安全学有什么特点,与其他学科区别在哪里?

范维澄:当前国际秩序面临巨大变化,外部安全与内部安全问题相互交织,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挑战相互叠加,国家安全形势将长期复杂严峻。在这种背景下,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应运而生,它的定位是服务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综合性、交叉性核心支撑学科。国家安全学要培养具备宏观、全局和全球战略思维及观大势、察风险、谋远略、控全局能力的国家安全专门人才,培养具有国家安全基础理论、专业知识、技术技能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和特殊人才。这种定位本身就是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独特之处。

 

国家安全学作为独立的一级学科,在学科研究领域和方向、人才培养定位和目标等方面,与相关学科既有联系又有明显区别。国家安全学更侧重综合与交叉,与其相关的一级学科可为国家安全学的建立和发展提供基础支撑,例如法学门类下政治学、社会学、法学、公安学,军事学门类下军事思想及军事历史、战略学,管理学门类下管理科学与工程、公共管理,工学门类下安全科学与工程、网络空间安全、公安技术,以及哲学、历史学、经济学门类下的有关学科等。但不能把相关的一级学科简单相加,那样便无法达到培养国家安全综合性人才的需求。国家安全学应基于学科特点和特色,发展独立的学科体系。

记者:您作为国家安全学学科设置论证专家组组长和学科评议组召集人,能否谈谈国家安全学学科如何设置,学科建设应当如何推进?

 

范维澄:国家安全学主要以国家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性、全局性安全问题及应对为研究对象,下设4个二级学科:国家安全思想与理论、国家安全战略、国家安全治理、国家安全技术。

国家安全学是一个包括多方面内容、涉及多方面问题、具有多方面关联的随机、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它的特点是跨学科、综合性强,是理工文管等学科的交叉融合,几乎涉及所有研究领域。建设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需要综合考虑国家安全学专业人才需求和我国学科体系现状,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科学设置。各个培养单位要根据国家需要,充分发挥自身学科和师资优势,设置好二级学科,以及与国家安全子领域相关联的学科方向,根据人才培养的对象、目标和能力,培养具有鲜明特色的国家安全学一流人才。

 

在学科建设的推进过程中,一是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国家安全学学科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和特殊性。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论述和相关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增强政治意识,深化思想认识,建成具备中国特色的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二是要尊重学科发展规律,进一步完善学科专业设置,健全学科建设规划和计划,形成科教融合(科技与教育融合)、业教融合(业务与教育融合)的育人机制。三是要强化特色和优势发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培养方案,在课程体系、教学方式和培养模式上进行创新,培养国家急需的具有系统思维和大安全格局、兼备战略和战术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破解人才培养和实际社会需求“两张皮”

探索“定向招生 定向培养 定向分配”一体化方案

 

记者:在一年多时间里,试点单位取得了哪些进展?未来,在集中优势资源、攻关国家安全前沿领域中的关键问题上,在跨学科、跨领域的方向上有哪些设想?

 

程琳:从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批准设立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至今才短短一年半时间。从目前的情况看,各试点单位充分依托已有基础,发挥自身优势,“因校制宜”地在学科建设方面做出了很多积极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初步形成了学术论文、政策建议报告、模型方法等一批高质量成果。各试点单位努力在学科建设中突出自身特点、强化自身特色,细化落实学科建设具体规划,并不断加强校际合作,共同为国家安全学发展创建积极健康的学术环境。

 

下一步,各单位首先要积极做好国家安全学学科建设方案的顶层设计、科学规划,描绘好学科建设的蓝图,规划好学科建设的路线,主要包括:科学规划、设置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和专业方向,合理设置专业课程,组织好专业教材的编写,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开展前沿科学研究,聚焦国家安全重大战略和需求,认真研究解决现实问题,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明确学生毕业后该干什么和能干什么,做好人才培养工作等。其次,各单位要根据学校的办学定位、已有学科基础的特点、师资队伍专长、学生专业背景等实际情况,进一步整合学校的优势资源,瞄准优势领域、新兴领域、交叉前沿领域加快国家安全学学科布局,抢抓创新和竞争领域制高点,各自形成一批能够体现高校特色、具有领跑优势的学科专业方向,并在整体上形成国家安全学学科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新局面。最后,建设新的一级学科的过程中,将不可避免地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各单位要积极探索、努力实践,及时总结和凝练新学科建设中产生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做好源头创新,按照一流学科建设的目标要求,构建好基础理论框架,创新学科建设理念,创新学科体系、内容、研究方向和教学方法,力求做有思想、有格局、有担当的学问,出接地气、真管用、见实效的成果。

 

记者:在课程体系建设、人才培养体系设计方面,各学校有哪些探索?报考这个学科需要怎样的知识体系?在招生计划、导师遴选、质量保障等方面,学校又有怎样的设想?

