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平台» 媒体师大» 【经济日报】为国治学

【经济日报】为国治学

胡必亮在参加“2017中国城市运营联盟年会”时发表演讲。 (资料图片)

 

       从农村发展到城镇化,从新兴市场到“一带一路”,北京师范大学新兴市场研究院院长胡必亮在多年的治学研究中多次切换重点。思时代之变,为国而治学,就是胡必亮40多年来治学生涯“变”与“不变”的逻辑所在。

 

       思考起于田野

 

       胡必亮出生在湖北农村的一个贫苦家庭。身为长子的他有三个妹妹和两个弟弟,养猪、放牛、种地等农活成了他少年生活的主题。

 

       然而,思考的种子也从那时起在他脑中种下。“当时,我们全家365天都在干农活。可到年底一算,不仅没有挣到钱,反而还欠了不少。”胡必亮回忆说,每当他在农田里干活时就会想,怎样才能改变这种状况?“那时我下定决心,要改变自己的人生,也要改变家庭和家乡的贫困面貌。”

 

       国家恢复高考,给了胡必亮改变人生的机会。怀揣着梦想,胡必亮于1979年考取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前身湖北财经学院,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农村经济作为自己钻研的专业方向。

 

       大学毕业后,他来到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专门从事农村经济与农村发展研究工作。

 

       整个20世纪80年代,中国农村改革轰轰烈烈,变化也应运而生。80年代末期,胡必亮发现,春节后的北京火车站人山人海,大量民工来到北京,这使他敏锐地察觉到,中国的社会大转型开始了。

 

       “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后,农村富余劳动力纷纷走向城市去打工,中国开始逐步从农业社会向城市社会转型,城镇化的速度开始加快。”胡必亮说,伴随着时代变化的脚步,他的研究视角也从农村发展转向了城乡发展和城镇化。

 

       此后,胡必亮又去了德国深造。留学归来,他通过招聘考试,进入世界银行驻中国代表处,担任经济官员。3年后,胡必亮再度更换跑道,进入法国兴业证券亚洲公司,担任副总裁兼首席中国经济学家。

 

       在世界银行,胡必亮的研究重点是宏观经济、环保、粮食安全三大议题,比较完整地参与、研究和见证了中国从1993年开始的经济过热到1997年的经济“软着陆”过程。此外,他作为协调人,完成了世界银行关于中国粮食安全和环境保护的两项重要研究。伴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兴起与发展,在法国兴业证券,胡必亮开始更直接地与资本市场打交道,“所做的工作主要是研究资本市场,为客户投资提供意见和建议”。

 

       那时候,在投资研究的驱动下,胡必亮开始关注新兴市场,研究哪些新兴市场有更好的投资机会,这也为他后来再度变换研究方向奠定了基础。

 

       后来,胡必亮还曾短暂地投身创业,从事数字经济的研究与经营。最终,他再次选择回到校园,先是到德国完成了自己的博士学位,后到哈佛大学做了两年半的博士后研究。

 

       研究紧跟时代

 

       2009年12月,胡必亮从哈佛大学回国,进入北京师范大学工作,研究主题就是新兴市场。

 

       “2008年的世界金融危机发出了一个重要信号,即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遇到了很大问题,相比之下,新兴市场国家展现出良好的发展潜力。我认为这将是未来世界格局发生变化的重要前兆,加上此前我对新兴市场有一定研究,于是就将这一问题作为我的研究重点。”胡必亮说。

 

       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时,胡必亮刚好在哈萨克斯坦调研新兴市场。他再度敏锐地察觉到,这一倡议将给新兴市场国家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随后,他迅速将新兴市场研究和“一带一路”研究进行对接。胡必亮认为,两者有着共同关心的议题,就是探索如何促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这也是他从年轻时就开始探索的核心问题。

 

       在胡必亮看来,学者一定要不断地进行理论创新,“不管是新兴市场还是‘一带一路’建设,都代表着促进世界未来发展的新力量,我研究它们,就是研究如何认识未来世界”。

 

       随着胡必亮的研究不断深入,他带领的研究队伍也不断壮大。最早进入北京师范大学创办新兴市场研究院时,胡必亮事事亲力亲为,带着自己的学生做研究。随着团队研究成果逐步丰富,研究院得到的支持也越来越多,如今已经形成了30多人的研究团队。为更好地研究“一带一路”建设,在新兴市场研究院的基础上,北师大成立了胡必亮领衔的“一带一路”研究院。

 

       身肩重任的胡必亮,正努力将研究院打造成为高端智库。他发起举办了“京师‘一带一路’建设大讲堂”,邀请世界知名专家学者、国际金融界领袖和“一带一路”建设相关国家前政要到北师大就“一带一路”建设发表系列演讲、授课,广受学生好评。

 

       坚守治学宗旨

 

       细数自己的人生履历,胡必亮戏称自己是“野蛮生长”。从田埂上的乡村少年,到社科院里思考农村改革;从世界银行里探索宏观调控,到投资银行里把握微观机遇;从投身创新创业,到大学校园里著书立说……胡必亮每过几年就会变换一次人生跑道。每一次变换跑道,都可以归因到他对时代变化的敏锐观察,每一次变换跑道,又从未偏离自己治学的宗旨——为国家,为社会。

 

       胡必亮告诉记者:“时代发展是我研究的重要驱动力,我一直选择与时代同行,研究时代发展。希望自己的研究跟上时代变化,甚至走在时代前面。希望我干的事,是别人没干过的。”

 

       如今,在理论研究和智库建设中躬耕的胡必亮,没有忘记自己的另一个身份——教师。他说,他十分享受从事这份阳光的职业。2013年6月,胡必亮被学生评选为北京师范大学第一届“最受研究生欢迎的十佳教师”。他格外珍视这份荣誉。

 

       “我希望,将来我的学生能遍布世界各地,不管取得多大的成绩,都能够记得自己是祖国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北师大培养出来的学生。要实现这一点,首先自己要努力,对得起这份职业,尽力为学生提供最好的教育。”胡必亮说。

 

       另一个让胡必亮无法忘却的地方是家乡。不论时代如何变迁,胡必亮“向下凝望”的目光始终没有改变,他始终记挂着生养他的那片田野,时常与家乡人讨论家乡的发展。

 

       “我是我们村的经济发展顾问,也可以说是我们村的‘首席经济学家’。从年少时,改变家乡的贫困面貌就是我的理想,我一生的治学研究,也一直与家乡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胡必亮说。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