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资讯» 头条关注» 中外青年文化交流的“直通车” ——记北京师范大学“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

中外青年文化交流的“直通车” ——记北京师范大学“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

2018年7月初的一天,首都国际机场大厅,北京师范大学的孔雪同学把写着“‘看中国’Melamed”的牌子尽力举高。终于,她在人流中寻找到她的外国青年搭档———来自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的梅拉米德。未来17天内,孔雪将协助梅拉米德完成 “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的项目,等待他们的将是一次难忘的发现中国之旅。

 

20181031154097226777204252.jpg

 

从2011年到2018年,由北京师范大学会林文化基金、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主办的 “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已经成功举办了八届,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美国、加拿大、英国、荷兰、俄罗斯、挪威、印度……这些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青年,大多数都是首次来到中国,他们要在短短的17天时间里,在中国青年志愿者一对一的协助下,每人拍摄完成一部十分钟的纪录短片。“看中国”希望这些对中国文化怀有好奇和热情的外国青年,从他们的视角和相互碰撞的思维来观察、体验和感悟中国人、中国事、中国情,从不同侧面进一步认识和了解中国的国情和发展。

 

中国故事向海外传播的重要载体

 

“你们怎么会有这么现代的机场?”七年前,当飞机降落在首都机场 T3航站楼,参加“看中国”计划的美国波士顿大学学生禁不住发问。尽管今天的地球已经是平的,但新闻、书本、影视、音乐等为这些外国青年带来的想象,与真实的中国远远不相匹配。提起中国,许多外国青年的印象可能还只是熊猫、功夫等这些碎片化的形象,乃至荒蛮、落后,真正的中国远不被人所了解。

 

“当下的世界经济增速放缓,‘逆全球化’思潮抬头,我们面临太多的共同问题。不同民族国家之间确实需要基于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精神,开展人文交流,夯实民意基础,加强国际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共同发展。国家间的人文交流需要切实落地、互相接受、具体有效的承载方式。”黄会林教授谈起“看中国”项目的初衷说。

 

8年间,来自55国的508名青年,在中国22个省市共拍摄完成507部“看中国”纪录短片,这些影片在Face鄄book、Youtube、Twitter等国外的网络平台上被大量观看、转发、评论,并在美国罗德岛电影节、中美电影节、萨拉热窝电影节、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巴西伯南布哥国际大学生电影节、瑞士尼翁国际电影节等赛事上斩获100余项国内外奖项。

 

“看中国”创始人、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会林文化基金理事长、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院长黄会林教授说,“要让世界知道中国,我们需要着眼于青年,着眼于视觉。语言和文字是我们了解彼此的障碍,而影像是世界共通的语言。”这些影片犹如万花筒,用它们独特的方式讲述中国的质朴与繁华,古老与时尚,彰显着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与文化自信。黄会林教授认为,我们理应怀有这样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世界文化格局色彩缤纷,在文化多元的 21 世纪,就全球影响力而言,中国文化应当发挥她的影响力,成为世界上不可替代的、独树一帜的文化。”

 

“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正在成为中国故事、中国文化向海外传播的重要载体。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看中国”强调的是“知行合一”,让青年们通过实践和体验,透过镜头记录一个真实的中国,打破隔膜与误读。“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作为参与者的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影视剧系主任阿瑟夫·纪波说,“我坚持要他们忘掉从互联网和旅游小册子或网站上了解到的关于中国的一切,他们一定要亲眼去看,寻找真正令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让这些年轻人最感兴趣的,恰恰就是古老神秘却又散发着新的时代魅力的中国文化,他们带着热情与好奇,迫切地想用镜头发现、记录中国“到底是什么样的”。

 

