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北京动物学会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办。本次学术研讨会由北京动物学会主办,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育部动物学课程虚拟教研室以及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共同承办。研讨会以“加强动物学研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助力北京生物多样性之都建设”为主题,吸引了众多北京市动物保护、研究和教学单位的相关高校、科研院所、中学、行业协会等单位及自然保护组织的专家学者,参会人数超过300人。会议邀请了4位知名学者进行大会报告,设立了5个专题报告会以及38个墙报展示,覆盖了动物学研究的多个领域,为参会者提供了丰富的学术交流平台。
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康震出席开幕式。康震在致辞中强调了动物学研究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性,指出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孕育了浓厚的动物学研究传统,北京师范大学在动物学领域有着深厚的积淀和卓越贡献,长期致力于动物学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同时建议要加强跨学科、跨领域的合作,推动搭建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沟通桥梁,共同推动动物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的深入发展。
中国动物学会秘书长、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胡义波代表中国动物学会向研讨会的举办表示祝贺。北京动物学会理事长、北京林业大学教授丁长青对参会代表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代表北京动物学会对承担单位和协办单位的精心组织与鼎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当日是中国动物学研究德高望重的老前辈、鸟类生态学家、北京师范大学郑光美院士诞辰92周年纪念日。研讨会的召开,旨在缅怀前辈们为北京动物学会研究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做出的贡献,鼓励大家抓住历史发展的机遇,勇攀动物学研究高峰,担当起学会发展的重任。
会议邀请了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胡义波、北京大学研究员华方圆、清华大学研究员梁鑫及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胡仪作大会特邀报告。胡义波通过基因组学和大数据的分析,为野生动物保护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展示了科学技术在生态保护中的重要作用;华方圆深入探讨了人类土地利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提出了针对性的保护策略,为生态恢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梁鑫的研究揭示了细胞动力学在神经科学领域的新发现,为理解神经系统的复杂性提供了新的视角;胡仪的研究展示了共生微生物在动物营养代谢中的重要作用,为理解动物与微生物的共生关系提供了新的思路。报告内容是4位专家长期研究积累的科研成果,代表了生物学基础研究领域的最前沿。北京动物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杜卫国和北京动物学会副理事长、首都师范大学教授任东先后主持了上午的大会学术报告。
下午的分组会议共设立了5个专题报告会,分别聚焦基础教育与动物科普、动物多样性与保护、动物行为与生态、动物演化与分子机制、野生动物疫病等领域。共有44位代表在分组会议上做了报告,交流成果和经验。墙报环节展示了大量关于动物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吸引了众多参会者驻足观看和交流。墙报内容涵盖了动物行为、生态、演化、保护等多个方面,为参会者提供了广泛的学术交流机会。
大会闭幕式由北京动物学会秘书长、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研究员张树苗主持。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邓文洪代表大会组委会和学术委员会作大会总结。邓文洪指出,本次会议关注动物学研究的实践应用,探讨了动物学研究成果在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保护修复等领域的应用前景,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北京动物学会将继续发挥平台作用,推动动物学研究的深入发展,加强与国际学术界的交流与合作,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更多力量。
北京动物学会副理事长王世雯公布了优秀报告名单,常务理事杨红珍公布了优秀墙报名单,张树苗宣读了致谢单位和团队名单,丁长青向承办单位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颁发了承办纪念牌。最后,任东向各位代表发出邀请,欢迎大家2025年到首都师范大学参加“2025年北京动物学会学术研讨会”。
此次会议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国家自然博物馆、北京动物园管理处、北京猛禽救助中心、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北京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北京市东城区青少年科技馆等单位协办,同时还受到AVIAN RESEARCH期刊、INTEGRATIVE CONSERVATION期刊、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有限公司、成都德鲁伊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优威视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南环球信士科技有限公司、翱图京整(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