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资讯» 师大人物» 赵之行:踏上“汉语桥”后的奇妙之旅

赵之行:踏上“汉语桥”后的奇妙之旅

 

 

编者按:北京师范大学校园里,有来自非洲30多个国家的150多位留学生,他们感受着中国的日新月异,感受着中国人民的兄弟之谊,铭记木铎钟声,传播大道于天下,做中非友谊的筑路人,中非命运共同体的筑梦人和建设者。

国际交流与合作处与党委宣传部开设“我来自非洲”专栏,让来自非洲的同学,讲述他们的精彩故事。

 

人物卡片

20180917153716979257108838.jpg

赵之行,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2018级学生

 

“是汉语和中国给了我这次机会,让我知道了什么是中文、什么是中国人,然后接触到更多的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能拥有机会了解其他国家的思想文化,自己的收获自然也就越来越多了。”

 

这是赵之行到北师大学习的第二周,北京和北师大的一切对他而言都是新奇可爱的。汉语和中国文化是连接他与这个世界的一道桥梁,他不断地发现属于这个广袤而神奇地国度里吸引他的种种,也让这个国度的人开始认识他,接纳他,在他身上看到属于汉语文化的与众不同的魅力。

 

初识汉语

 

赵之行与汉语的初次相识得益于父母的影响。母亲是喀土穆大学的中文学院院长,她欣赏中国人身上那股认真而不拖泥带水、一鼓作气的劲儿,对中文有着浓厚兴趣,水平很高。父亲也很喜欢中国,在他任职的石油公司中,有不少中国同事,对中国有较多的了解。

 

20180917153716981562703539.jpg

赵之行和家人(图:赵之行)

 

2014年10月高考结束后,赵之行在父母的建议下,选择前往苏丹喀土穆大学就读汉语和英语专业,开启了汉语专业的学习旅程。

 

第一次上汉语课的时候,老师便为每一个人都取了中文名。老师告诉他,之有知行合一、到达的寓意,行在古代的时候好像代表某一个行业,取这个名字是希望他能在文化行业达到富有知识的境界。这样一个有名有姓的名字,寄予厚望,古风古韵,恍若有一种宋代文人的气质,文质彬彬而不失风骨,赵之行很是喜欢,让他觉得自己有了一个非常完整的中国身份。

 

除了父母的全力支持,赵之行的学长学姐们也在他走向汉语世界的途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学长学姐们刻苦学习的精神,对学弟学妹热情的关切和照顾,让他喜欢上了中文学院的气氛:“我们中文系不像其他系,我们感觉就像一家人,所有人都是认识彼此,照顾彼此,我特别喜欢那种气氛,特别喜欢我们中文系。中文系还有很多的比赛和活动,所以别的专业的学生会特别羡慕我们。”中文学院的沉浸式教学,也使得中文系的学生们的中文水平快速提高,在一年的学习之后,学生便能用中文与中国人进行基本交流,而其它语言专业的学生很难做到这样,这也是中文学院令他自豪的地方。

 

20180917153716983622508852.jpg

赵之行在喀土穆大学(图:赵之行)

 

虽然现在赵之行的中文字正腔圆,但是他在发音上遇到的困难,曾经差点让他打起退堂鼓。

 

他还记得他刚入学的时候,老师会让他们挨个到办公室背诵课文。有时候他觉得自己的发音是对的,但老师却不断纠正他的错误。一个“下雨”的“雨”字,他站在办公室五个小时,还是没能把发音读对。在老师和母亲的鼓励下,他坚持了下去,在中文学院学习了一个月之后,汉语的学习渐入佳境,赵之行被汉语所吸引,变得越来越喜欢汉语。

 

汉语水平上升之后,赵之行开始接触中国的文学作品,尤其是古代诗歌。阿拉伯语文化里,诗在文学中最为有名,自古以来便有各种美妙的诗篇。在阿拉伯语的语境下,赵之行可以感受诗的美妙之处,但换到汉语语境中,他要感受诗歌之美便困难多了。虽然自己对古代文学甚有兴趣,但是自己对古代文学作品地理解能力还是不尽人意。他的汉语再好,还是感觉不到汉语诗的优美语言,语言的沟壑依旧横亘在他于中国文学之间。

 

不过,在漫长的汉语学习道路上,他已经克服了重重困难,作为“汉语桥”的赢家,他可不再害怕汉语文化的挑战了。

 

