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资讯» 综合新闻»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智利诗人巴勃罗·聂鲁达铜像落地北师大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智利诗人巴勃罗·聂鲁达铜像落地北师大

10月30日上午,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智利诗人巴勃罗·聂鲁达铜像揭幕仪式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

 

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周作宇、中国驻智利大使馆文化参赞贺踊、中国驻智利大使馆一等秘书杨长青、巴拿马ASA基金会主席王薛彤、北师大文学院院长过常宝、北师大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胡智锋、著名诗人欧阳江河、国际写作中心执行主任张清华、XYZ画廊创始人范学宜、青年职业艺术家张勇、教育基金会副秘书长李胜兰、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副处长刘敏、北师大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甄巍、北师大国际写作中心主任助理苗昂、北师大教育基金会杨海燕及数十位学生汇聚北京师范大学京师学堂,共同见证这一充满诗意的历史时刻。

 

揭幕仪式由张清华主持。他介绍了聂鲁达铜像与北京师范大学结缘的故事。聂鲁达是一位享有世界声誉、也广受中国读者欢迎的大诗人,几十年前,他曾与中国诗人艾青结下深厚的友谊。

 

聂鲁达铜像由智利进步铸造社捐赠。周作宇在致辞中表示,聂鲁达铜像的捐赠,对中国、对北师大具有重要意义。铜像的到来并非易事,背后凝结着许多热心人的努力。它既是中智两国素来友好关系的表现,也预示着更加亲密互动的未来。他提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金牌,就是用中国的“玉”与智利的“金”铸造而成,此次聂鲁达铜像落地北师大,可以说是两国的再续“金玉良缘”。

 

20181031154095531537604394.jpg

周作宇致辞

 

贺踊回顾了聂鲁达在新中国成立前后,不顾当时的国际形势,三次来到中国,并写下长诗《向中国致敬》的往事。聂鲁达曾与许多智利进步人士,共同促进了与新中国的来往。过常宝表达了他对聂鲁达诗歌的热爱,更期望聂鲁达的文学精神能够催发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和国际写作中心结出更多的文学硕果,诞生更多的文学人才。胡智锋回忆了他在智利演讲时的趣事,智利人民对于艺术的热爱给他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

 

20181031154095629189108486.jpg

过常宝与胡智锋为贺踊参赞赠送纪念品

 

北师大特聘教授、著名诗人欧阳江河致辞。他将二十世纪的诗人分为两类,一类是走向知识与复杂观念的诗人,一类是大地般广阔的游吟诗人。他认为,聂鲁达是后者中最伟大的诗人,他直接超越了风格与历史,属于整个文明。他说道,每次来到写作中心,都能看见北师大文学创作专业的学子在这里自习,那么从此以后,学生们的研习、阅读、讨论,将要经受几束目光的注视、祝福与提醒:不仅有莫言先生活生生的目光,有鲁迅先生照片里的目光,还有聂鲁达那由青铜浇筑的目光。今天,我们见证了这三束目光的交汇,将来,这些目光会永远感召我们,会融入到来者的生命之中,并成为北师大重要的风景。

 

随后,嘉宾们共同为巴勃罗·聂鲁达铜像揭开红幕。

 

20181031154095577962909465.jpg

嘉宾共同为铜像揭幕

 

最后,北师大当代文学博士生贺嘉钰与来自阿根廷的留学生Ema Indira Velazquez Burmester分别用中文、西班牙语朗诵了聂鲁达的诗篇。其中一首《中国大地之歌》,是聂鲁达访华期间与艾青交往后,两位诗人互赠的作品。聂鲁达是一位大地诗人,而中国也拥有广袤富饶的大地,他曾对中国的土地这样诉说:“我只是想用/自己的双手/抚摸你的绿色的胸膛/让你的黏土来塑造我/让你的风来创造我/我想成为/你的黏土和风的原始的儿子”。而艾青也在给聂鲁达的赠诗中深情写道:“我们来自许多国家/包括许多民族/有着不同的语言/但我们是最好的兄弟……我们的世界/好像很大/其实很小/明天,要是天晴/我想拿铜管的望远镜/向西方眺望/太平洋的那边/是我的家乡/我爱这个海峡/也爱我的家乡”——看来,从今以后,我们不再需要用望远镜去“眺望”聂鲁达了。

 

20181031154095603117001719.jpg

嘉宾合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