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王宜文教授课题组及合作者以 Exploring the combined impact of color and editing on emotional perception in authentic films: Insights from behavioral and neuroimaging experiments 为题在Nature旗下的《人文和社会科学通讯》上发表学术成果。该研究结合电影实拍和行为脑成像的实证方法,首次探讨了电影颜色与剪辑对观众情绪感知的共同影响。
电影制作的发展过程中,电影颜色和剪辑作为关键的艺术表现手段,不仅在构建叙事和传递情感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深刻影响了观众的情绪感知。例如,弗莱明在《绿野仙踪》中巧妙运用黑白到彩色的过渡,创造了令人惊叹的视觉体验;张艺谋在《英雄》中通过色彩区分叙事片段,彰显了色彩在情感表达中的力量;而希区柯克在《惊魂记》中以剪辑手法著称,强化了影片的情绪张力。这些生动的例子背后,电影制作对颜色或剪辑的运用却往往依赖单一理论,如色彩理论或剪辑理论。然而,观众在观看电影时往往是整体感知影片,而非仅感知其中的颜色或剪辑。这种创作与观众体验之间的分离带来了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何从观众接受的角度更好地指导电影创作?
关于电影颜色和剪辑的研究,传统上更多是借助心理学实验来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验证据。先前的行为实验表明,颜色和剪辑各自对观众的情绪感知有显著影响(Calbi et al., 2017;Suk & Irtel, 2008)。例如,彩色电影比黑白电影更能引发强烈的情感反应,尤其是在中性色调的环境下(İyilikci et al., 2023)。而剪辑对情绪感知的影响可以追溯到蒙太奇理论,即库里肖夫实验中的“面孔-场景-面孔”序列,当观众被要求评估中性面孔的情绪效价时,他们的情绪感知受到了场景的影响。然而,这些研究大多是分别探讨的,未能揭示颜色与剪辑组合在一起时对观众情绪感知的共同影响。
为了更客观地评估观众的反应,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通过分析观众对电影元素的直接神经反应,弥补了量表评估方法的不足(Hasson et al., 2008)。fMRI不仅能够揭示群体在观看电影时的大脑激活一致性,还能加深对连续性剪辑背后神经机制的理解(Magliano & Zacks, 2011)。然而,由于现有电影的场面调度过于复杂,难以满足研究要求,因此需要专门拍摄实验片段。此外,脑成像实验的设计及数据分析方法较为复杂,电影专业的学生往往难以掌握。这使得颜色与剪辑之间的交互效应至今未得到深入探讨。因此,解决这一问题亟需跨学科团队的合作。
为此,艺术与传媒学院王宜文课题组联合四川电影电视学院拍摄实验所需的电影短片,并与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贺永教授团队合作开展脑科学实验,探讨电影颜色与剪辑对观众情绪感知的交互作用。
在本研究中,课题组设置了两个变量:电影颜色(彩色和黑白)以及电影剪辑(恐惧剪辑、中性剪辑和愉悦剪辑),并以此为基础拍摄和制作了共六种组合的电影片段。在实验一中,117名被试通过电脑观看这些片段,并对演员的情绪效价和唤醒度进行评分;实验二中,67名被试在磁共振成像设备中观看影片并完成同样的评价任务。
通过主观量表评分与客观脑激活的双重指标,研究发现了颜色与剪辑在情绪效价量表及前扣带回(ACC)脑区激活中的显著交互效应。这表明,颜色和剪辑共同影响了观众的情绪感知。传统的电影制作通常将颜色和剪辑分开处理,但本研究表明,电影制作应综合考虑这两种元素,以更好地唤起观众的特定情绪反应,从而实现有效的制作目标。
最后,本研究提炼了以观众接受为基础优化电影制作的研究范式,提出未来通过实验验证声音、表演等其他电影元素的观众接受效果,探究更广泛的交互效应。这一方法进一步夯实了本研究的价值。
相关成果发表在《人文和社会科学通讯》(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s Communications)上。该刊是Nature旗下唯一面向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期刊,并被SSCI和AHCI数据库收录。该刊属于JCR Q1,中科院人文科学小类一区,JCI指数在交叉学科SSCI中排名第2/265,在跨学科AHCI中排名第1/406。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博士后曹正操为本论文的第一作者。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王宜文教授和王娅姝讲师为本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贺永教授团队对该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实验支持。北京师范大学文理学院的肖翔副研究员也为本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其他作者包括李然、谢亚培,毕苏羽,武亮宇,朱彦霖。该工作得到了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及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的资助。
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9-024-03874-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