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资讯» 师大人物» 我爱我,给心灵一片晴空

我爱我,给心灵一片晴空

每年5月25日为“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节”。2000年,由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团总支、学生会倡议,随后十多所高校响应,并经有关部门批准,确定5月25日为“北京大学生心理健康节”。2004年,团中央学校部、全国学联共同决定将5月25日设立为“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节”。


20190530155917942765407192.jpg

今年开幕式上,北师大民族民间体育社团和武术协会的学生正在进行舞狮与武术表演


唤醒每一位大学生关爱自我


“有的同学遭遇失败后,便会认为自己‘没用,什么也干不成,是个废物,窝囊废’,这种想法属于下列哪种不良认知?A绝对化;B糟糕至极;C过分概括化;D乱贴标签。”以上这道题选自2019首都高校心理健康知识竞赛在线试卷。


近日,“筑梦·追梦·圆梦”主题“5·25”大学生心理健康节于北京师范大学揭开帷幕。而2019首都高校心理健康知识竞赛正是本次大学生心理健康节众多活动中的一个。


“2000年,大学生心理健康日由北京师范大学发起,如今已演变为大学生心理健康节。”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学生心理咨询与服务中心常务副主任宋振韶颇有感慨地说。“选在每年5月25日,取自“5·25”的谐音‘我爱我’,以唤醒每一位大学生去关爱自我,对自己的心理成长与健康负责。”


宋振韶主任介绍,今年北京师范大学大学生心理健康节开幕式特融入中国传统体育的元素,以学生社团的舞狮与武术表演开场,借此希望学生能够意识到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同等重要,强健的体魄也能够促进心理成长。与此同时,学校还组织了“心筑梦、心飞扬”文创作品征集大赛,意在通过文化创意类活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价值观的形成。


此外,在长达一个月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节期间,北京师范大学各学院分别推出“十佳雪绒花使者”评选、“无意识空间的奇幻漂流——催眠与自我成长”讲座、“舞台无处不在,人人都是戏精”即兴戏剧体验等一系列创意活动,旨在引导大学生能够有机地把自我发展与时代呼唤相结合,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协调发展。


活动异彩纷呈 学生心理得以舒缓


心理治疗师徐瑞宁接诊了一位特殊患者。她讲话虚实难辨且懂得如何回击治疗师。徐瑞宁不以为然,决定采用催眠疗法对其治疗……这是电影《催眠大师》中的情节。而在北京师范大学生二教室,校医院书记、国际职业生涯教练BCC、德中心理治疗研究院注册催眠治疗师胡志峰老师让虚构的桥段变为现实,“无意识空间的奇幻漂流——催眠与自我成长”讲座中,胡老师带领学生自我催眠,探秘无意识空间。


“同学们微闭双眼,倚靠在椅背上,胡老师用言语引导我们,随着声音由大到小逐渐变轻柔,我真是有些困了。”回忆起自我催眠时的场景,小蒋同学讲得绘声绘色。“随后,我进入了自己幻想中的梦境:漫步海边,有羽毛轻抚指尖,我在细沙上躺下来,感觉身体很轻盈。不知过了多久,胡老师轻声倒数,同学们渐渐醒来。结束时,我不太想离开,很想呆在刚刚营造的小空间里,很放松。”小蒋同学笑言,催眠状态下身心很舒适,但一走出教室,回到自己的生活中,紧张感又回来了,自己以后要多做这样的放松训练。


与生二教室渐入催眠状态的安然沉静不同,即兴戏剧的表演厅里笑声连连。


舞台正中央,三名同学坐成一排,他们是“三头专家”。每个人只说一个字,形成一句完整的话,来回答主持人的发问。三名同学相互猜测对方的想法,配合默契,其回答匪夷所思,又能自圆其说,令台下观众大笑不已。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心理健康辅导员黄利介绍,“即兴戏剧”是一种高度实践性的团体戏剧形式,人人都可参与。它最突出的特点,是在表演过程中,不需要准备好的剧本,也就是说,对话、动作、故事、角色都未经安排,参与的演员按照即兴戏剧的技巧,随着场上氛围的变化,以协作互助的精神即兴创造场景、合作完成。即兴戏剧由西方引入、风靡美国,成为美国进步主义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从儿童到大学都开展了即兴戏剧的教育实践。“2017年,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引入即兴戏剧,开启即兴戏剧在大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情感教育领域的探索运用,深受学生喜爱。”


不少体验过即兴戏剧的学生表示,过程中充满无需评判的想象,自由自在,十分解压。有些同学之前比较抵触团体活动,参与后发现自己能够被接纳,变得乐于融入集体。


“正如很多同学反馈的一样,即兴戏剧能够帮助我们开启另一个频道。在学校里,学生接受更多的是观察、分析、逻辑等有关左脑运转的训练,而当我们想要探索自己的时候,实际上,则要触动右脑的部分,情感的部分,与自己做连接的部分。”黄利老师解释。


黄利老师举例冰山图作进一步解释,我们看得见、摸得着、说得出来的部分都是海平面以上的部分,而说不清、记忆模糊甚至遗忘的部分,恰恰是起决定性作用,处于海平面以下的部分。当一个人出现强烈的情绪反应时,是要潜到海平面以下去探索的,而即兴戏剧为我们与自己的无意识、潜意识,与自己的情绪感受相连接提供可能。


“对于初级体验者来说,通常只能停留在游戏阶段,意识到心理辅导原来这么有趣,或在即兴戏剧互动中看到差异和磨合。而想要真正了解即兴戏剧的智慧和魅力,则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黄利老师补充。


20190530155917613754600610.jpg


“雪绒花使者”让心灵冰消雪融


大学生心理健康节仅是北京师范大学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工作的一个集中体现。事实上,相关的心理咨询与疏导早已渗透进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


宋振韶主任在谈及当下大学生主要面临的心理困惑时指出,对什么是该追求的,什么是重要的,学生很迷茫,价值观存在本末倒置的现象。除此之外,与人相处的分寸和界限,也令学生难于把握。


针对大学生群体日益突显的心理健康问题,北京师范大学自2008年起,在全校所有院系和班级设立“雪绒花使者”(其他高校用“心理委员”),寓意每个人心之雪融化,感受到来自亲情、友情、爱情的温暖。


宋振韶主任介绍,每个班级推选出两名“雪绒花使者”,一男一女,由学校党委学生工作部学生心理咨询与服务中心全体专职老师对其进行不低于10次的专业培训,使这些“雪绒花使者”具备基本的自我心理维护及陪伴、支持同伴的技能,当结业作业达到要求,中心会为他们颁发 “雪绒花使者”的证书,便于他们在班级中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或是心理健康调查研究。


宋振韶主任坦言,学生心理咨询与服务工作也有阻碍。“这份工作有效性的前提是学生有主动改变的意愿,我们没办法强迫学生接受心理疏导。”


研二学生小静告诉记者,“读研一时,自己难以适应全新的生活节奏,曾鼓足勇气来到咨询室,但面对不熟悉的环境,特别是眼前这位陌生人,也就是咨询师,很难表达出自己的诉求。”


“我们也理解,学生不情愿走进咨询室,有两个顾虑。一个是,公众普遍对心理健康存在污名化意识,觉得有心理健康问题是一种羞耻,当然近几年已经有所改观;另一个,学生担心个人隐私遭到泄露,实际上,保密原则是心理咨询的基本伦理之一,当然也有例外情况,如果求助者有自杀或杀人倾向,会打破保密原则,我们会及时联系院系,启动危机干预,进行协同干预。”宋振韶主任说。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