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中国科学技术部委托,10月17-22日,北师大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依托中国高校极地联合研究中心(下简称:联合中心)在丹麦、冰岛举办多场北极科研交流活动。
我国北极科研活动开始较晚,近年来取得快速进展, 2018年1月,我国首次公开发布《中国的北极政策》白皮书,明确提出了我国对北极事务的立场和政策主张,其中重点提到要积极推进北极科研国际合作,鼓励中国科学家开展北极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
科技部社会发展与科技司、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以及我驻丹麦使馆科技组积极行动,围绕10月19-21日在冰岛召开的第六届北极圈论坛大会,委托北京师范大学中国高校极地联合研究中心,组织了来自我国高校、中科院和气象局的十余位科学家举办三场北极专场科研交流活动。
10月17-18日在哥本哈根举行的首届“丹麦-中国北极科学研讨会”上,来自国内12所高校、研究所的20余位专家学者与来自丹麦11所高校和机构的近30位北极研究学者齐聚一堂,就双方共同关心的北极环境与气候变化及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中丹北极科学研讨会
10月19日,冰岛雷克雅未克举行的首届“格陵兰-中国北极科学研讨会”上,中方12位科学家与来自格陵兰的10位科学家和科研机构负责人就如何开展格陵兰科研合作进行了深入交流。
中国-格陵兰北极科学研讨会
10月19-22日的第六届北极圈论坛大会吸引了来自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00名各界代表参加。论坛期间,中方提出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的倡议引发广泛关注,而科技创新将在“冰上丝绸之路”建设中发挥关键支撑作用。
联合中心组织了2个科学主题分会,分别为“北极冰冻圈变化及其影响”和“三极环境与气候变化”,联合中心秘书长、北师大全球院院长程晓教授担任两场双边科学会议和两场主题分会的联合主席。12位来自国内高校、中科院和中国气象局的科学家做报告交流展示最新研究成果和北极合作意愿。
此次系列科研交流活动中,中国与丹麦和中国与格陵兰北极研讨会都系首次举办,是我国对北极国家科研双边交流的里程碑式事件。通过上述几场科研交流活动,展示了我国科学家在极地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和具备的实力,增进了我国科学家与丹麦、格陵兰和冰岛等国科学家之间的相互了解,产生了多项具体的合作意向和下一步的北极合作研究重点。
几场交流活动中,我国科学家还推介了“三极环境与气候变化”国际大科学计划的构想,国际科学家展示出了极大的参与兴趣。此次系列对于推进我国北极“冰上丝绸之路”建设和“三极环境与气候变化”国际大科学计划具有重要意义,相关交流成果将在10月25-26日举行的第二届北极科学部长级会议上向各国通报。
外交部北极事务特别代表高风对我国科学家积极参与北极事务的行动给予高度赞赏,中国环球电视网对中格北极研讨会进行了报道,北师大在极地研究方面的国际影响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