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平台» 媒体师大» 【中国教育报】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引发广大师生热烈反响

【中国教育报】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引发广大师生热烈反响

  在五四青年节即将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4月25日来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调研期间,“中国特色、世界一流”8个字被反复提及,引起广大高校干部师生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扎根中国大地,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

 

  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

 

  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是习近平总书记一直牵挂和高度重视的大事。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不能简单以国外大学作为标准和模式,而是要扎根中国大地办学。

 

  在4月26日北京市召开的高校系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会议上,北京市委常委、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夏林茂表示,要持续推进北京市建设一流大学群体“十项行动计划”,统筹推动北京高校高精尖创新中心、北京实验室、卓越青年科学家计划项目等。

 

  “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为我们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指明了方向。”大连理工大学党委书记、中国工程院院士项昌乐表示,要始终心怀“国之大者”,勇攀科技创新高峰。

 

  华北电力大学校长杨勇平表示,将积极践行碳达峰碳中和时代使命,加快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全力推进高质量发展,积极构建服务支撑行业产业重大需求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加快培养相关领域紧缺急需人才和高层次人才。

 

  湖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陈弘表示,将聚焦新时代农业农村现代化和科技自立自强的需要,围绕粮食安全和种质创新等“国之大者”,加快建设高水平人才队伍,建强特色鲜明的涉农学科,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新型人才,为建设新时代美丽富饶幸福的鱼米之乡贡献力量。

 

  “中国大学有自己的基因、自己的血脉,要立足中国国情,办世界一流大学。”三明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邹晓芟认为,传播中国声音、中国理论、中国思想,把广大学生培养成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建设世界一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神圣职责。

 

  教师要做“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

 

  培养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是大学建设的关键性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迫切需要我们的教师既精通专业知识、做好“经师”,又涵养德行、成为“人师”,努力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

 

  “建设世界一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必须有世界一流的大师。”郑州大学学术副校长单崇新表示,要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要加强中青年教师骨干的培养。

 

  中国科学院院士、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负责人、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刘盛纲今年已经89岁高龄,仍坚持奋斗在教学科研一线。“要培养更多年轻的、树立正确政治信仰的栋梁之材。”刘盛纲表示,自己将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引领祖国的青年人站上世界科学之巅。

 

  “青年教师作为一支骨干队伍,肩负着教书育人、推动科研创新的历史使命。”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代海强表示,青年教师一方面要做好立德树人的本职工作,培养有志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任的优秀学生,另一方面要坚持勇于创新的奋斗精神,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中发挥重要作用。

 

  使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真正屹立于世界学术之林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中国为观照、以时代为观照,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使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真正屹立于世界学术之林。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国家战略。要广泛地学习借鉴那些先期老龄化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但最终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应对老龄化的中国方案。”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老龄研究院院长彭希哲说。

 

  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张俊飚长期关注我国“三农”发展问题,并深入农村、农户和企业开展了大量实地调研。张俊飚表示,一定要更加扎扎实实、凝神聚力地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尤其是针对农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问题,继续开展深入系统的调研工作,争取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理论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强调“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强古籍典藏的保护修复和综合利用”,这让复旦大学文献信息中心2020级古籍保护与修复方向研究生蒋明理深受鼓舞,倍感责任在肩,他立志要掌握好现代化修复技术,挖掘并传播古籍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