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平台» 媒体师大» 【中国教育报】“影像计划”为海外青年勾勒中国印象

【中国教育报】“影像计划”为海外青年勾勒中国印象

20181031154097226777204252.jpg

 

       2018年7月的一天,首都国际机场大厅,北京师范大学学生孔雪把写着“‘看中国’Melamed”的牌子尽力举高,寻找她的外国青年搭档——来自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的梅拉米德。未来17天内,孔雪将协助梅拉米德完成“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以下简称“看中国”)的项目。

 

       “看中国”从北京师范大学起航,经过8年的孕育发展,如今它已经走出“象牙塔”,把国内各省份高校和近百所国外五大洲高校连接起来,成为北京师范大学对外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品牌活动。

 

       美国、加拿大、英国、荷兰、俄罗斯、挪威、印度……这些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青年,大多数都是首次来到中国,他们要在短短的17天时间里,在中国青年志愿者一对一的协助下,每人拍摄完成一部10分钟的纪录短片。从他们的视角和相互碰撞的思维来观察、体验和感悟中国人、中国事、中国情,从不同侧面进一步认识和了解中国的国情和发展。

 

向世界传播中国故事

 

       “你们怎么会有这么现代的机场?”7年前,当飞机降落在首都机场T3航站楼,参加“看中国”计划的美国波士顿大学学生禁不住发问。提起中国,许多外国青年的印象可能还只是熊猫、功夫等这些碎片化的形象,真正的中国远不被人所了解。

 

       “当下的世界经济增速放缓,‘逆全球化’思潮抬头,我们面临太多的共同问题。不同民族国家之间确实需要基于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精神,开展人文交流,夯实民意基础,加强国际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共同发展。国家间的人文交流需要切实落地、互相接受、具体有效的承载方式。”“看中国”创始人、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黄会林谈起“看中国”项目的初衷时说。

 

       8年间,来自55国的508名青年,在中国22个省份共拍摄完成507部“看中国”纪录短片,这些影片在美国罗德岛电影节、中美电影节、萨拉热窝电影节等赛事上斩获100余项国内外奖项。同时,该项目受到国内多家主流媒体的关注和报道。

 

       黄会林教授说:“要让世界知道中国,我们需要着眼于青年,着眼于视觉。语言和文字是我们了解彼此的障碍,而影像是世界共通的语言。”这些影片犹如万花筒,用它们独特的方式讲述中国的质朴与繁华,古老与时尚,彰显着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与文化自信。黄会林教授认为,我们理应怀有这样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世界文化格局色彩缤纷,在文化多元的21世纪,就全球影响力而言,中国文化应当发挥它的影响力,成为世界上不可替代的、独树一帜的文化。”

 

       “看中国”计划正在成为中国故事、中国文化向海外传播的重要载体。

 

用镜头解读中国文化

 

       “成龙、李连杰,谁没有听说过?成为功夫明星是很多人的梦想。20世纪70年代以来,借助电影和电视,中国武术在西方获得了无数功夫迷。但我们好像距离真正的中国功夫还很遥远。”来自法国高等视听制作学校的马里昂,怀揣着“功夫梦”来到北京寻找真正的中国功夫。中国功夫的“秘密”究竟是什么?马里昂用自己的作品《止戈为武》给出了答案。

 

       2015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青年大学生科蕾在甘肃兰州参加“看中国”项目,拍摄了一部名为《来一碗兰州牛肉面》的短片。片子以她的观察体验为视角,介绍了新加坡唐人街和中国兰州两地的拉面馆,探寻其中的相似与不同之处,在对牛肉面的品尝中思考其所蕴含的人文和地域文化意义。她的作品获得了当年“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金目奖一等奖。

 

       “我敢肯定,当他们回到家乡时,那些有关中国的故事将被人们复述。”指导教师阿瑟夫·纪波说,“就像古时商人走过的那条横贯中西的丝绸之路,我们用数字电影的图像和故事搭建了一条新的丝绸之路。这一次,促使我们漂洋过海的不再是丝绸和香料,而是中国故事。”

