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资讯» 学术动态» [会议]第六届全国人本心理咨询与治疗学术大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办

[会议]第六届全国人本心理咨询与治疗学术大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办

2019年5月10至11日,第六届全国人本心理咨询与治疗学术大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会议主题为“人本主义心理咨询与治疗‘再出发’——科学与人文的融合、研究与实践的对话“,由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和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联合主办。著名人本心理治疗大家、香港中文大学教授林孟平,北京师范大学科研院常务副院长范立双,中国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江光荣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党委书记乔志宏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副部长刘力教授,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人本治疗学组组长、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伍新春教授,著名作家毕淑敏,来自国内外50多所院校人本主义心理学领域的专家学者、高校师生、社会从业者将近200人参加了开幕式。开幕式由乔志宏教授主持。


1557908174234067168.jpg

 

1557908205711003199.jpg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党委书记乔志宏教授主持开幕式

 

范立双在致辞中介绍了北师大当下的科研情况,指出心理学科在北师大的重要地位。江光荣教授介绍了人本主义心理学在心理咨询中的重要意义和共同因素理论在心理咨询中的积极作用。刘力教授介绍了北师大心理学部的科研情况与学部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建设情况。

  

在之后的主题报告中,伍新春教授以“当事人中心治疗理论与研究的进展”为题,从当事人中心治疗的理论发展、循证研究为主线来重点介绍了人本主义流派的科研历史。同时,他鼓励与建议咨询师们应该关注相关领域的科研成果,并将其应用至专业工作中。

 

  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吴艳红教授以“谦虚是一种积极人格吗?——社会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的启示”为题,围绕着东方文化视角下谦虚的各要素,包括人们如何看待谦虚的人,对谦虚这一品质的认可度、不同谦虚程度的人自我认可度,与自身心理健康关系如何等方面展开了探讨,并总结谦虚在自我、社会性等方面都有着正面积极的作用。


 毕淑敏以“人本主义心理咨询语言风格初探”为题,讲述了当年开办心理咨询工作室的故事,兼具作家、心理咨询师两个身份,让她对咨询师的语言风格尤其有感触。她鼓励咨询师们有意识地去锻炼自己丰富的语言表达能力,以更精准地表达来访者的思维情感来实践人本主义真诚、共情的精髓理念。

 

       林孟平教授用“激发人性光辉的人本心理咨询”为主题,切中人本主义和核心信念:自我、生命力、爱。她援引欧文亚隆的观点,鼓励咨询师们与真实的自己相处,并以方便面,速溶咖啡做比喻,强调心理治疗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应该将咨询、来访者看作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她认为人面对死亡的困惑,对死亡的探索,能消解对人生终点的迷茫苦困和焦虑,从而能更好地面对人生最后的终点。

 

  会议期间,大会组织了十个主题工作坊,分别是“提升希望水平的团体辅导”“人本主义去向案例督导”等,邀请了数十名各领域的专家就各自研究的领域分享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工作经验,并带领学员们展开了体验式的学术交流与互动。

 

  5月11日,大会三个分论坛在京师大厦举行,报告专家们就“人本主义咨询实证研究”“人本主义咨询理论与实践”和“个人成长与专业发展”这三个主题进行了报告,展开了富有前瞻性、启发性的讨论。

 

随后大会闭幕式及主题报告举行,清华大学樊富珉教授主持闭幕式。北师大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刘超教授从基础研究角度来分享实验室关于道德心理与脑机制的研究,为临床心理工作者们理解当事人提供了新的视角。


江光荣教授通过心学与人本心理治疗的对话——“当罗杰斯遇到王阳明”,围绕着王阳明的心学和罗杰斯的心理学两个角度来探讨心理治疗的终极价值。

 

       乔志宏教授就“我国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挑战与应对”进行了发言,他建议在专业建设上加大专业人才培养力度,在行业发展上加强医疗系统服务能力及培育社会心理服务机构,在职业建设上建立新的职业资格制度、完善行业管理。北师大心理学部创建心理学部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建设中国首个规模化学历化咨询师培养的专业硕士项目、2019年创办以为培养专业心理咨询师为目标的非学历教育项目“CARE项目”,都是在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做出的不断努力。

  

 1557908621769096429.jp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