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资讯» 综合新闻» “笔墨纸砚文化之旅”第九期海峡两岸大学生文化体验营在浙皖举行

“笔墨纸砚文化之旅”第九期海峡两岸大学生文化体验营在浙皖举行

7月29日至8月4日,“笔墨纸砚文化之旅——第九期海峡两岸大学生文化体验营”在浙江、安徽举行。本期体验营由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宗教高等研究院、中国文化院、凤凰网、旺旺中时媒体集团和佛光山文教基金会联合主办,接受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交流局和教育部港澳台事务办公室的指导。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交流局调研员毛玉峰,教育部港澳台办副主任王志伟,北京师范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陈光巨,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宗教高等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第九期海峡两岸大学生文化体验营总领队朱小健,凤凰网副总编辑吴海鹏,台湾《旺报》社长黄清龙,杭州长江实验小学校长丁杭缨等领导嘉宾出席了开、结营式。来自海峡两岸的大学生、教师及工作人员共70余人参加了本期体验营。


20180814153424900564102330.jpg


开营式


朱小健教授主持开营式,并带来第九、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宗教高等研究院院长许嘉璐先生给体验营的寄语:“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希望在青年,中华民族永续富强的希望在青年,祝大家天天开心!”


20180814153424954420906247.jpg

朱小健教授主持开营式并宣读许嘉璐院长寄语


毛玉峰调研员在营员预备会上讲话。他希望营员们以文会友、修身养性,开启一段美好的旅程,享受中华文化的熏陶,提升对中华文化的认知,在书法学习中深刻领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蕴与魅力。


陈光巨教授在开营式上致辞。他希望两岸同学们一起探索和发现、实践与体验,携手探寻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遗产,行走一次充实的文化之旅。他还以“笔墨纸砚”为题填词《画堂春》,“挥毫诗舞乐诗称,书意倾情”,表达了对体验营的期许。


吴海鹏副总编辑表示,笔墨纸砚所连接的不只是生活和心灵、知识与情感、历史与当下,还有文化与文明、价值与信仰,只有体验共同的文化基因,才有可能达成基本的精神共识,并从这里出发去思考海峡两岸共同的未来。


黄清龙社长指出,青年是文化延续和民族命脉的根本,年轻人应葆有文化创新意识,自觉将传统文化融入生活,正如笔墨纸砚,不能仅把它当作研究对象,还要将其变成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北京理工大学魏宏同学代表体验营营员发言,期待在此次行程中体悟手工艺人的匠心独具,领略笔墨纸砚的精湛工艺,感受中国人独特的文化情怀,同时收获珍贵友谊,传递青年力量,发出青年声音。


格式工厂未命名_meitu_0.jpg

毛玉峰调研员、陈光巨教授、吴海鹏副总编辑、黄清龙社长、魏宏同学相继发言


开营式最后,陈光巨教授为体验营授旗,第九期海峡两岸大学生文化体验营正式启动。


格式工厂8-授旗.jpg

陈光巨教授为体验营授旗


体验营系列活动


体验营营员在八天的时间里,围绕“笔墨纸砚”主题,启程于杭州,行脚湖笔、徽墨、宣纸和歙砚故里,对20个体验点进行探访,触摸中华文化的脉动与温度,感受“书房里的中国”。


湖笔选料讲究,工艺精湛,种类繁多,讲究“尖、齐、圆、健”,被誉为“笔中之冠”。体验营主线行程从湖州访笔开启,营员们前往王一品斋笔庄和善琏湖笔厂,了解了湖笔的发展历史和手工制作流程,亲手制作了自己的专属湖笔,在蒙公祠聆听了蒙恬改良毛笔的故事,感受了毛笔与书写文化的发展传承。


20180815153432134590001134.jpg

营员参观善琏湖笔厂并体验择笔和定型


传承千年的宣纸享有“纸中之王,千年寿纸”美称。营员们探访宣纸故里泾县,将台湾营员从宝岛新店溪和高雄爱河带来的水与取自宣纸发源地小岭的溪水汇合,用古老的“浇纸法”共同制作了一方融入两岸深切情感的素纸。在中国宣纸文化园和红星宣纸厂,营员们了解到宣纸的发展历史及制作工序,亲手捞制了印有自己生肖的特色宣纸,深刻感受到在守护古法的基础上不断追求创新的工匠精神。


