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资讯» 学术动态» [论坛]钟鸣旦对话任大援:17世纪中欧之间的文化相遇——第十一期京师论坛举办

[论坛]钟鸣旦对话任大援:17世纪中欧之间的文化相遇——第十一期京师论坛举办

2018年11月5日,京师论坛第十一期于京师大厦第六会议室举办,主题为“17世纪中欧之间的文化相遇”。本期论坛由北师大历史学院副教授毛瑞方主持,邀请比利时鲁汶大学汉学系教授、比利时皇家科学院院士钟鸣旦与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研究所教授任大援为主讲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谢辉和北师大文学院副教授颜子楠作为嘉宾学者出席。


20181107154155735606504840.png

北师大历史学院副教授毛瑞方主持论坛


毛瑞方介绍论坛后,进入发言环节。钟鸣旦教授的演讲题目为“书籍的文化间巡回传播:在十七世纪的中国建构一个之间的文本社群”。他认为,历史研究可视为关于“他者”的艺术,因为历史学家所调查的是生活在另一个时间、空间的人。在文化交流史研究上 ,“他者”更是占据了中心位置,因为历史学家试图去理解通过与他文化的相遇所发生的事情。一种可能性就是我们试着去捕捉这些人之间最初的相遇,即他们的“之间”。从这个意义上讲,历史也是一门寻求“之间”的艺术。


20181107154155746260601607.png

比利时鲁汶大学汉学系教授、比利时皇家科学院院士钟鸣旦发言


钟鸣旦指出,自十六世纪中期以来,中国的确经历了书籍数目和种类的显著增长,这种现象得益于中国印刷的简便操作。最终,欧洲宗教和科学知识通过汉语文本所进行的传播成为十七十八世纪中欧文化相遇的重要特征之一。而后,钟鸣旦介绍了生产制作、分布流通、阅读消费的三个步骤。要之,钟鸣旦提倡从“文化间”的角度研究汉学,去寻找“之间”的艺术。


任大援教授将着眼点放在欧洲,探讨十七世纪中国文本在欧洲的传播,并从史学的角度呼应。任大援认为,在中国历史上,在进入十九世纪以前,有两次大规模的外来文化进入,一次是汉唐间的佛学,第二次就是以耶稣会为首的天主教的进入。这两次外来文化进入的重要区别,就是前者是西学东传,而后者是“西学东传”和”东学西传”的双向过程。目前,就中国学者而言,对天主教来华之后“西学东传”的关注和研究现在已经有相当的成果,而对于“东学西传”的研究,则相对落后于前者,这是一件非常值得重视的事,“东学西传”的研究也应得到相应的加强。随后,任大援介绍了诸多当时被引入欧洲的书籍,中国儒家经典的翻译西传,成就最高的无疑是来华耶稣会士。而近年来对早期耶稣会士的研究中,罗明坚(Michele Ruggieri,1543-1607年)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他是最早把四书传播到欧洲的人,但在此之前,他的重要影响却长久被忽视。最后,任大援教授指出,对这一领域的研究,需要中外学者的进一步努力。


20181107154155764079302170.png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研究所教授任大援发言


在提问环节,嘉宾学者谢辉、颜子楠、与会学生分别进行提问,两位教授对问题一一回应。他们指出,传播至欧洲的中国典籍,以欧洲上流社会为主要阅读人群,欧洲人对中国古典名著非常感兴趣,传教士通过中国书籍了解中国历史,他们最重要的资料不是史记、资治通鉴,而是满洲人翻译的《纲鉴易知录》。同时,两位教授都强调了建立数据库的重大作用,并称这样的重大项目还会继续进行。


最后,主持人毛瑞方为此次论坛做了总结发言,即文献是17世纪文化交流非常重要的内容和途径,从而肯定了从文献的路径入手研究的创新性和前沿性。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