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22年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师范大学“优师计划”师范生回信,勉励其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努力成为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代表了党和国家对“优师计划”的高度重视以及对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教师定向培养政策的肯定和支持。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师范大学“优师计划”师范生的重要回信精神,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期刊社《中国教师》杂志于2023年第6期策划了“‘优师计划’:培养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专题,特邀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程建平作为领衔专家,深入阐释“优师计划”的丰富内涵和“优师计划”政策执行的“北师大方案”。
强教必先强师。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要求“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有高质量的教师,才有高质量的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建设教育强国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优师计划”传承了我国师范生公费教育政策的核心理念,精准聚焦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薄弱地区,集中突破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薄弱环节。
2022年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师范大学“优师计划”师范生回信,对他们寄予殷切期望。这封重要回信是对“优师计划”的肯定,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教师队伍建设和教育事业发展的高度重视。为此,要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深入推进并不断完善“优师计划”,加快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优质师资培养,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
一、“优师计划”补齐师范生公费培养体系关键一环
在脱贫攻坚时期,我国中小学教师来源主要依托于国家公费师范生、地方公费师范生、特岗教师等。这些政策和项目为中西部县镇和乡村教育补充了大批人才,支撑着乡村教育事业发展,但在不断取得政策成效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亟待完善的地方,仍未能真正解决年轻教师“下不去、留不住、教不好”的问题,更未能从根本上改善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优质师资短缺的现象。在此背景下,“优师计划”应运而生。2020年,北京师范大学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必扶智”的重要论述,精准服务最后52个国家级贫困县,率先推出定向培养师范生的“志远计划”。2021年7月,教育部等九部门在“志远计划”试点经验的基础上,面向全国832个脱贫县和中西部陆地边境县推出“优师计划”。
1.解决师范生公费培养政策的痛点、难点
国家公费师范生政策培养了很多优秀毕业生,深受各地学校欢迎。但由于该政策实行的是“省来省去”的就业政策,这些毕业生大多被城市学校聘用,极少能进入县镇及以下学校。地方公费师范生项目多实行“三定向”本土化培养,即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和定向就业,其中很多地方实施的是“县来县去”政策,为定向县的县镇和乡村学校培养了具备较好专业基础的年轻教师。但这类项目由各省(区、市)和地级市高校承担培养任务,部分地区项目对于优秀生源存在吸引力不足、培养质量不高等问题。“特岗计划”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边远贫困地区乡村学校师资缺口,但特岗教师很多出身于非师范专业,相对而言,其教育教学专业能力有所欠缺,适应学校实际教育教学工作难度更大,且需要更长的周期。
