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资讯» 综合新闻» 第三届网络伦理论坛在北师大举办 《新媒体时代家庭媒介素养认知现状调查报告》发布

第三届网络伦理论坛在北师大举办 《新媒体时代家庭媒介素养认知现状调查报告》发布

5月5日,第三届网络伦理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举办,论坛以“赋权与赋能:新媒体时代青少年媒介素养反思”为议题,各界专家学者各抒己见,从不同角度对议题作了深刻阐述,共同为推动提升青少年的新媒介素养及建构和谐的家庭伦理关系建言献策。本次论坛由中国伦理学会网络伦理专业委员会主办,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院、首都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播工程研究院承办。


20190510155749194822306695.jpg


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郝芳华在致辞中谈到,作为北京市首批高端智库试点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院在构建新时代家庭伦理、发挥家庭教育在青少年成长成才过程中的作用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的研究进展,拥有一定的话语权。由文创院发起组织的网络伦理论坛,聚焦于网络时代伦理规则的重建和伦理价值的重塑,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20190508155729731474307722.jpg

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郝芳华致辞


北京社会科学联合会党组书记、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主任张淼在致辞中表示,家庭环境是影响青少年网络伦理行为的重要因素,家长是无可替代的角色。在全民介入数字化生存的今天,如何学会与新媒体相处,如何基于新媒体与家人建立和谐稳定的家庭成长环境,培养孩子健康网络行为习惯,进而全民族提升青少年的心理素养是摆在新时代的新媒体课题。


 20190508155729732106509286.jpg

北京社会科学联合会党组书记、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主任张淼致辞


中国伦理学会常务副会长李建华肯定了网络伦理专业委员会自成立以来所作出的贡献。他提到,中国伦理学会网络伦理专业委员会致力于网络时代中国社会伦理价值体系重建的工作,在于丹教授的领导下,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工作,前两届网络伦理论坛已经取得一定的影响力。他认为,当下中国家庭面对的主要问题,就是新媒体作为居间化媒介对家庭伦理建设的冲击,当务之急就是青少年媒介的网络媒介素养教育问题。本次论坛将媒介素养与家庭伦理结合起来,探讨如何利用新媒体赋能青少年不断提升网生代公民的媒介素养,这为促进传统美德与现代伦理融合、推动伦理价值体系重建提供了新思路。


 20190508155729733690404553.jpg

中国伦理学会常务副会长李建华致辞


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院院长、中国伦理学会副会长于丹教授在论坛上发布了研究院最新成果《新媒体时代家庭媒介素养认知现状调查报告》。本次调查委托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以问卷形式展开,问卷收集时间为2019年3月15日至4月10日。调查以北京市初中生为研究对象,在北京市抽取两个城区(海淀区、丰台区)和两个郊区(顺义区、大兴区),每个区选取两所初中,共计八所学校,针对初一、初二和初三的学生及家长进行一对一配对调查。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2154份(学生与家长各1077份)。


 20190508155729763728609416.jpg

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院院长、中国伦理学会副会长于丹发布报告


总被说整天抱着手机?但爸妈玩手机的时间比孩子长多了。在使用时长上,数字化生存成为父母常态,子女的媒介使用时间在可控范围内;在使用频率上,父母习惯以“竖”为主、以“横”为辅的多屏生活;子女拥抱“竖屏小时代”;在使用动机上,父母获取信息之外注重社交需求;子女解决学业问题的同时寻求娱乐;在信息选择偏好上,父母信息消费较为均衡;子女偏爱娱乐消遣性内容;在媒介功能认知上,子女更侧重于对新媒体积极功能的认知,而父母的风险感知(对新媒体消极功能的认知)比子女更强。

 

家庭媒介环境影响青少年新媒体素养。在鼓励子女发表新构想、形成自己的立场,不必屈从权威的多元型家庭沟通模式和既注重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和谐关系,又重视子女观念的养成的一致型家庭沟通模式下,父母在子女新媒体使用上的介入程度更高。

 

“保护主义”未必能阻挡新媒体的“洪水猛兽”,反而会阻碍子女媒介素养的提升。信息反哺方面,子女的信息反哺意愿较强,但主动性有待提高;父母的反哺接受行为与父母的积极介入行为呈显著的正相关;父母介入上,父母在子女新媒体使用过程中,限制性介入方式最多,共同使用方式最少。研究发现,父母的积极性介入程度越高、与子女的互动越密切,子女的新媒体素养越高;父母的限制性介入程度越高,子女的新媒体素养越低。

 