 

程琳:在课程体系设计及人才培养体系设计方面,要特别重视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涉及领域众多的特点。国家安全涉及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等十七大领域,如果单独一所高校在规划学科体系时设置过多的二级学科,或者在规划课程体系时设置类目繁多的课程,很容易失去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重点和抓手。因此,亟须围绕国家安全战略需求,突出本校的学科特色优势等设置二级学科及专业方向,设置好共同基础课和专业方向主干课,根据培养对象和目标,综合考虑培养对象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等实际需求,突出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规划好从本科到硕士乃至博士的学科专业知识体系,配套课程设置、教材编写和培养计划,设计好核心课程。在招生计划方面,应探索“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分配”一体化方案的可行性。按照中央和地方对于国家安全人才的实际需求,在国家招生计划中安排一定数量的“定向就业”招生名额,面向关键区域、关键行业、关键部门等定向招生,并配套做好培养计划,为地方和行业部门输送急需人才,切实解决人才培养和实际社会需求“两张皮”的矛盾。在导师遴选方面,国家安全学学科领域师资队伍目前既面临着师资力量整体短缺的现实,也面临着师资专业方向配置失衡的问题。因此,一方面要多措并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引进高层次人才、创新团队和青年优秀教师,抓紧制定教师培育计划,推进教师培训提质增效,建设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另一方面要结合实际优化师资专业方向布局,坚持特色发展模式,可以围绕国家安全中的几个重点领域和重点方向,注重跨学科跨专业交叉性等特点,有针对性地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形成合理的教师队伍结构。在质量保障方面,紧密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完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机制,树立“全面发展,以德为先;能力为重,突出创新;个性发展,多样成才”的人才培养理念;聚焦国家安全学人才培养的职责使命,坚持“成效为本”理念,注重人才培养实际效果,培养在新时代新征程中,能够为维护国家安全、建设伟大祖国作出实际贡献的复合型高素质专门人才。

 

完善硕、博一体化的建设实施方案

强化多学科交叉融合和问题导向的学术训练

 

记者:国家安全学学科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和需求,研究解决现实问题。在培养学以致用的学生方面,我们有哪些规划设想?

 

涂清云:未来在学生培养方面,我们计划紧抓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坚持立德树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国家安全学的高层次人才应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担当精神和奉献精神,我们要坚持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将正确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贯穿培养全过程。二是抓实理论武装。行稳致远,理论先行。在国家安全学学科理论体系尚未成熟的情况下,既要抓实践,更要抓理论,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理论将伴随时代进步持续丰富与发展。三是改革培养模式。加强学科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方法的创新,理论讲授与实践教学结合,鼓励传统教学方法向开放式、研讨式、实践式等新型教研方法转变。例如,在博士高阶研讨课中设立若干国家安全论题,前沿讲座、形势分析、政策模拟、情景推演、汇报辩论等环节贯穿课程,达到培养博士生综合能力和素养的目的。四是理论结合实践。注重学生实践锻炼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招生阶段向具有一定工作基础的定向培养方式倾斜,在培养阶段注重在理论学时中加入必要的实践环节,在培养方案设计中强化多学科交叉融合和问题导向的学术训练。

 

记者:国家安全学学科建设任重而道远。试点单位如何加强学科建设,搭建学术平台,形成开放的学术共同体,促进学科健康发展?

 

涂清云:促进国家安全学学科健康发展,一是要加强顶层设计。探索和把握好跨门类学科交叉建设的规律和特点,构建国家安全学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及配套的教育教学体制机制,研制和完善各单位的国家安全学硕、博一体化的建设实施方案,夯实学科基础,立足办学定位,体现自身特色,凝练好学科重点和发展方向;二是要加强学科交叉。各单位要在各自特色领域内发挥育才引领、学科辐射、科研推动的作用,围绕党和国家在各重点领域的重大需求,充分发挥多学科的理论优势、师资队伍优势、跨学科资源优势,聚焦智库建设,形成多学科参与的开放的学术资源共同体;三是要加强横向合作。打破学科间、院系间的壁垒,加强统筹协调,用好多学科的平台资源,形成有效的跨学科与跨院系合力。例如北京师范大学设立国家安全人才培养专项,单设研究生名额,鼓励相关学科和学院的研究生导师针对重点领域的国家安全问题进行高层次人才培养,定期召开国际安全博士生论坛,开展跨学科跨学院研讨。加强横向合作还需做好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资源建设、课题研究、人才队伍建设等全方位的规划。同时,参与国家安全学建设的单位应探索共同搭建综合性的教学科研平台,共享国家安全人才培养资源,推动形成目标一致的学术思想共同体和行动共同体。

 

 

构建国家安全学学科体系重在“总体”

当今世界正经历新一轮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多极格局在大国博弈中日渐显现,发展模式和道路多样化趋势越发明显,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世界新格局的形成和走向。国家安全环境的深刻变化,更加凸显国家安全学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性。2020年年底,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正式在交叉学科门类下设置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意义重大,是夯实国家安全领域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

 

国家安全教育的三个主要矛盾亟须解决

如何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的国家安全环境,确保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顺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历史进程不被迟滞或阻断,是一个重大而又严峻的现实命题。长期以来,我们对国家安全的认识还停留在军事国防安全、反分裂反恐怖斗争的传统国家安全思维中,不利于国家安全观念的与时俱进和国家安全重点领域的开拓创新,国家安全学学科承担着深化思想理论和知识体系、构建战略思维和治理能力、创新科技手段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时代使命。

