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资讯» 学术动态» [论坛]“高质量人才培养与科研评价——2023全国艺术院校长论坛”举办

[论坛]“高质量人才培养与科研评价——2023全国艺术院校长论坛”举办

9月26日,“高质量人才培养与科研评价——2023全国艺术院校长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田家炳艺术教育书院举办。此次论坛由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作为指导单位,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主办。来自全国13所艺术领域院校的院校长、教指委专家、学科领军人物等共四十余位嘉宾从各学科视角出发,共同探讨艺术人才培养及新版学科专业目录背景下艺术学学位课程建设与科研评价标准等议题,为新时代艺术教育强国背景下的艺术学科建设积极助力。论坛开幕式由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党委书记王卓凯主持。


1695804793529079927.jpg


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周作宇在开幕式致辞。他从艺术教育的原点出发,谈到“教育何为”,对艺术院校以及艺术学科而言,如何助力教育强国的建设,如何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括优秀传统文化当中的艺术之维、艺术之意,是一个时代命题,也是一个时代课题。他强调,本次论坛作为第一次开启艺术院校交流、对话、研讨的重要平台意义深远。艺术由大众化艺术走到专业化艺术的过程,由一般性的艺术教育走到学科化的艺术教育的进程中,必定负载了特殊的功能和特殊的使命,一方面是继承,另一方面是创新。因此,在全球社会的大背景之下,如何挖掘地方性的艺术,并在吸收世界的艺术瑰宝和艺术真谛的同时,牢牢扎根中国大地,是未来艺术教育发展的重要维度与使命。他希望本次论坛能够充分探讨,共同助力艺术教育学科的高质量发展。


1695804073509035628.jpg


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宋慧文在致辞中梳理了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的演变过程,深度解读了2024年研究生招生简章目录的变化与调整,指出新版目录在积极引导艺术学科专业、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升级美育教育、升级乡村振兴、讲好中国故事、展示中国精神、助力大国外交等国家重大需求中,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他强调,本次学科专业目录的调整是高等艺术教育服务国家需求的新的起点,既是艺术学科专业建设的内在需求,也是满足国家社会对高水平艺术人才的必然需要。各个艺术院校要快步跟上新的形式,把握内在发展动力,按照艺术学科发展的内在规律加强内涵建设,培养出一大批创作、表演、教学、管理、理论研究等领域的高质量人才,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贡献。


1695804073867071979.jpg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肖向荣在致辞中表示,艺术专业博士学位的设立面向世界,对于艺术教育史有着里程碑作用。面对这样的机遇和挑战,本次会议旨在为各位艺术院校的领导者、学科带头人提供一个讨论艺术学科和专业之间的协调与整合的平台。艺术的核心是人,艺术的核心指标是作品、是实践,在这两个层面,高等院校如何更好完成它的从学术研究领域转换专业研究领域的使命,还有很多的问题尚待解决。全国各大艺术院校需要共谋共策,协同发展才能完成国家交给我们的重大命题。他希望,在未来能打破学院壁垒、打破学科壁垒,创建评价标准,有目的、有方法、有质量地培养一批高质量人才,创建一批课程共同体、学术共同体等平台。


1695804074072073583.jpg


1695804195106024193.jpg


在主旨发言环节,七位艺术领域领导与专家代表作主旨发言,分享对于新时代艺术教育人才培养与科研评价的思考,以及自身院校、所在艺术学科应对学科目录变化的积极实践,清晰地阐明了新时代背景下艺术院校高质量人才培养的新举措,展现了各艺术院校对于国家艺术类人才培养多元战略需求的积极实践。


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副主席、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胡智锋以《新环境下影视学科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为题,指出影视学科专业发展要从国家战略需求、行业发展需求、学科发展需求三个角度展开。影视学科发展要凸显人文性、实践性、开放性理念,通过知识理念、社会实践和专业实践三条道路并进。