“优师计划”充分总结、吸取了国家和地方公费师范生项目的经验,如公费保障、提前批次录取、约定从教地区和期限等。在此基础上,“优师计划”坚持明确的目标定位,确保“三个面向”,即面向中西部欠发达地区需要、面向县域层面(包括832个脱贫县和中西部陆地边境县)定向岗位、面向中西部省份招生,高标准、高要求、高规格开展优秀师资的规模化、专业化培养,实现招生和就业的“省来县去”。“优师计划”师范生毕业后,须按入学前与培养学校和生源所在省份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乡村振兴工作部门签订的协议约定,回原户籍所在省份定向县中小学任教不少于6年。通过科学严密的政策设计,“优师计划”实现了对832个脱贫县和中西部陆地边境县优秀师资的精准定向,将为这些定向县培养、输送一批“四有”好老师,有效充实定向县中小学教师队伍。
2.确保师范生公费培养体系的全面覆盖
“优师计划”的实施,直击制约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优秀教师培养、留任和发展等关键问题,健全了我国师范生公费培养体系,一个能更好满足中西部地区中小学优质师资需求的高质量公费师范生培养体系基本构建形成。在这个体系中,国家公费师范生主要服务于省会城市和地级市学校,地方公费师范生主要服务于县镇和乡村学校,“优师计划”毕业生则定向服务于中西部欠发达地区脱贫县和陆地边境县学校,初步实现了公费师范生政策在中西部城乡地区的全覆盖。
3.促进师范生公费培养实效的持续提升
承担“优师计划”培养任务的师范院校,积极组织力量、创新举措,推动计划的落地落实,如北京师范大学探索实施“强师工程”,以五个计划全方位支撑“优师计划”。一是“四有”好老师启航计划,引导“优师计划”师范生毕业后赴中西部基础教育领域就业,对入选者给予最高10万元奖励,并提供职后支持;二是教师能力提升计划,帮助“优师计划”毕业生实现能力、学历双提升;三是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和诊断计划,对“优师计划”毕业生进行跟踪调研,探索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教育发展规律、教师成长规律;四是“四有”好老师奖励计划,面向“优师计划”毕业生和脱贫县基础教育教师,发掘大国良师;五是积极参与教育部“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积极构建教师教育共同体,共同推动我国教师队伍发展。
二、“优师计划”为国家重大战略提供坚实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基础教育搞得越扎实,教育强国步伐就越稳,后劲就越足。“优师计划”聚焦重点领域、创新政策举措、构建长效机制,为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精准选拔优质生源、精心培养优秀师资,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优师计划”的现实意义不仅限于教育领域,还蕴含着重要的战略价值,肩负着重要的时代使命,对于教育强国建设、乡村全面振兴、边疆民族地区繁荣稳定,均承担着特殊职能、提供了坚实支撑。
1.为教育强国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强调“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并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是教育的第一资源。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对于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推进教育强国建设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县镇和乡村教师是我国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撑我国基础教育的根本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和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取得新的成效,乡村教师综合待遇、社会地位稳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稳步提升,教师资源配置持续改善。但由于环境、历史、制度等原因,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教师队伍建设在年轻教师的培养输送、能力提升和成长发展等方面仍然面临较大困难,县域教师队伍在数量、质量和稳定性等方面均不理想,与基础教育均衡化发展、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优师计划”以高标准的教师教育资源、精准化的培养输送政策以及贯穿全程的支持帮扶举措,集中力量、抓住关键,成为撬动我国基础教育最薄弱环节的支点,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为教育强国建设提供坚实的教师资源保障。
2.为乡村全面振兴夯实县域教育和人才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202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引进一批人才,有序引导大学毕业生到乡、能人回乡、农民工返乡、企业家入乡,帮助他们解决后顾之忧,让其留得下、能创业。乡村全面振兴离不开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关键。