“成龙、李连杰,谁没有听说过?成为功夫明星是很多人的梦想。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借助电影和电视,中国武术在西方获得了无数功夫迷。但我们好像距离真正的中国功夫还很遥远。”来自法国高等视听制作学校的马里昂,怀揣着“功夫梦”来到北京寻找真正的中国功夫。她发现,“练习武术可以疏导潜在的暴力和学习自我尊重。当然,最重要的是尊重他人,对生活有更深刻的理解。”中国功夫的“秘密”究竟是什么?马里昂用自己的作品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止戈为武》。

 

2015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青年大学生科蕾在甘肃兰州参加“看中国”项目,拍摄了一部名为《来一碗兰州牛肉面》的短片。片子以她的观察体验为视角,介绍了新加坡唐人街和中国兰州两地的拉面馆,探寻其中的相似与不同之处,在对牛肉面的品尝中思考其所蕴含的人文和地域文化意义。她的作品获得了当年“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金目奖一等奖。

 

更让她惊喜的是,这篇小小的作品,竟架起了一座中新友谊之桥。2015年11月7日,习近平主席在新加坡国立大学演讲曾提到“看中国”项目,对该项目表示关注,称赞几位新加坡90后青年通过“看中国”活动,借助兰州牛肉面、秦腔、羊皮筏子等元素了解和传递了中华文化。

 

假如我们把从2011年到2018年,参与“看中国”的外国青年们拍摄的纪录片连缀起来,就会发现:那正是一幅当代中国的鲜活画卷。北京的老城门、自行车、老手艺人、798艺术区,天津的小吃、出租车、相声曲艺,苏州的昆曲、园林、平江路,长沙的湘绣、木偶戏、沙发客,西北的秦腔、兰州牛肉面、羊皮筏子等,以及多地民族风采。对这些外国年轻人而言,中国之行就是一场发现之旅。从摩登现代的北上广到中国西部的甘肃、宁夏,从中国东北到云贵川,再到两湖两广,他们不断触摸到真正的中国文化,真正的中国。对于东方古老而神秘的中国文化的扁平想象终于在眼前清晰、立体而意蕴深长,每一段“看中国”的影像里都承载着一个他们眼里和心中的中国。

 

“我敢肯定,当他们回到家乡时,那些有关中国的故事将被人们复述。”阿瑟夫·纪波说,“就像古时商人走过的那条横贯中西的丝绸之路,我们用数字电影的图像和故事搭建了一条新的丝绸之路。这一次,促使我们漂洋过海的不再是丝绸和香料,而是中国故事。就像那些闪烁的篝火,让远在地球另一端的人们凭此去想象中国,进而想到中国实地走一走、看一看。”

 

在记录和发现中心意相通

 

古老神秘的中国文化吸引着外国青年们,同时当下的中国也让他们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当踏上中国的土地,去走访去深入了解,“从宏观的族群文化表象进入到细腻的个体生命接受”,中国这片土地和生活在这里的人民给他们带来了深切的震撼。

 

来自英国的海莉用短片《大国工匠》,聚焦中国的新名片——高铁,展现了中国第一代高铁工人、高铁焊接大师李万军坚守岗位、突破创新的感人故事,揭示“中国速度”背后的大国工匠精神。同样被震撼到的还有来自克罗地亚的尼基卡·兹杜尼齐。当他走进湖南的制造企业中联重科,他才知道什么叫“中国制造”。他的短片《瞬间解构》记录了他的见闻:在如梦如幻的机械王国里,看身着蓝色工装的工人如何将一个个小小的零件,拼装成大吊车;走出大门,走向外面的世界,看巨型的吊车,如何吊起庞大的物体,建起高楼大厦。

 

他们的镜头对准当下飞速发展的中国,生动地传递出大国形象后千千万万个中国人真实的力量和温度。生生不息的活力、革故鼎新的创造力,中国以其独特魅力和昂扬的姿态,不断刷新着青年们的认知。

 

他们的发现和触动还不止于此。从宏大的气象到各地的气质,社区,家庭乃至细腻的生命个体,中国人生活的更多侧面,透过他们的镜头,被次第徐徐展开。

 

