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资讯» 师大人物» 萧放:始于情怀,忠于情怀

萧放:始于情怀,忠于情怀

人物卡片

 

20181029154077780777407782.jpg

 

萧放,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社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副会长、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兼中国节日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全国文化艺术资源标准化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岁时节日文化、传统礼仪文化。主持多项国家与省部级科研课题,出版著作十余部,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曾多次获政府与行业学术奖励。

 

“师范”之情之思

 

师范初心不改。高中毕业之后,萧放便回到农村劳动,恰赶上恢复高考这一历史转折点,1979年他“如梦一般地”上了大学。当年懵懵懂懂的青年因为师范学校不仅免学费,还提供伙食费,便毅然选择师范院校,怀有成为光荣人民教师初心,还谈不上坚定信念,没想到这几十年他都没有离开过师范学校,也最终成为了一名师范学校的教师。萧放说,是“朴实与情怀”让他对师范院校格外钟情。

 

“师范”师生共建。萧放认为,学生受老师的影响很大,老师在课堂上不能率性随意地讲,“率性有时是不负责任的”。“四有好老师”强调好老师应该有仁爱之心,老师和同学不是一般的购买和服务的关系,而是有情感和人性交流在其间的。教师是一个特殊的职业,我们“不一定天天说老师是灵魂工程师,但也不能认为他就是售货员”;也不一定时刻标榜师道无上尊严,老师却也应该受到应有的尊重。”萧放还反复强调的一点是,对教师的要求除了科研能力,还有就是“情怀”,这一点传承于他的老师们,也践行于他自身,更是对学生们的殷切期盼。他认为学问与情怀是为人师者最重要的。

 

反思师范教育。作为在师范院校工作几十年的老师,萧放对师范大学的教育进行了反思。他认为,虽然师范大学对各个层面的教育都会覆盖,但目前做的最多的是中小学教育,高校教育和幼儿教育这两大块还有待重视,既然要把师范作为基本特色,对薄弱环节“两头抓”就有一定的必要性。师范院校应该既可以作为给其他高校输送教师的师范大学,也可以作为培养幼儿教育人才的基地。

 

20181029154077784053607944.jpg

 

从历史风俗到社会民俗

 

从求学经历看,萧放当得上近年来的学术热词“跨学科”,他经历了从历史风俗到社会民俗的转向,在求学过程中不断探索,最终确立了自己的终生研究方向。  

 

本硕都在进行历史研究的萧放最后却选择了“民俗学”这样一门“离开书桌,走进田野”的学科。萧放回想,是因为在做历史研究的时候已经对风俗民俗问题产生了兴趣,对社会也有所考查。萧放的本科毕业论文做的是“明朝后期阉党和东林党之争”,在做这个选题的过程中,他就对明后期的风俗和社会有了较多的认识,之后更是将对“风俗”的兴趣拓展到了“民俗”上。硕士阶段,萧放依然选择了“明清史”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老师不仅让他们熟读《明史》《清史稿》《马克思恩格斯论历史科学》等等论著,还让他们出去进行田野调查,理论和实践两手抓。因为他研究的是经济史,便前往景德镇调查瓷业,去接触老窑工、老的瓷业商人等等。他到过高岭土开采的山洞,开过现场座谈会,也进行过访谈调查,这实际上已初具民俗学特有的研究方法和思考模式。

 

硕士毕业后萧放到湖北大学工作,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他就申请了《湖北风俗文化研究》这样一个课题,自己跑了鄂东鄂西几十个县去查资料。1991年,萧放来到北师大,先后跟随张紫晨先生和钟敬文先生做访问学者。评上副教授后,萧放又在1996年考回北师大攻读博士学位,师从我国著名民间文艺学家、民俗学家、教育家、诗人、散文家,钟敬文先生。走上节日民俗研究这条路,是萧放的兴趣使然,亦是名师指点。

 

萧放的博士论文想要研究《荆楚岁时记》所体现的中国人的时间观,至于如何从民俗来体现时间观念,钟老为他加了“生活”二字,即研究《荆楚岁时记》及其所反映的传统中国民众生活中的时间观念,帮助他确定了研究题目。在写作上,钟先生也给过他这样的指点:“写文章不要太用力”,即具备了很好的写作能力和驾驭能力,书写起来才能举重若轻。“老师的引导很重要,在关键的地方做一个点题,把握你的研究方向”,这篇博士论文荣获得了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也成为萧放此后节日研究的重要基础之一。

 

在读博及博士后期间,钟敬文先生对萧放的指导不仅在学术上,更在为人处世方面。钟老把所有的课题经费全都投入到工作中,萧放评价他是“人格高尚的楷模”。钟老总是教导他们不要着急,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就是萧放在做访问学者时钟老给他的题词,经过了这么些年,萧放对钟老的教导有了更深的体会:“老师是从比较高比较远的角度看问题,你可能会碰到一时一事的问题,但其实放远看就不是大问题了”。