乡村教师是乡村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石,乡村教育振兴离不开高素质的乡村教师队伍。发展乡村教育,必须把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高素质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是从源头上培养优秀年轻教师。“优师计划”以其精准定向、公费保障、全方位支持激励,保证生源的优质性,实施高规格、专业化、本土化培养,将为中西部欠发达地区输送一批优秀的乐教、适教、善教的年轻教师,切实提升这些地区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力促进乡村教育振兴和人才振兴,有效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为乡村全面振兴夯实基础。
三、“优师计划”需要不断创新和优化
政策的完善需要经历不断探索、不断改进的过程。“优师计划”当前仍处于政策探索阶段,需要在政策推进过程中,适时开展政策评估,深入研究现实问题,综合分析深层原因,紧扣政策设计初衷和高质量教师队伍培养目标,及时调整、完善政策措施。依据政策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综合地方反馈和相关领域专家意见,可从以下方面对“优师计划”做出进一步的创新和优化。
1.继续完善课程体系,确保培养的区域适宜性
“优师计划”以6所部属师范大学和各省属本科层次师范院校为主体,搭建了高度专业化的培养平台。这些院校具有师范教育的优良传统,教师培养力量雄厚,能对“优师计划”师范生实施系统的高规格专业化培养,有效保障他们的综合素质、专业素养和教书育人能力。作为全国师范院校排头兵的北京师范大学,以培养“四有”好老师为己任,探索形成了“通识教育+学科专业教育+教师职业教育”贯穿全学段的“三维度、一体化”创新培养模式。北京师范大学在珠海校区成立未来教育学院,试点建设乐育书院,通过构建交叉学科课程体系,建立名师、名校长工作室,拓展“互联网+教育”新模式,致力于培育引领未来教育变革的卓越教师。入选“优师计划”的师范生将在这里接受全国顶尖的教师教育。
“优师计划”的目标是通过输送一批“四有”好老师推动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教育振兴,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服务教育强国事业和乡村振兴国家战略。为此,在“优师计划”师范生的培养中要融入农业、农村知识,增加学生对任教地区自然、历史和经济社会环境的熟悉度,确保这批学子在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上,能成长为促进当地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人才力量。在培养环节,应注重完善课程体系设计,系统设置一定比例的区域特色课程,并针对就业目标地区设计专门的实习实践环节,让“优师计划”毕业生充分了解任教地区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地理风貌、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特色产业等,提高培养的区域适宜性,加强对任教地区的文化认同和情感联结,培育乡土情结,强化奉献当地教育事业的理想情怀,从而更好地辐射、带动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教育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为乡村振兴输送一批教学本领高强、管理才能卓越、综合素质突出的知乡情、懂乡村、爱乡土的新时代教育人才。
2.不断优化招生就业,进一步提升政策精准性
招生、就业的精准性是“优师计划”的重要特色,也是实现为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培养、输送优秀教师的关键。一是面向中西部省份精准招生。通过单列招生计划、单独划线、本科提前批录取,精准吸引有明确从教志向的优质生源,将师资的质量关前置,即从学校培养环节前推至入口环节,从源头上保证“优师计划”师范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意愿。二是定向832个脱贫县和中西部陆地边境县精准就业。“优师计划”师范生在入学前须签订就业协议,约定未来从教目标地区,提前与定向县建立情感联系,毕业之后,按协议约定回原户籍所在省份定向县中小学任教。基于以上政策设计,“优师计划”改变了国家公费师范生“省来省去”的原则,实现了更具针对性的“省来县去”,精准划定“优师计划”毕业生就业范围,从内在意愿和外部政策两方面确保了“优师计划”师范生的精准就业,确保了定向县优质师资的供给。