通往梦想的“汉语桥”

 

20180917153716989576805877.jpg

 

20180917153716992425701462.jpg

“汉语桥”比赛中的赵之行(图:赵之行)

 

2017年“汉语桥”比赛的巅峰对决中,赵之行在与另一名选手经过数十轮的比拼之后,以14:7的比分和压倒性的优势获胜。对中文知识的熟练掌握让他冷静从容,全程零错误作答,并赢得了最终的冠军。

 

2016年,大二的赵之行第一次参加汉语桥比赛,进入了总决赛。比赛中的小品项目要求至少表演八分钟,而在参加汉语桥比赛之前,赵之行从没想到自己能够使用中文交流三分钟。“跟老师交流的时候不知道一些词语怎么说,我就会用英文跟他交流,然后他就会跟我说用中文怎么表达。”尽管由于中文水平火候尚缺,赵之行最后只得了三等奖,但这一次经历也给了他更多的动力和勇气。

 

2017年,赵之行再度来到中国,第二次参加“汉语桥”比赛。这一次,他代表苏丹、代表非洲大陆冲破重重挑战,最终夺魁。对于夺冠一事,他十分激动,也为自己而感到骄傲。这对他不仅意味着荣誉,意味着以往辛苦学习的肯定,更意味着来到中国留学的机会,使他离自己的爱好更进了一步。

 

除了知识和胜利之外,对赵之行来说,从“汉语桥”收获的最珍贵的东西便是跨越国界的友谊。他和当时的“对手”们现在依然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他们同样热爱中国,热爱汉语,一起来到赛场,用中文沟通交谈,分享他们在自己的国家学习汉语遇到的有趣的事情,分享自己的生活,介绍自己家人和朋友,仿佛他们已相识多年,从未有过时空的隔阂。赵之行和来自澳大利亚的大洋洲洲冠军刘思远成为了很好的朋友,在和她的友情中,赵之行感受到了属于“汉语桥”的珍贵情谊。

 

20180917153716996320008014.jpg

 

20180917153717000367402875.jpg

赵之行与“汉语桥”的朋友们在三里屯聚会(图:赵之行)

 

“我还记得,总决赛第一轮思远就被淘汰了,她一直在哭。她跟我说,你还是不要安慰我了,你赢了‘汉语桥’就相当于我赢了。我当时特别的感动。其实我们已经不像是在竞争了,虽然我们代表不一样的大洲,在这个比赛当中是应该互相竞争激烈的那种感觉,但是其实我们更像朋友,我们就是朋友们聚在一起,来到中国,学到更多的知识。”

 

竞争的意味被他们淡化,不论来自何方,他们在中国,就是一家人,温情和善意是他们的常态,相互鼓励,相互帮助,赵之行就在朋友们的共同努力下,走到了赛程的最后。

 

“汉语桥”的获胜将赵之行推进了北京城的怀抱。他自信满满地投入熟悉而陌生得文化环境之中,带着家人与朋友的祝福,独自迎上接踵而来的挑战。

 

20180917153717002995007335.jpg

张高丽副总理与苏丹副总统巴克里接见 “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年度总冠军赵之行(图来自网络)

 

从喀土穆到北京城

 

用“中国通”来形容赵之行,可能还不足以说明白他对中国的感情。

 

在苏丹的时候,赵之行的朋友圈就和中国学生的朋友圈并无两样了,简直就是一个中国“土著”大学生的精神世界。他会转发喜欢的公众号的文章,会吐槽学习的压力,会分享喜欢的歌和歌词,会拍摄校园生活里有意思的小视频,看球看剧看综艺,一个都不落下,还悉心记录了与“汉语桥”的满满回忆。赵之行甚至还很关注国内发生的热点时事,会转发微博上的热评,如当时备受议论的“红黄蓝”事件。

 

在申请了喀土穆大学的孔子学院奖学金之后,赵之行跨越网络世界来到北京,在北师大的汉语文化学院进行为期一年的进修,并在分班考试之后,与师大大三的留学生们一起学习汉语文化课。

 

