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北京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系列活动之杨秀玲剪纸艺术展在启功书院坚净美术馆正式开展。此次展览共展出了国家一级美术师、山东省工艺美术大师、菏泽市剪纸艺术委员会会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杨秀玲的近40幅剪纸艺术精品。
此次展出的剪纸作品,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十一米剪纸长卷《黄河情》、多层套色彩绘《百鸟朝凤》气势恢宏、鲜活灵动、精巧细腻。展品体现了传统书法艺术、绘画艺术与剪纸艺术的融合,展现出别具一格的艺术风貌,从不同角度展示了剪纸艺术的独特魅力。
非遗传承人杨秀玲,郓城县文化馆馆长刘成玉,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侯仰军,民俗学专家、北师大文学院康丽教授,北师大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刘长旭,校工会常务副主席刘建武,启功书院副院长于乐,北师大师生代表及部分艺术工作者等约60人参加了开展仪式。
刘长旭对郓城县及非遗传承人杨秀玲老师对非遗进校园活动的支持表示感谢,他在致辞中表示,北京师范大学非常重视校园文化建设,重视用文化塑造学生的品格和人格,着力提升文化育人工作的品质和成效。为了丰富师生的校园文化生活,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北师大党委宣传部与学校相关部门合作,陆续举办了多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受到校内广大师生的欢迎。他希望广大师生关注非遗,多欣赏传统艺术精品,领略传统文化之美。
活动联合主办方代表刘成玉表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系列活动有助于更好地展示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他介绍了郓城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并预祝展览圆满成功。
于乐表示,此次非遗进校园活动让北师大广大学子近距离地感受剪纸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将对北师大美育教育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剪纸不仅仅是一门民间艺术,而且是传统文化的精髓,我要把这门艺术传下去”,杨秀玲说。非遗传承人杨秀玲,山东郓城人,出身于剪纸世家,家族有300 多年的传承史,为第五代剪纸传承人。她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注重研发创新。其作品既保留了剪纸艺术的传统风格,又融入了现代的设计理念,集审美、实用于一体,多次获奖。她表示“能够走进北京师范大学,与莘莘学子共同分享剪纸技艺,深感欣慰”,希望通过非遗进校园活动,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更好地传承并发扬光大。
杨秀玲等还专门创作了两幅北师大主题的剪纸作品,分别是《启功先生肖像》和《北京师范大学校训》,并在开展仪式上赠与了北师大。
此次非遗进校园活动,除展览外,还设计了专题讲座和体验课堂。在题为“执着坚守镂空之美”的讲座中,杨秀玲为在场师生介绍了剪纸艺术的发展历史、特点及艺术创作技巧,并为大家讲述了家族剪纸传承的动人故事。在体验课堂上,杨秀玲等向师生教授了简单的剪纸技巧,并进行了亲切而有趣的互动。最后,在老师们的带领下,同学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共同创作完成了一幅生动的“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题剪纸作品。
参与活动的很多同学都是第一次接触剪纸,大家都纷纷表示,通过活动,对这项传统技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感受到了“指尖艺术”的奇妙,体验到了传统艺术创作的乐趣。
积极推进校园文化建设,营造高品位校园文化氛围,是高校践行文化自信的重要体现。北京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系列活动,旨在丰富广大师生校园文化生活,帮助大学生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此次剪纸艺术展活动由北师大党委宣传部及山东省郓城县委县政府、郓城县文化和旅游局联合主办,北师大启功书院、郓城县文化馆、郓城县剪纸艺术传承研究院协办,从5月13日持续到17日,为期一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