尽管“省来县去”的原则提升了精准性,但是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如上文所述,即便是同一省份内的不同县域之间在环境和文化上仍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另一方面,县城社会具有较为鲜明的熟人社会、关系社会的特征。相对于城市而言,外来人员在县城里往往会有更为强烈的外来感、陌生感、疏离感,较难融入当地社会。来自本县或者本地市的教师,因文化背景、血缘关系、生活习惯等皆根植于当地,对环境、文化有着更高的熟悉度和认同度,更容易融入当地学校和社会,长期扎根当地、安心从教,具有职业的稳定性。当前,很多地方的公费师范生项目多实行“县来县去”“市来县去”,取得了较好的政策成效。笔者据此建议,在巩固“优师计划”“省来县去”原则和成效的基础上,对招生、就业环节做进一步优化,逐步探索实施“市来县去”“县来县去”,不断提升招生就业的本土化和精准度。
3.关注职后专业发展,构建终身学习服务体系
“优师计划”师范生毕业履约任教,即进入其职业发展的初始期。按照教师成长和专业发展规律,“优师计划”师范生完成职前教育并履约任教,仅是其漫长职业生涯的开端。《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优秀教师定向培养计划》提出,支持“优师计划”毕业生职后专业发展,要求优先安排履约任教的“优师计划”毕业生参加“国培计划”等各级教师培训、交流、竞赛项目和活动,并建立跟踪指导机制,持续支持“优师计划”毕业生提升教书育人本领,造就“四有”好老师。北京师范大学长期关注“优师计划”师范生职后发展,不断强化对他们的终身支持和跟踪帮扶,2022年7月,建成“强师在线”教师成长公益平台,面向脱贫摘帽县和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教师提供精准公益服务,同时启动“百千万计划”,力争在5年内与中西部一百个县、一千所学校合作,培训一万名县域“四有”好老师。“优师计划”师范生履约就业后,北京师范大学均将其纳入以上项目进行重点支持和帮扶,促进其职后持续发展。
优秀教师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师范院校的数年系统专业学习,使“优师计划”毕业生具备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但置身于定向县具体情境,其初步形成的知识体系和技能将受到教育教学实践的冲击和挑战。“优师计划”相关各方应跳出定向就业即培养终结的思维窠臼,共同构建“优师计划”毕业生终身学习和发展服务体系。一是在“优师计划”毕业生任教之初提供全方位的指导与支持,帮助其尽快投入工作、转换角色,顺利完成对环境和职业的认同建构。二是建立专门的领导小组办公室,开展职后发展长期追踪调查评估,重点了解“优师计划”毕业生的工作适应、专业发展等情况及遇到的困难,对这些信息进行汇总、分析、评估,及时给予帮扶,同时对培养环节做必要的优化。三是加强“优师计划”毕业生职后培训,建立终身学习体系,优先安排其参加相关培训项目和交流活动;打破专业培养部门界限、学科边界,提供一揽子的师资支持、课程支持、平台支撑和学术环境;建立“回炉教育”模式,针对“优师计划”毕业生职后教育教学中的不足和欠缺,调整、开发培训课程,定期组织“优师计划”毕业生回校接受提升培训。
4.健全协同育人机制,打造高质量教师队伍
“优师计划”师范生的招生、培养、就业及职后发展支持,需要师范院校、相关政府部门、中小学等各方的高度协同。教育部、中宣部、中央编办等九部门联合发布《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优秀教师定向培养计划》,对“优师计划”组织管理、经费支持、政策保障及督导评价中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及培养院校的职责分工均提出明确要求,对计划编制、招生录取、职前培养、就业管理、职后发展做出全过程的细致规划,为建立“优师计划”协同育人机制提供了有效的指导和保障。
笔者认为,当前,应进一步明确师范院校、地方政府、学校、教师发展机构在“优师计划”实施中的责任分工,强化招生就业、职前培养、职后发展等环节的全过程工作协同,不断健全“优师计划”多方协同育人机制,致力打造高质量教师队伍。一是协同开展招生组织和就业服务工作。地方教育部门在“优师计划”实施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在招生环节选拔出真正乐教、适教的优秀学生,在就业环节做好岗位落实、履约管理、入职引导等工作。财政、人社、编制部门在经费、编制和人事政策等方面提供协同支持。二是协同实施职前培养。承担地方“优师计划”师范生培养任务的各省师范院校应系统开设本土化课程,同时充分发挥“互联网+教育”优势,协同该省定向县教育部门、教研机构和学校,协助各部属师范大学共同开设具有本地特色的地方课程。加强培养院校与定向县的点对点对接和协同培养,师范院校依据定向县实际特点和岗位需求开展订单式培养;定向县为“优师计划”师范生提供教育教学实践机会,使其尽早地接触、了解、适应定向县的自然、社会和文化环境,熟悉未来教育教学情境。三是协同支持职后发展。定向县教育及相关部门、学校为“优师计划”毕业生的工作、生活创造良好的条件,及时了解和满足他们的合理需求,解决实际困难;任教学校加强对“优师计划”毕业生的入职指导,多为其创造培训、进修、学习、比赛的机会,促进其快速获得专业上的成长;培养院校和定向县协同建立“优师计划”毕业生职后发展档案,协同提供长期的指导、培训、支持和服务。
原文刊于《中国教师》杂志2023年第6期;作者程建平,系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