在北京留学,赵之行学到的第一件事就是独立。没有了家人的照顾,他开始独立处理所有的生活琐事。第一次离家这样远,赵之行却很能适应北京的生活,尤其是饮食方面。第一次来到中国的时候,在苏丹从来没吃过中国菜的赵之行觉得自己完全不习惯这里的饮食,有的菜甚至一吃就会肚子疼。但这一次来到中国,他就觉得自己适应多了,开始探索师大各个食堂的中国美食,并以此作为解锁师大新生活的一大乐趣。他第一个迷上的美食是饺子,曾创下三餐吃韭菜鸡蛋饺子的记录。饺子是他的“新欢”,而北京烤鸭是他心目中的“白月光”。

 

“天哪,北京烤鸭超级好吃,我第一次吃北京烤鸭是第一次参加‘汉语桥’的时候,吃完志愿者让我们走的时候,我扒着桌子不想走,就想留在那儿继续吃。”他激动地拍着桌子,向记者回忆着北京烤鸭的味道,脸上是难以抑制的喜悦和意犹未尽。

 

除了美食,赵之行最喜欢中国的传统节日。苏丹人一年中最重要的只有两个节日,中国的传统节日众多,而且各不相同,端午节吃的是粽子,在春节是吃饺子或者年糕等,到了中秋节要去买月饼,丰富的习俗和美食也让他赞不绝口。苏丹人在春节前几天也会做准备,打扫卫生、贴春联、贴福字……节日习俗里的一个小细节都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内涵。在苏丹正着贴的福字,在中国则常常被倒着贴。直到老师上课讲解,赵之行这才知道贴倒福意味着“福已经到了”。  

 

赵之行也希望能去其他城市玩一玩,“我打算去上海那边玩,因为我特别喜欢那种国际化的城市,我想去外滩,之前看了好多那的视频和图片,特想晚上亲自想去看一下。我还听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就想去看一下杭州、苏州。”他一脸憧憬地叙说着自己的假期打算,他已经不只满足于在北京游历,更想亲自到其他地方一探究竟,从这个国度收获更多超越知识的养分。

 

在中国,赵之行也遇到过偏见。“因为我们国家是属于非洲的阿拉伯国家,所以很多人就会觉得我们那边的人都睡在路上、树上什么的。我给他们看我们苏丹的照片,他们就会特别吃惊。可能他们也没有真正了解过非洲,就只是纯粹戴着有色眼镜来看非洲。而且我们那边也有很多白人,但很多人就会觉得我们那边应该都是黑人,喏,你看,我也是晒黑的呀。”他卷起袖子 ,手臂上的阳光晒出的分层清晰可见。

 

大部分的中国人还是对赵之行很友好的,对于社会现存的种族歧视和人身攻击,赵之行并不想责备他们,他觉得这些偏见可能来自于较低的教育程度,以及负面、片面的新闻获取,更多时候也是一种误解和固有印象,非洲人对中国人也会有“所有的中国人都会功夫”这样的看法,只要解释清楚了,大部分人还是乐于接受,这些观念很多时候这并不代表对双方交流的抵触。在偏见面前,他更乐意跟他们沟通,希望改变他们的那些思想。“最重要的还是能够接受对方,我知道,其实有时候他们并没有太多恶意。因为我们毕竟活在一个地球上,所以还是要接受对方。”这并不代表非洲人会对和中国人交流有抵触。

 

与中国文化接触四年,赵之行的思维已经产生了很多改变。之前,他仅仅习惯于以苏丹人的思维方式去思考某一件事情,但现在他则能从多个角度来考虑事情。特别是来到中国之后,赵之行拥有了来自各个国家的朋友,思想也就更加开放。赵之行很想跟中国人交朋友,但他觉得中国人不怎么敢跟和他们交流,比较害羞一点。 留学生在师大总是容易抱团,他认为这并不是个好现象。“我一般都是跟在汉语桥认识的朋友一起玩的,但我就特别想认识中国的朋友,因为我想了解一下,他们在这里的生活是什么样。”

 

20180917153717007428806905.jpg

赵之行在最喜欢的新四食堂(图:许玮婧)

 

在采访结束前,赵之行对向记者询问“你吃饭了吗”用闽南语应该怎么说。他逐字确定了读法和声调,认真地跟读了几遍,不一会儿便说得很是地道了。赵之行热情地与记者告别,语调里充满了少年的元气。

 

“下次遇到你的时候,我就可以用中国人很常见的打招呼方式问候你了,还是用很难的方言。我好开心今天学到了一句方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