1695804074397042586.jpg


中央戏剧学院院长郝戎以 《高质量戏剧艺术人才培养的路径和措施》为题,从中国话剧百年出发,谈到中国自主的戏剧学学科体系的创建。他表示,要始终坚持实践和理论两条腿走路,并以中央戏剧学院建立戏剧学系、成立戏曲专业、改造戏剧教育系、申请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具体措施为例,强调学科建设一方面要继承传统,另外一方面要与时俱进、动态发展。


1695804074678015666.jpg


北京印刷学院院长田忠利以《综合类高校艺术学科科研成果认定与评价机制》为题,从综合类院校的角度指出,理工科的数量化模式以及文科的论文、专著、纵向评价标准往往容易忽视艺术学科中非常重要的艺术创作和社会服务的成果,不利于综合类高校长期可持续发展,因此需要遵循不同类型的艺术学科和各自的特征与规律,形成不同的机制来实现艺术成果的合理认证与评价。


1695804074953076967.jpg


北京舞蹈学院院长许锐以《实践与理论融合融通的艺术学科之路》为题,认为学科调整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机遇,能够解决我们长期纠结的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分离、隔阂问题。而以身体为艺术表达媒介的舞蹈如何脱离文字思维的统领,充分理解和探索自身的艺术符号表达,既是学科目录历次调整的重要启示,也是舞蹈学科发展永恒的命题与方向。


1695804075244057393.jpg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李道新以《平台化与艺术学科高质量发展的数智化战略》为题,指出所谓中国艺术与中国电影的数字化战略,应该是在资源整合、平台建设和创新生态的基础上,跟国家文化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以及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结合在一起的国家顶层设计。如何在数字化战略中构建中国艺术与中国电影的数字技术体系、知识管理体系以及人才资源体系等,将成为中国艺术与中国电影今后一段时期内主要关注的焦点。


1695804075503038060.jpg


中国音乐学院副院长王萃以《中国音乐教育体系建设卓有成效——研究生教育》为题,基于中国音乐学院实情,提出通过选材、育材和用材三个维度来思考如何提高音乐人才的高质量发展问题,同时呼吁高校之间要加深联系,实现资源共享,学分共享,使强大的师资力量与硬件条件融合一体,为高校学子提供多元的学习机会。


1695804075757004878.jpg


首都师范大学艺术学部副主任叶培贵以《“中国式”艺术人才培养的相关思考》为题,认为单一的评价尺度必须改变,应该区分不同的艺术门类、不同的艺术人才,针对门类、类型的差异,制定不同的评价策略和体系。对于“应用型人才”的体系构建,提出多样化的建议,务必“切时如需”,按照当代生活中对各种类型艺术人才的需求来培养人。


1695804076056000818.jpg


当日下午,论坛举行了以“新版学科目录下戏剧与影视专业博士人才培养的体系创新”“艺术高质量人才培养与科研评价”为主题的两场平行圆桌研讨。来自清华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央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北京舞蹈学院、中国音乐学院、首都师范大学、北京语言大学、重庆大学、西安音乐学院、哈尔滨师范大学、河北科技大学等院校领导,以及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的嘉宾深入对话,充分交流了共同面对的新形势和新挑战,针对新时代背景下如何构建中国特色艺术学“三大体系”、新学科目录调整背景下艺术史论学科专业定位及方向布局、“新文科”背景下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等诸多问题展开探讨,表达了对新时代艺术教育人才培养与科研评价的深入思考。


1695804076447019273.jpg1695804076861004078.jpg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高等艺术教育在文化和教育领域承担着双重使命。中国现代的高等艺术教育,历经百余年发展,每次学科调整都是对时代发展脉搏与国家人才需求的与时俱进、同频共振。在学科目录调整的背景下,此次论坛通过汇聚师范类大学的艺术院系、艺术专业性院校、综合类大学的艺术院系三股中坚力量共谋共策,形成中国特色艺术学科高质量发展的合力,是应对新版学科目录调整的有效回应与积极实践,对加速推动新时代艺术教育改革、构建中国特色艺术学科体系起到积极作用。


1695804806658055960.jp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