 

现阶段的国家安全教育存在三个主要矛盾亟须解决。一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国家安全形势突变和压力凸显与我国国家安全高层次人才缺乏之间的矛盾;二是我国核心安全领域综合治理能力亟待提升与综合交叉型学科支撑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三是总体国家安全观理论和实践体系亟须构建与多学科对国家安全支撑合力尚未形成之间的矛盾。这三个矛盾均需要从国家安全学学科建设上入手解决,打破学科壁垒,实现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建立国家安全学学科知识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探索国家安全高层次人才培养途径,针对我国国家安全主要短板领域定向培养专门人才。

 

国家安全学要关注国家安全中的交叉问题

国家安全学学科体系要为树牢总体国家安全观服务。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一个历史的、发展的、辩证的、系统的理论体系,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体现和发展。理解总体国家安全观“总体”的内涵,是把握其核心要义、进行国家安全学学科建设的关键。

 

“总体”阐释了国家安全的全面性,国家安全学要从研究国家安全的“统一体”出发。国家安全各领域(如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等)自身有着丰富的内涵,且在其自身发展过程中创造出自成体系的学科方向。然而,通过梳理我国110个一级学科发现,虽然有46个学科的简介中能够找到与国家安全领域有一定联系的内容,但是,除公安学外几乎没有学科将国家安全明确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应从大安全观的格局出发,把各领域的国家安全放在一起作为一个“统一体”来审视,才是国家安全学研究最直接的内容。

 

“总体”强调了国家安全的系统性,国家安全学要着眼于领域间的联系和系统的演化。涉及国家安全的诸多重要领域构成一个复杂网络体系,任何一个领域出了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和化解,就意味着国家安全被打开了缺口。微小的、局部的扰动有可能引发风险的传导叠加,积聚升级成强烈的、全局的风险;一个领域的问题可能通过网络扩散到社会安全、政治安全等诸多领域,发展成多个领域共振的大安全问题。国家安全各领域间的联系以及这些联系时时刻刻的变化,构成了国家安全统一体的复杂性和动态性。国家安全学学科需要重点研究这些领域间的关联互动,及其背后系统性的问题。

 

“总体”揭示了国家安全的统筹协调性,国家安全学要关注国家安全中的交叉问题。国家安全统一体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它们之间或多或少存在着交叉部分,例如,中美经贸摩擦是典型的科技安全、经济安全、政治安全、资源安全、海外利益安全等多个领域的交叉问题。但国家安全学重点研究的并非不同安全领域间交叉产生的所有问题,而是应从领域间的交叉部分发现之前在各自领域中都没有涉足、具有系统隐蔽性和根本性的国家安全新问题,这才能够体现作为交叉学科的国家安全学所具有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国家安全学人才培养要注重创新

国家安全学的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遵循学科发展与教育规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议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是探索“学科交叉、特色发展”的路径。国家安全学定位在交叉学科门类,是典型的多学科交叉的综合型、战略性新兴学科。要发挥好学科交叉作用,一方面,避免因为交叉而使得国家安全学的学科研究问题在其他各学科里被边缘化、碎片化;另一方面,避免因为交叉而将国家安全学的研究问题泛化为其他各学科的研究问题。国家安全学需要构建自身的理论体系和学科逻辑,突出交叉学科特色,营造激发学科活力的良好生态,促进国家安全学健康发展。

 

二是立足“政治为本、贯通融合”的思路。总体国家安全观以政治安全为根本,国家安全学应立足服务国家政治安全、维护国家根本利益、保障国家长治久安,把“政治为本”作为学科内容设计和人才培养的第一立足点。同时,国家安全的维护和塑造越来越依赖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新手段,应把政治学、军事学、法学、工学、管理学等学科门类的问题研究、方法手段、人才特征融入国家安全学的建设,切实提升人才培养的实践性和多样化。

 

三是坚持“需求导向、体系重塑”的目标。国家安全学要从服务国家需求的核心目标出发建立学科知识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包括服务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推广创新,服务各领域全方位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的能力提升,服务全民国家安全教育和意识能力的提升。国家安全学要从国家安全的系统性、复杂性、动态性等多维度实现全新的综合和交叉,解决各安全领域中难以单独解决的问题,培养各安全领域难以单独培养的战略性复合型人才。

 

四是构建“多元培养、特色突出”的体系。要把握好国家安全急需的高层次人才特点,探索多渠道、多样化的多元培养方式。针对政府机关、行业部门对于特殊人才的要求,开展面向实务领域的联合培养;针对我国国家安全主要短板领域,定向培养和输送专业人才;针对科研院所和高校对于学术型师资型人才的需要,加大力度从多学科选拔优秀生源进行专门培养。充分发挥原有学科的资源优势,突出各高校国家安全学人才培养的特色,加快形成多学科支撑和促进国家安全学体系建设的新格局。

 

(作者:汪明,系北京师范大学国家安全与应急管理学院院长、教授)

 

《光明日报》2022年05月24日 第14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