 

萧放回想自己的求学经历,本硕博阶段所遇到的都是好老师,他认为,要想遇到好老师,学生就必须有主动性,通过提升自己来近好老师。而萧放“靠近”老师的方式之一就是通过取书报邮件,读博阶段他每天都要为钟先生取书报邮件,这样就能每天与钟先生见面,从而交流很多的内容,这是他“求学”的自觉性。

 

20181029154077787505106732.jpg

 

几代师生铺就的公益路

 

赶着微信公众号的热潮,萧放和师生们从2015年冬至开始运营“北师大民俗学”这个公众号,到现在为止他们发布了180余篇原创文章,已经有将近1万人的关注,受众大多是中小学老师和民俗学学生,还曾经与“章黄国学”一起被评为国家网信办文传榜国学十大公众号之一,可以说是民俗学界办得最好的公众号。《二十四节气-中国人的自然时间观》这本书就是公众号文章的集结出版。这三年来的运营全靠老师同学无私的投入和奉献,一届届自觉地将这个公众号交接、运营下去,他们就是要做纯公益性质的公众号,给社会大众普及民俗知识,传承民俗文化,为专业学生提供一些专业动态和讲座信息。在他们这个公众号的影响下,毕业后分散到国内各地的学生们在各自的大学也都办了相关的公众号,一起投身到传统文化的普及推广工作中。

 

因为做节日民俗相关的研究,萧放还特别关注国家节日的传承情况。他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各类报刊上发表了七八十篇文章,宣传节日传承。萧放笑称自己应该除体育频道外其他所有中央电视台节目基都做过嘉宾,还在人民广播电台、地方的公益讲堂、国家图书馆等地也都做过相关的访谈或者讲座。社会普及虽然牺牲了很多时间和精力,但在传统文化社会动员和传承上面做了很多有价值的事情。“公益没有什么利益,但是要去讲,因为可以影响大家。”萧放认为传播是一个大公益,“当我们把这些东西传承给大家的时候,大家就会意识到你所做的是有意义的,你的学生也会更有出路。”节日传承是国家需要,萧放认为自己也是在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开设《岁时与传统礼俗》通识课,就是让同学们了解传统文化的一种方法,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文化自信。

 

20181029154077790308204160.jpg

 

一起到田野中去

 

民俗学这个学科的特性就是要“到田野中去”,而萧放他们团队培养学生的特点就是“一起到田野中去”,十几个人的团队里老师少,学生多,硕博士都加入了课题研究。最高效的方式是所有老师一起出动,带领学生们去田野调查,调查往往持续四五天到一周,白天调查晚上开会整理资料,虽然很累,但很有成效。田野调查的方式非常有效地帮助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在这个调查的过程中,老师和学生朝夕相处,关系十分和谐。

 

“当学生对‘民俗’这个民间的生活文化感兴趣时,他本身就具有了跟人沟通的欲望和潜质”,萧放任首席专家的《百村社会治理调查》是面向基层的大调查,该调查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的重要组成,也是学校交叉学科平台建设的重要抓手,目前已启动试点40多个村落,近百名校内外师生参与,几乎每个同学的课题和论文都与之息息相关,同学们就在田野和课堂中成长。学生在调查的过程中需要知道如何跟人沟通,如何获得需要的东西,在调查民俗文化、乡村社会治理等的过程中,他们甚至还要给当地人当参谋。学科的特性放大了学生与人沟通的潜质,更给了他们最真实最接地气的生活体验。

 

20181029154077793130801390.jpg

 

新时代民俗与社会治理新征程

 

2015年,我校创新办院体制,成立社会学院,同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作为一个实体,两个牌子,进行新型社会治理智库一体建设,致力于建成国家社会治理高端智库和社会学学术重镇。萧放的学术生涯也开启了新型智库“民俗学与社会治理”的新征程。他积极筹划“乡村振兴与社会治理”研讨会,参撰的“关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的建议”获中央主要领导重要批示,推动实际工作。他组织召开“民俗学的实践研究:村落传统与社会治理”研讨会,缅怀和继承钟敬文等老一辈民俗学家学术精神,回顾与总结中国民俗学科近二十年来的发展历程与学术成果,探讨新时代民俗学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国务院研究室原主任、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社会学院院长魏礼群说,智库建设要发挥咨政建言、理论创新、社会服务、引导舆论等功能,需要一大批“大家”和“名嘴”,萧放教授就是一个。  

 

“情怀”是萧放在访谈中最常提及的一个词,这种“情怀”是他选择民俗学的初心,也是民俗学这个学科对他潜移默化的影响,他的师范观、公益路和对学生的培养就无一不体现他的踏实作风与理想情怀!

 

20181029154078215827002073.jp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