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资讯» 综合新闻» “十四五”时期应对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新需求、完善协同育人机制研究开题会召开

“十四五”时期应对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新需求、完善协同育人机制研究开题会召开

8月13日上午,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边玉芳教授主持的教育“十四五”规划研究课题《“十四五”时期应对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新需求、完善协同育人机制研究》以线上会议形式召开了课题开题会。


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傅国亮,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原山东省教育厅一级巡视张志勇,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缪建东,北京市市教委督政处处长、原北京市市教委基教一处处长张凤华,江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吴重涵,江西省教科规划办常务副主任张俊出席会议,课题组核心成员参加了会议。


课题组负责人边玉芳对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内容、研究计划、当前研究取得的主要进展等向专家组进行了汇报。专家组对课题研究的重大意义和研究思路与设计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对课题下一步如何更好开展研究提出了许多宝贵建议。


张凤华从实践和行政管理的角度对课题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予以肯定,特别强调要以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作为为建立协同育人的基点,并提出协同育人机制需要从要素结构化与机制系统化两方面考虑,着力解决好各方主体权责边界不清、家长的意识与能力不足、学校相关工作不系统、共育的相关标准与制度缺乏等问题。


张志勇表示,课题是一项有深度、有厚度、系统性很强的研究,并从宏观层面对研究提出两方面建议:一是要基于我国当前教育治理体系和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背景下考虑相关问题、开展研究;二是要从把家庭建设和家庭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的角度下思考相关问题,并进一步明确新时代教育需求。


缪建东指出,课题的根本目标是为教育“十四五”规划服务,需要以应用型政策研究作为课题性质的定位导向,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的原则,把握协同育人机制建设的关键问题,提出一些具有创新与实践意义的政策建议。


吴重涵对研究整体设计与已有进展给予高度肯定,认为课题具备扎实的实践和研究基础,并结合江西省家校社共育的十年经验指出,当前协同育人最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一上一下,两头不突出”,并对机制建设提出了宏观与微观两个视角的思考。


傅国亮认为,课题紧密围绕协同育人机制建设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与关键问题作出回应与建议,将会是很大的贡献。他对协同育人的价值取向转变提出个人思考,还就协同育人机制包括的内容、体制与机制的关系等具体问题和与会专家展开深入交流。


专家组经过认真评议,认为该研究对于研制“十四五”教育战略规划,建立现代学校、教育制度和实现教育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将为完善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提供决策支持,助力我国实现教育治理现代化。专家组认为,课题研究内容具有针对性、前瞻性和引领性,研究思路清晰明确,研究实施方案具体可行,研究方法运用得当,研究团队具有丰富的课题研究经验和较强的课题研究能力,能够保障课题顺利开展。此外,课题组已围绕课题开展研究,进展顺利。


边玉芳教授代表课题组感谢来自科研、实践、行政等各个领域专家的支持和指导,并表示课题组将充分吸取专家们的建议,高质量完成研究任务,为教育“十四五”规划建言献策。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