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青海师范大学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与北京师范大学跨文化研究院正式签署战略协议,标志着双方的对口支援工作再结硕果。
长期以来,作为中国师范教育的排头兵,北师大将对外教育帮扶作为学校自身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一套受助者、帮助者、地方教育和社会发展合作共赢的教育帮扶新模式。尤其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时代背景下,探索教育帮扶如何“扶上马,再送一程”,为探索构建中西部教育“结伴成长”的长效机制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意义。
由“外部输血”到“主动造血”
有效的帮扶不是派几个教师或专家去讲几节课,深层次的帮扶是要帮助西部高校实现由“外部输血”到“自我造血”的转变。
想要解决中西部高校的“发展之渴”,除了提供传统的师资帮扶外,我们更加强调在帮扶中突出人才、学科、载体和平台等方面的立体帮扶。
以对青海师大的帮扶为例,首先是选择一个好校长。好校长的标准不但学术水平要高、办学能力要强,而且还要肯干、投入。对照此标准,我们选派了史培军常务副校长前往青海师范大学担任校长一职。史培军同志一直在青藏高原做科考,而且他的专业和青海师大的学科建设也非常接近。
其次,需要好的平台。2018年,青海省人民政府和北京师范大学共同成立了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在这个平台上,形成了由7所高校、5家中科院直属研究所、14个省直部门共26个单位联合组成的政校、政研、校校科研协作责任共同体。在文科方面,北师大帮助青海师大深挖红色文化,成立了“两弹一星”精神研究院。形成了文理学科全覆盖的对口支援平台,在这个过程中带动了青海师大师资队伍的培养,从而实现了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在一系列“组合拳”下,青海师范大学发展的内生动力被充分激发。学校综合实力显著提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各项内涵建设指标接连突破。
由“被动扶贫”到“主动帮扶”
作为中国师范教育的排头兵,一方面,提升中国基础教育的质量与水平,是北师大的社会责任;另一方面,研究和解决中国基础教育面临的问题,又是北师大自身成长和发展的一部分。无论扶贫还是对口帮扶,都应该是主动行为,学校要在这件事上达成共识。对于北师大来说,对外帮扶工作不是一味地向外输出,更是学校自身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双方的合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北师大了解青海省乃至全国基础教育发展的一个平台。在研究地方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和改革路径的过程中,我们也在不断反思和调整自身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的方向。
北师大第十三次党代会强调,要突出教师教育特色,即建立综合性、研究型、教师教育领先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其中,有两个衡量指标非常重要,一个是为国家培养一批“四有”好老师,另一个是为解决中国教育问题提供“北师大方案”。
从对口支援到教育扶贫,再到合作办学,所有对外帮扶都有一个重要的落脚点——那就是作为学校解决中国教育问题“试验田”。为此,学校的扶贫思路也从“被动扶贫”转变为“主动帮扶”,改变传统的零散帮扶形式,构建了“一省一市一县一校”的立体化帮扶体系,即主动对接青海省、贵州省遵义市、云南省玉龙县、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探索教育帮扶的内生动力。
由“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
当前,脱贫攻坚已经取得重大胜利。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过程中,教育承担的责任更加重大。乡村振兴归根到底是人的振兴,而实现该目标最关键的是依靠教育。教育是巩固扶贫成效、激发地方内生动力的根本途径。
为了帮助西部解决人才短缺问题,近年来,北师大也在积极拓宽帮扶思路,更加突出依托教育为当地培养“终身服务”的人才,实现由“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转变。
帮扶实践中,我们发现,西部基础教育普遍缺少一线教师,尤其是缺少有情怀、有能力、有意愿扎根西部的教育人才。为此,我们启动了“志远计划”和“启航计划”,一方面主动招收贫困地区师范生,另一方面积极引导毕业生到西部去。一进一出间就为西部地区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
人才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育帮扶不能帮完后就一走了之。“启航计划”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推动学生下基层,鼓励师生到县城及以下学校或祖国最艰苦、最需要的地方去任教。每年假期,学校都会出资鼓励学生到老少边穷地区寻访校友和“最美教师”。学生回来以后,将这些案例挖掘、整理、加工,搬上舞台,形成思政育人的素材,引领学生走向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为了将人才“火种”引入基层,北师大秉承着“扶上马,送一程”的理念,为这些学生搭建“终身服务”的平台。目前,学校正在系统筹建“校友帮扶”机制,除了为扎根西部的毕业生提供资金奖励,还常态化提供线上进修服务。此外,在西部工作满6年后,学生还可以回到母校继续深造,通过这种“不断线”的帮扶,为西部留住人才。
(口述者程建平系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