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平台» 媒体师大» 【中国教育报】以青春之名守党员初心

【中国教育报】以青春之名守党员初心

  

黄文秀到外村考察养蜂产业,计划将养蜂技术引到百坭村。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我遇到山洪了,两头都走不了,雨越来越大……”6月17日凌晨一点左右,当整个世界都陷入沉睡当中,黄文秀的家人、同事不曾想到,她发在家里微信群的一段暴雨中山洪汹涌的视频和几段简短的文字,成了这个年轻漂亮、热情阳光的女孩在这个世界上最后的印记。第二天一早,那场令她时刻牵挂、即使冒着暴雨也要赶回村参加的扶贫工作会议,她也成了永远的缺席者。

  

  30岁,怀揣着青春和梦想走向成熟的最美年华。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2016届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广西定向选调生,广西百色市委宣传部理论科副科长、乐业县新化镇百坭村第一书记黄文秀鲜活的生命却永远定格在漆黑的雨夜,永远停留在那条走过千百遍的扶贫道路上。

  

  “作为驻村第一书记,我有信心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不获全胜,决不收兵!”言犹在耳;宿舍的桌案上,《红星照耀中国》鲜红的封面仍然耀目。虽然黄文秀无法走完心心念念的扶贫“新长征”之路,但她却用自己的生命坚守着一名青年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在如流星般划过天际的璀璨芳华中,留下了奋勇前行、不断拼搏的闪光痕迹。

  

  短暂而闪亮的足迹

  

  6月16日的大雨来得有些突然。

  

  当天下午两点多,顾不上吃饭的黄文秀叮嘱完身患重病的父亲“记得吃药”,便急匆匆要出门。听天气预报说晚上会有暴雨,父亲劝她第二天早上再回村里。

  

  “就是因为要下暴雨,村里可能会受灾,更应该马上回去。”黄文秀丝毫不敢耽搁。去年6月,也是雨季,田林县有楼房倒塌,通往乐业县的路段发生了塌方,凌云县有一户6口人家不幸被埋入土中。当时危急的情况仍让她心有余悸,更何况连日暴雨,村里的灌溉水渠可能被冲断,她急着赶回去参加第二天一早的扶贫工作会议,以便尽快缓解灾情。

  

  未曾想,灾难竟如此降临。

  

  6月16日晚上9时至17日凌晨5时,广西百色市凌云县遭遇强降雨。持续暴雨引发山洪,多个路段被冲毁,造成人员伤亡和失联。

  

  独自一人开车上路,担心村里因为土质疏松发生塌方和滑坡,黄文秀一边赶路,一边给村支书周昌战发消息,询问村里的情况。暴雨引发的山洪让前方一片汪洋,随后发生的塌方瞬间吞噬了黄文秀年轻的生命……

  

  “在我驻村满一年的那天,我的汽车仪表盘里程数正好增加了两万五千公里,我简单地发了一个朋友圈:‘我心中的长征,驻村一周年愉快。’”黄文秀曾在《扶贫手记》里这样写道。

  

  百色是黄文秀的家乡,也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百坭村更是百色战场上那座最难啃的山头。正是带着对家乡的深情和投身脱贫攻坚的热望,2016年从北京师范大学获得法学硕士学位后,黄文秀以广西定向选调生的身份回到百色。2018年3月,从市委宣传部下村,任白坭村扶贫第一书记。

  

  “还记得初到百坭村的情景,那时候我还是一个从没有接触过农村工作的‘新手’。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强调的‘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找到问题根源,增强脱贫措施的实效性’,为了全面掌握百坭村的致贫原因和现状,我坚持用土办法,对村内的贫困户开展遍访工作,认真查摆问题并听取民情民意。”黄文秀在《扶贫手记》中写道。

  

  百坭村共有19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分散居住在几个不同的山头。对初来乍到、不熟悉地形的黄文秀来说,要在最短时间内掌握全村贫困户的详细情况,谈何容易?

  

  “长征的战士死都不怕,这点困难怎么能限制我继续前行?我想起了那句话——‘让扶过贫的人像战争年代打过仗的人那样自豪’!”看似文弱的黄文秀偏有一股拧劲儿,到贫困户家走访,一进屋脱下外套帮着做家务,村民不在家她就去田里,边帮他们干农活边聊天。

  

  风里来雨里去,黄文秀不知疲倦地奔忙在扶贫路上,仅用两个月时间便摸清了全村概况。向村民宣传党和国家的政策,帮他们排忧解难。老乡家的砂糖橘产量上不去,黄文秀找来技术员指导,8户人家的那用屯有6户靠砂糖橘实现年收入10万元以上。村里山上片区5个屯的通屯道路因年久失修,一下雨路面就泥泞不堪,一些路段因泥石流、滑坡等出现了垮塌,黄文秀积极向上级争取,2019年5个屯的通屯道路有两条路已达到相关标准,其余3条路已列入乐业县2019年第一批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安排项目。

  

  驻村一年多,黄文秀坚持吃住在村里,还带着村民修路、安路灯、建蓄水池,村里有88户418人成功脱贫,贫困发生率从22.88%下降到了2.71%,村民亲切地称她“文秀姑娘”。

  

  温润而执拗的坚守

  

  “我不相信,还是接受不了……”黄文秀的导师郝海燕怎么也无法相信,那个文秀、聪慧、柔美而又爽朗的女孩会以这样一种方式离开,仿佛一个电话打过去,还能听到她用美好而欢快的语调讲述自己在脱贫攻坚一线的满足和幸福。

