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平台» 媒体师大» 【人民政协报】以语言文字教育为抓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人民政协报】以语言文字教育为抓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离不开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2021年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指出,要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学习和使用。这为新时期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民族语言文字的教育指明了坚持和改革的方向和路径。

  

  ● 今年9月12日至18日是第24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日前,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关于开展第24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的通知》,确定今年宣传主题为“普通话诵百年伟业,规范字写时代新篇”,进一步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营造全社会学习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良好氛围,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是办好公平有质量教育的基本抓手。当前我国民族地区的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要矛盾发生了深刻变化,集中体现为社会对公平有质量的教育需求与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受制于历史传统、地理位置、经济因素、社会状况的影响,民族地区与其他地区的教育相比,总体上还处于不平衡的状态;民族地区内部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发展还不够充分,其关键问题在语言问题。新时代构筑民族地区高质量的教育体系,关键是推动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着眼点是“教育公平”和“质量提升”。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的政策部署在各级各类教育、教育各领域方面中应该互有侧重,更加具体,更加直面问题,更加具有针对性。在民族地区有组织有步骤有计划地推行国家统编教材的实施落地,教会学生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关涉如何办好公平有质量的教育,关涉学生的发展和未来。

 

  对于民族地区的基础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而言,不仅仅是保证入学机会的公平和质量,更为关键的是保证入学过程和入学结果的公平和质量,提升乡村教育质量,促进城乡教育的一体化,其核心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有效抓手是利用国家统编教材,保证教育内容标准的一致化、一体化。对于民族地区的高等教育而言,核心在于提升质量,表现为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推进,同时促进高等教育的公平发展,保证入学机会的公平,扩大高校面向农村和贫困地区招生的规模,无论是提升高等教育的质量还是改进高等教育的公平问题,语言问题都极为重要,学生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掌握是基础。

 

  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进行教育教学是铸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保障。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在会见基层民族团结优秀代表时提出,民族团结就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做民族团结重在交心,要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各民族同胞要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共同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目标、共同愿景。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不懈开展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宣传教育,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民族地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线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高质量的民族教育体系,关键是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加强现代文明教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进步前提、基础、依靠和保障,这离不开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载体与表征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树立离不开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民族地区和祖国关系史教育;离不开各族群众在交流交融中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离不开语文、政治、历史等学科教学中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民族发展、历史变迁的教育。这些内容的基本载体就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进行教育教学是教育工作者的基本要求、是学校管理的基本工具,是推进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本抓手。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讲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