20180815153432140079608979.jpg

营员共融两岸水,共浇一方纸


徽墨制作工艺精湛,集绘画与书法等艺术于一体,几乎成了文房四宝中“墨”的代名词。营员们探访绩溪胡开文墨厂、良才墨业和歙县老胡开文墨厂,了解了徽墨的分类、原材料和制作工序,并抡起六磅锤捶打墨团,执起毛笔为墨块描金,体验千年制墨古法技艺的精妙。营员们还观察了传统点烟与机器点烟的异同,感受到制墨工艺在发展过程中的变革创新。


20180815153432142328206189.jpg

营员体验捶墨和描金


歙砚具有“坚、润、柔、健、细、腻、洁、美”八德,宜墨养毫,素来为文人墨客所推崇。营员们在安徽歙砚厂体验了设计与雕刻两个重要制作环节,收获了自己亲手制作的一方砚台。在屯溪老街三百砚斋和歙砚世家,营员们观赏了各类精品歙砚,对歙砚的材质特性、制作工艺和历史文化有了深入了解,深入体味了“方寸之间,自有乾坤”的歙砚文化。


20180815153432144268203649.jpg

营员设计、雕刻砚台并聆听讲解


在笔墨纸砚体验内容外,体验营还设计了一条与主线一脉相承的支线。营员们在十竹斋艺术馆,了解和体验木版水印的制作流程,亲手印制了明代西湖地图;在西泠印泥,了解到印泥的选材和制作工序,还上手研磨朱砂、试搓艾草、杵捣印泥并体验了钤印;在西泠印社旧址,观看了东汉“汉三老石碑”,见识了历代不同用途,不同材质、形制与线条的印章;在胡氏宗祠和屯溪老街,了解徽州宗族文化,体味徽派建筑的艺术风格;在桃花潭和黄山,感受到滋养笔墨纸砚诞生地和孕育文人墨客的自然环境与人文风情。


20180815153432149798805197.jpg

营员体验刻板并学习印泥的制作


八天行程中,体验营精心安排了专家讲座以及非遗传承人、工艺美术大师和大国工匠的讲解与指导,组织了“笔墨纸砚”主题文化衫手绘活动。


20180815153432156501409034.jpg

营员聆听李洪智教授的讲座,观看周东红师傅捞纸


20180815153432157705702917.jpg

文化衫成果展示及颁奖环节


结营式


8月4日,文化体验营结营式暨交流论坛在黄山举行。营员们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幻灯片及视频展示、情景剧表演、歌曲演唱等形式,展示了旅程中的收获与感悟。


20180815153432159931505273.jpg

营员讲述心得感悟并表演小品


朱小健教授在交流论坛上做活动总结,他认为本期体验营有三大特点。第一,人物互足。笔墨纸砚的诞生不仅有江南山水风光、民俗风情等地理环境与物质材料提供的条件,更有民众文化精神追求的因缘,生于其间的书画众生、能工巧匠才是赋予文房四宝生命的根本。第二,心手相促。笔墨纸砚的产生发展既是一种心智的追求,也是手艺的臻化。笔墨纸砚的制作者不仅是手艺人,更是有心人,都是守业人,也是传文人。同学们边动手边感悟,出于本心,成于己手,这种体验本身是“心手相促”的。第三,两岸交辉。笔墨纸砚是两岸共同使用的书写工具,但两岸的笔墨纸砚文化各有风格,这也正是开展此项活动的价值所在。


王志伟副主任在结营式上致辞。他指出,两岸民心相知,走得越来越近,是大势所趋,我们应始终秉承两岸一家亲的理念。希望同学们通过体验活动领悟到,青年人不仅要继承延续民族文化,还要对民族文化进行新的创造,将个人命运与时代命运结合起来,抓住发展的机遇,不断努力奋斗。


营员代表东吴大学陈长助同学在结营式上发言,认为两岸同学通过此次活动对笔墨纸砚文化有了更深、更广的了解。来自四面八方的伙伴亲密交流,彼此的故事交织成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相信这份缘分会延续下去,为两岸更深领域的交流发展出一份力。


20180815153432161838205708.jpg

朱小健教授、王志伟副主任、刘涛老师、卢虹女士和陈长助同学相继发言


结营式最后,体验营主办单位为营员们颁发了结营证书。


20180815153432163900505771.jpg

颁发结营证书


“海峡两岸大学生文化体验营”由许嘉璐先生倡导,是以两岸大学生为主体的文化交流项目。每年举办两期,暑假在大陆、寒假在台湾,分别邀请两岸大学生进行实地体验,以共同的文化之根为钥匙,打开两岸交流的“心窗”。自2014年暑期至今,体验营已举办8期,分别以汉字文化、茶文化、长城文化、志工文化、民族文化(普洱)、民族文化(台湾)、运河文化和文化创意为主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