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资讯» 综合新闻» 《实施“强师工程”破解县域乡村优质师资短板难题》入选央视乡村振兴典型案例

《实施“强师工程”破解县域乡村优质师资短板难题》入选央视乡村振兴典型案例

3月20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农业农村节目中心、上海总站和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共同主办的乡村振兴年度盛会在上海举行,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为主题,凝聚社会各界力量,共谋乡村振兴之路。《CMG乡村振兴观察报告(2023-2024)》同日发布,对乡村振兴典型案例进行呈现,由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基金会申报的《实施“强师工程”破解县域乡村优质师资短板难题》入选。


图片1.jpg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农业农村节目中心、总台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共同撰写的《CMG乡村振兴观察报告(2023-2024)》,遴选了2023-2024年度乡村振兴十大关键词,对160个乡村振兴典型案例进行分类呈现。报告从政策解读、宏观数据、实地调研、典型案例等多维度,全景式展现了我国乡村振兴的阶段性成就,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工作提供了扎实丰富、可供参考的有效样板。


图片2.jpg


本次入选的案例《实施“强师工程”破解县域乡村优质师资短板难题》,介绍了北京师范大学实施新时代“强师工程”,聚焦中西部地区欠发达县域乡村教育短板,强化系统集成,统筹教师培养、供需匹配和政策追踪评估,优化师资补充机制,为乡村振兴提供教育人才支撑,探索出独具特色的发展模式。案例提到,北师大通过“优师计划”“启航计划”“教师能力提升计划”“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和诊断计划”“‘四有’好老师奖励计划”“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等一整套“组合拳”,着力培养一批热爱乡土、扎根基层、教育报国的新时代“逆行者”,搭建县域乡村教师培养的“立交桥”,赋予师范生和参与培养的这批乐于从教、坚定从教的教师群体“乡村创变者”角色,激发其内生动力。为中西部欠发达地区输送和培养优秀教育人才,从根本上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持续推动县域乡村教育质量提升,破解教育优质均衡和师资短板难题。


图片3.jpg


活动现场,相关部委代表,涉农高校、科研机构专家学者,地方政府代表和部分在乡村振兴工作中作出贡献的企业负责人,分享了乡村振兴新实践、新经验。王皓哲、黄梓宸、罗惊鸿、张然4位同学作为北师大“优师计划”定向就业师范生代表上台讲述了成长感悟,表达了立志扎根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努力成为“四有”好老师的从教决心。


图片4.jpg


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北京、河北、黑龙江、上海、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青海、新疆等地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活动。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甘肃农业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相关负责人,以及活动合作方、相关企业代表参加活动。


图片5.jpg

TOP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Scan 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