陪伴不等于有效沟通。家庭沟通环境中,要着重强调“亲子交流”和“亲子陪伴”两个概念的差异。亲子交流涵盖了跨时空的沟通与互动,双方虽处于不同时空下,但交流可以在虚拟场域中进行;亲子陪伴强调同一时空的互动,注重双方的物理在场,但有可能产生无效陪伴。

 

“媒介素养鸿沟”正在慢慢形成。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青少年新媒体素养产生影响。高收入家庭更强调对新媒体的风险(消极功能)认知,低收入家庭相对均衡地看待新媒体“双刃剑”功能;城镇家庭相较于郊区家庭,更强调对新媒体的风险认知。

 

 家庭场域提升新媒体素养的有效途径,主要包括:(一)明确家庭新媒体素养教育的侧重点,以信息理解能力、预防网络诈骗和信息获取能力的教育为重点;同时注重对子女信息质疑能力和信息发布能力的培养。(二)切实提升家长自身新媒体素养,打通家校共育新通道。(三)引导孩子拓展新媒体信息渠道,防止过早桎梏于“信息茧房”中。(四)增加亲子有效互动时间,共同营造亲子共享新媒体的良好氛围。

 

在主旨发言环节,来自不同领域的几位嘉宾分别从网络化的身份遮蔽、性别向度、亲子关系、家庭、移动互联网等角度对“新媒体时代青少年媒介素养反思”这一议题进行了独到的诠释和解读,为培养新时代青少年媒介素养出谋划策。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专家孙云晓发表了题为《提升孩子媒介素养是父母的天职》的演讲,强调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应该尊重儿童权利,履行父母的主体责任,这是现今父母的法律义务,也是提升孩子媒介素养教育的基本原则,并进一步明确了父母应当在子女新媒体使用过程中承担的角色和责任。

 

中华志愿者协会副会长张小媛发表了题为《家庭媒介素养教育——互联网时代的新命题》的演讲。家庭媒介素养的提升要从父母网络媒介培养提升开始,儿童少年的成长期只能疏导不能堵,家长要共同在网上做一些陪伴,同时也需要很多的科学方法和传播。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研究员方增泉分享了《家庭因素与青少年网络素养的实证分析和建议》。他认为,青少年网络素养已成为政府、社会、学校和每个家庭最为关切的问题。可以从实施青少年家庭网络素养教育计划、个人能力提升行动计划、构建青少年网络素养教育的生态系统等方面着力。

 

中华女子学院院长刘利群教授分享了《性别向度的青少年媒介素养》,创新性地提出了青少年媒介素养研究的女性主义视角。她认为,媒介素养首先来源于有很好的判断能力,女性青少年应当从应用能力、表达能力、判断能力、自塑能力提升新媒体的素养。

 

浙江师范大学教授李建华就《网络化时代的身份遮蔽与道德素质彰显》发表演讲。他认为,网络社会的出现对人的道德素养确实提出了严厉的挑战,它凸显了在场的权利,却忽略了责任。青少年的网络伦理(或媒介素养问题)不能只是青少年本身的问题,而同时是家长的问题、社会的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卜卫教授演讲的题目是《通过媒介素养教育赋权青少年——过去、现在与未来》。她认为,现在媒介素养教育的目标,不是为了培养“好孩子”,而是鼓励孩子有自己的使命、前途和看法。批判的媒介素养教育主要是让青少年们认识到媒介接触本质上是一种消费,教会青少年怎样通过媒介表达,帮助青少年理解舆论的形成。

 

中国人民大学心理研究所教授雷雳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移动互联网给青少年带来的影响》。他认为,智能手机可能使青少年变得更加焦虑和抑郁,智能手机的使用使个体更加“分心”。同时,使用手机的方式得当,可能会让个体觉得更幸福;对某些手机应用的使用,可能提高个体对他人情绪的理解能力;通过手机产生的线上交流可能比线下的交流更令人满意和有意义。


 20190508155729735495304778.jpg


家庭教育作为媒介素养教育实践的三大主体之一(另外两个主体则是指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在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中担当的角色不可小觑。面对鱼龙混杂的新媒体网络环境,以科学方式探究当下公民对于家庭媒介素养教育的认知现状,用权威观点解读如何引导青少年提升新媒介素养,构筑健康和谐的家庭伦理关系势在必行。第三届网络伦理论坛聚焦于家庭教育对培养青少年媒介素养的重要性,为提升家庭教育在新媒介素养培育中的作用积极发表意见、提出建议,力图培育“中国好网民”,为建设更加良好的新媒体环境贡献力量。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