墨尔本大学讲师海伦·盖娜说:“西方媒体报道的21世纪中国的形象主要是大城市和大的建设项目。某种程度上,有些侧面在公众面前没有被表现出来。我们在汶川看到的那些景象,远远超出了一本书或者电视新闻。”

 

2018年,来自以色列的梅拉米德,和他的制片人搭档——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的孔雪同学一起来到了塞罕坝,用镜头追寻属于塞罕坝林场的青春记忆。从上世纪80年代起,为了恢复塞罕坝破坏殆尽的植被与绿色生态,几代塞罕坝人奉献了他们的青春。来到塞罕坝,梅拉米德首先便被它的广阔林园和壮美景色所震撼。他决定按拍摄计划运用采访的形式挖掘几代塞罕坝人心底的故事,还原历代“塞罕坝人”在这片土地上奉献青春无私奋斗的艰辛。“选这个题目是因为我想通过塞罕坝这样一个融合了中国历史、生态与自然、人的青春与记忆的特殊地方去挖掘一些有意思的东西。”

 

外国青年们的身影遍布中国各地,他们透过山水和环境,逐渐了解其中孕育的中国人的气质和精神面貌。印度萨吉亚特·雷伊影视学院的萨沙·邢说:“天津是一个温暖和悠闲的城市,人们的生活不匆忙,热情而善良。在天津,我看到很多人在跳广场舞,从公园等公共场所到街道的拐角,到处都有他们快乐的身影。”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伊维特说:“长沙轻松的氛围,让人联想到澳大利亚的墨尔本和美国的旧金山。这里天气很热而且潮湿,蝉的鸣叫一直不停歇。但长沙和她的人民一直保持着轻松欢快。什么是幸福的秘密所在?长沙人告诉我,总会有一些东西让你去感激每一天。”

 

“最初我们没有为学生们设定主题,也不对他们拍摄的内容作要求,但巧合的是,所有的影片都在聚焦中国文化。”黄会林说。

 

外国青年们发现,他们在发现和记录中国的同时,不但离真实的中国愈来愈近,也在中国的文化内核里看到了与自己民族和国家的相通性。正如阿根廷国立电影实验与制作学院瓦·胡安·克鲁兹教授说:“我们飞行了三四十个小时,越过海洋,越过几十个国家,经停了里约热内卢、迪拜和北京,在甘肃,在谜一般的历史里,我们找到了自己。”

 

作为指导老师,阿瑟夫·纪波曾经告诉学生们,“中国就是我们要寻求的故事”,却被学生提问“如何跨越半个地球到一个陌生的地方讲述自己的故事?”他的回答是让他们亲身去体验,亲手去触摸,“因为不论你在哪里,你的眼睛注视何处,你所讲述的永远都是自己的故事,你自身的斗志、恐惧、希望和快乐”。

 

人类的命运和情感是相通的,透过镜头,青年们观察记录着中国,同时也看到自身。

 

2014年,一个名为《年龄·身高·学历》的短片获得了当年的“金目奖”二等奖。它记录了上海、苏州公园内老人为孩子征婚的场景,展现了中国现代都市快速发展过程中两代人婚姻观念的冲突与磨合,以家庭为切入点,看当下中国古老与现代交融的文化现象。获得“最佳文化发现奖”的巴西圣保罗大学青年导演佩德罗·尼西则奔赴新疆,拍摄了《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通过讲述一个锡伯族小女孩和她身边人的故事,探寻一个普通锡伯族女孩的内心世界,展现锡伯族人对民族语言与文化的继承。

 

青年们的异国身份渗透其中,却又与他们镜头中的主人公情感相依,文化和情感的相通让他们对差异的尊重和理解更为深刻。

 

让跨越国界的青年友谊充满活力和希望

 

“世界的美好未来寄望于青年一代。为青年的成长创造更为广阔的舞台和更良好的环境,是大学的重要责任和使命。”北京师范大学校长董奇在《印象·改革开放——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一书序言中写道。作为“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的发起者和主办方,北京师范大学始终致力于中外文化交流与国际合作,有力地推动了世界各国和相关地区教育文化的沟通、交流与合作。