  

  “文秀虽然走了,但她在百坭村的未竟事业依然还在。每天清晨,村部所在那座山头的鸟鸣也许就在诉说她的梦想,因为她的生命和情怀,从此与美丽壮乡不再分开。”在北师大校办工作的陈乐是黄文秀的研究生同学,去年夏天,她带着11名学生去黄文秀所在的百坭村开展社会实践时,看到黄文秀在只有一张硬板床、一个电磁炉、一台电饭煲、几个锅碗、几把勺筷的村部工作生活得如此有激情,被深深地震撼了。“她总是说,‘离2020年很近了,时不我待呀!’我想,文秀在村民眼里,更像是在村里长大后出嫁外村,如今又回家省亲的好孩子。”陈乐说。

  

  北师大2017级哲学专业本科生张晓薇清晰地记得,去年夏天社会实践队前往百坭村时走过的那条土路,弯曲地盘旋在陡峭的山上,狭窄而凹凸不平,裸露的泥土和巨大的石头就在两侧,走一次就胆战心惊,而这条路却留下了黄文秀数次奔走的青春身影。

  

  有人说,中国农村是“3亿人出走的世界”,但黄文秀说,“走出去之后肯定有部分要回来”。在北师大同专业好友刘娟娟眼中,黄文秀就是那个走出去又坚定地回来的人。

  

  初识时,那个戴一副眼镜、热情打招呼的姑娘;应聘学校勤工助学岗位时,那个文秀干练、乐于助人、敢于担当的姑娘;毕业后,那个美丽、爱美却甘于在扶贫路上晒黑、不修边幅的姑娘;朋友圈里,那个因为家乡的百色芒果“广告精准扶贫项目”开拍了而欣喜不已的姑娘……

  

  刘娟娟能理解黄文秀的选择:“我们总以为,个人似乎离国家很遥远,我们很苦恼,青年如何才能为国家社会的进步担当责任,文秀却在他人踌躇时做出了脚踏实地的努力,赢得了村民的信任与尊重,她是我们的榜样!”

  

  “黄文秀校友是我们身边的普通一员,身处普通的岗位,做着并非惊天动地的工作,但是她在日常工作中体现出的务实担当、在奉献基层群众中呈现出的使命感责任感,为和平年代青年学子如何成长成才提供了学习的榜样,值得我们每一个人钦佩和学习。”北师大校长董奇说。

  

  青春与使命的担当

  

  “文秀师姐遇难至今,已经过去了将近半个月的时间,但关于文秀师姐的那份感动甚至震撼却始终萦绕在我的心头。”北师大哲学学院学生付佳乐深有感触地说,站在一个普通人的角度扪心自问,有谁会毅然放弃大城市优渥的工作生活机会,回到贫困山村参与脱贫攻坚?又有谁可以不顾个人安危,深夜冒雨奔向受灾群众?

  

  黄文秀曾在《扶贫手记》中记述过这样一个片段。

  

  有一次在全村最远的长沙屯走访结束后,村民黄仕京坚持要留她在家里一起吃晚饭。饭间,黄仕京突然问她:“书记,听大家说你也是大学毕业,还是北京回来的研究生,怎么会想要到这么边远的农村工作呢?”

  

  黄文秀思考了片刻回答说:“百色,是一个集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境地区、大石山区、贫困地区、水库移民区‘六位一体’的特殊地区,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作为自己的家乡,面对如此情况,怎么还有理由不回来呢?我们党提出要教育扶持一批人脱贫,并且扶贫要扶志和扶智,我身在这样一个切实为群众谋发展、谋福利的党,怎么能不响应号召呢?”

  

  “黄文秀同志是读书人,也有着挥斥方遒的风发意气,即便历尽艰险、皓首穷经,也要追求内心笃定的信念和真理。”北京大学2016级法学院硕士生苏晖阳认为,因为亲身体会过艰辛和苦楚,才更加感同身受,以一腔热忱俯下身子扎根泥土。

  

  “年少时,总觉得那些伟大的人无所畏惧,无论局面多么危险也总是一往无前。后来渐渐明白,其实没有天生无所畏惧的人,只有选择扛起责任的人最勇敢。”服役期间曾参与过洞庭湖抗洪抢险、曾获得北京市优秀在校退役大学生士兵的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2018级硕士研究生张钊从黄文秀的事迹中深深体会到,和人民群众站在一起的青春才最美丽也最厚重。

  

  付佳乐记得,在扶贫路上,黄文秀曾鞭策自己“我还不够勇敢”,也曾许下过“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承诺,“这是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更是信仰”。付佳乐在为黄文秀的殉职感到惋惜和痛苦的同时,也重新思考着这一代青年在处理个人与社会、国家关系过程中的使命与担当。

  

  “黄文秀同志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就,塑造了新时代青年的榜样。”北师大党委书记程建平表示,学校将组织干部师生认真学习黄文秀校友对党忠诚的信仰初心、心系基层的大爱胸怀、埋头苦干的奉献精神。

  

  同为广西定向选调生,北师大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硕士刘家希今年将回家乡桂林参与脱贫攻坚。“作为文秀师姐的后辈和同样回到家乡广西的选调生,唯有向师姐学习,保持一名党员的先进性、纯洁性,时刻把群众的利益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将自己与人民群众紧紧相依在一起,才能真正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刘家希满怀信心。

  

  本报北京7月1日电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