 

记录和发现中心意相通

 

       当踏上中国的土地,去走访、去深入了解,“从宏观的族群文化表象进入到细腻的个体生命接受”,中国这片土地和生活在这里的人民给他们带来了深切的震撼。

 

       来自英国的海莉用短片《大国工匠》,聚焦中国的新名片——高铁,展现了中国第一代高铁工人、高铁焊接大师李万军坚守岗位、突破创新的感人故事,揭示“中国速度”背后的大国工匠精神。

 

       同样被震撼到的还有来自克罗地亚的尼基卡·兹杜尼齐。当他走进湖南的制造企业中联重科,他才知道什么叫“中国制造”。他的短片《瞬间解构》记录了他的见闻:在如梦如幻的机械王国里,看身着蓝色工装的工人如何将一个个小小的零件,拼装成大吊车;走出大门,走向外面的世界,看巨型的吊车,如何吊起庞大的物体,建起高楼大厦。

 

       他们的镜头对准当下飞速发展的中国,生动地传递出大国形象后千千万万个中国人真实的力量和温度。生生不息的活力、革故鼎新的创造力,中国以其独特魅力和昂扬的姿态,不断刷新着青年们的认知。

 

       2018年,来自以色列的梅拉米德,和他的制片人搭档孔雪一起来到了塞罕坝,用镜头追寻属于塞罕坝林场的青春记忆。来到塞罕坝,梅拉米德首先便被它的广阔林园和壮美景色所震撼。他决定按拍摄计划运用采访的形式挖掘几代塞罕坝人心底的故事,还原历代“塞罕坝人”在这片土地上奉献青春无私奋斗的艰辛。“选这个题目是因为我想通过塞罕坝这样一个融合了中国历史、生态与自然、人的青春与记忆的特殊地方去挖掘一些有意思的东西。”

 

       “最初我们没有为学生们设定主题,也不对他们拍摄的内容作要求,但巧合的是,所有的影片都在聚焦中国文化。”黄会林教授说。

 

       阿瑟夫·纪波曾经告诉学生们,“中国就是我们要寻求的故事”,却被学生提问“如何跨越半个地球到一个陌生的地方讲述自己的故事?”他的回答是让他们亲身去体验,亲手去触摸,“因为不论你在哪里,你的眼睛注视何处,你所讲述的永远都是自己的故事,你自身的斗志、恐惧、希望和快乐”。

 

跨越国界的青年友谊

 

       “世界的美好未来寄望于青年一代。为青年的成长创造更为广阔的舞台和更良好的环境,是大学的重要责任和使命。”北京师范大学校长董奇在《印象·改革开放——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一书序言中写道。

 

       从接机到送别,从陌生到相识,从误解到理解,从合作到共赢,中外青年在十几天时间里通过“看中国”的平台相识相知,珍惜着漂洋过海而来的友谊。每一部纪录片展现的不仅是镜头里的故事,还有更多镜头背后的人情故事。而纪录片的拍摄工作完成后,通过该项目连接的中外青年、师生、院校之间的友谊还在不断地生发成长。

 

       “虽然只有很短的时间,但是我相信来自国外的各位青年,对这段在中国的经历可能会铭记一生。活动不仅使这些外国青年和中国青年一起从不了解到了解,从不熟悉到熟悉,从过去根本不认识到结成深厚的友谊,甚至这种友谊可能会延续一生。”董奇校长说。

 

       “可以说,‘看中国’项目已然成为承载外国青年进行文化交流的‘直通车’,以文化包容的态度和人际沟通的善意,很好地削减了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隔膜与障碍,在中外青年之间架设起一座充满活力和希望的国际友谊桥梁。”黄会林教授说。

 

       “看中国”凝聚了来自国内外不同地域、不同行业的人群,共同探索出了一条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的新方式。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