 

从接机到送别,从陌生到相识,从误解到理解,从合作到共赢,中外青年在十几天时间里通过“看中国”的平台相识相知,珍惜着漂洋过海而来的友谊。每一部纪录片展现的不仅是镜头里的故事,还有更多镜头背后的人情故事。而纪录片的拍摄工作完成后,通过该项目连接的中外青年、师生、院校之间的友谊还在不断地生发成长。“看中国”对中外青年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和他人、了解本国和他国,都是非常重要和难得的体验和机会。

 

“虽然只有很短的时间,但是我相信来自国外的各位青年们,对这段在中国的经历可能会铭记一生。活动不仅使这些外国青年和中国青年一起从不了解到了解,从不熟悉到熟悉,从过去根本不认识到结成深厚的友谊,甚至这种友谊可能会延续一生。”董奇校长说。

 

“可以说,‘看中国’项目已然成为承载外国青年进行文化交流的‘直通车’,以文化包容的态度和人际沟通的善意,很好地削减了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隔膜与障碍,在中外青年之间架设起一座充满活力和希望的国际友谊桥梁。”黄会林教授说。

 

意大利青年雅各布在中国之行中结交到了好朋友,回国后,他开始跟当地孔子学院的中文教师学习汉语,希望将来能再次去往中国。用影像记录了布依族生活的亚历山大已经毕业,被学校推选到印度国家广播电视局工作,他选择了与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对接工作,希望未来能为印中文化交流做出自己的贡献。刘韵妮老师三度带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青年分别来到湖南、甘肃 、四川参加“看中国”,之后,辞去了南洋理工大学的工作 ,成为一名独立电影人。不久前,她拿到一笔资金,即将重回贵州黔东南苗族地区继续拍摄……“看中国”在中外青年们的心中埋下了种子,而这些种子终将成长为中外友好交流的参天大树。

 

从2014年起,为了让更多外国青年了解和参与“看中国”项目,黄会林和她的团队开始出版“看中国”图书,让“看中国”再一次化为文字与图片展现与传播。

 

系列主题包括2014年关注城市文化区别的“此城·此人·此文化”;2015年感悟中国家国情怀的“人·家·国”;2016年“风采·民族·文化”的多彩风情;2017年“工匠·传承·创新”呈现出的细节精华和伟大成就; 2018年将开启探索中国生态图景的旅程,以“生态·生物·生活”为题,体验和挖掘植根于中国文化深处的人与自然关系。

 

2017年以来,“看中国”项目开始出版系列专题图书。2017年,先后出版了《民心相通——“一带一路”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和《民心相通——“金砖国家”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两部专题图书分别走进了“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会场和2017“金砖国家”峰会会场。2018年6月出版《印象·改革开放——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选择了能集中体现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在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方面变化的63部纪录短片,该书呈现在上合组织青岛会议现场。系列丛书中英双语,主要内容不仅包括短片情况概述、海报、内容简介、学生关键词与感受,还有视频二维码,通过手机扫一扫便可随时观看所有作品。这一系列“看中国”图书图文并茂地对“看中国”活动成果进行了介绍,具体形象地呈现了近年来“看中国”项目与外国青年文化交流共建的努力,探索和积累了当代中国文化影响力生成的宝贵经验和有益模式。

 

“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从北京师范大学起航,经过八年的孕育发展,如今它已经走出“象牙塔”,把国内各省市高校和近百所国外五大洲高校连接起来,成为北京师范大学对外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品牌活动。“看中国”凝聚了来自国内外不同地域、不同行业的人群,共同探索出了一条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的新方式。

 

而对此付出巨大心血的项目发起人黄会林教授及其团队,仍然葆有初心,“世界是属于青年的,衷心祝愿‘看中国’项目能为各国青年的交流往来做出更多积极的贡献”。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