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资讯» 学术动态» [观点]董婧宸:字说节气——谷雨

[观点]董婧宸:字说节气——谷雨

二十四节气诞生在古老的农耕文明中。先民在农业生产活动中,观察物候的变化,并为不同的节气命名。在早期文献中,清明和谷雨这两个节气的先后,文献记载有所不同,经过历代的名目沿革和顺序调整,今天的二十四节气中,谷雨是春天最后一个节气,一般在公历4月19日至4月21日之间。正如《孝经援神契》所言,谷雨“言雨生百谷,清净明洁也”。季春之时,春雨沛然而至,润泽大地,百谷生长,谷雨也因此得名。


禾苗之“谷”,早期的文字写作“穀”,它与山谷之“谷”,实有各自不同的汉字构形和汉语词源。山谷之“谷”本是象形字,象水流从山谷流出之形。禾苗之“穀”则是形声字,《说文解字》:“百谷之总名。从禾[图①]聲。”在不同的文献中,有九谷、六谷、五谷等说,且诸家解释不一。如郑众释九谷为“黍、稷、秫、稻、麻、大小豆、大小麦”,郑玄则言“九谷无秫、大麦,而有粱、苽”。无论如何,谷是谷类作物的总称。从汉字构形来看,“穀”的义符是“禾”——在甲骨文、金文和小篆等早期文字中,“禾”与“木”的字形下方基本相同,均象禾苗和树木的根系,但“禾”与“木”的字形上方则秩然有别:“禾”的字形上方,象成熟饱满的谷子向下低垂;“木”的字形上方,则象挺拔俊秀的枝干向上伸展。隶楷阶段,“禾”字起笔为撇,保留了与“木”的区别。在汉字部首中,禾与木也判然有别:从“禾”的“穀、黍、稻、稷”等字为稻谷之名,“种、稼”等字与种植庄稼有关;从“木”的“杉、柏、橙、柿”等字为木果之名,“植、树”等字与种植树木有关。“穀”的声符是“[图①]”,段玉裁认为,“[图①]者,今之壳字,谷必有稃甲”。穀与壳、确等词同源,词源意义取自坚硬的外壳。古人很早就注意到,小米、小麦、稻米等谷物,都有坚硬的稃甲,故而人们用臼杵舂捣皮壳,以提取干净的米粒。“穀”也因其外壳而得名。今天,笔画简易的“谷”字已合并了笔画繁难的“穀”字,但追溯早期的汉字形义可知,代代传承的耕作经验,悄然体现在先民的造字之中。至于雨水之“雨”,也是象形字,象雨水从云间滴落之形。


资料图片




图①



在大自然中,水可以化作不同的形态——在二十四节气中,秋季的白露和霜降,是根据冻凝而成的露水和白霜而命名;冬季的小雪和大雪,是根据晶体形态的雪花而命名;只有春季的雨水和谷雨,是根据液体形态的雨水而命名。谷雨节气,和先民在农耕实践中对“春雨贵如油”的朴素观察,有着密切的联系。


谷雨是农忙的时节。谚云:“清明谷雨紧相连,浸种耕田莫迟延。”宋人范成大的《蝶恋花》写谷雨农忙,中云:“江国多寒农事晚,村北村南,谷雨才耕遍。秀麦连冈桑叶贱,看看尝面收新茧。”漫山遍野的秀麦,是辛勤耕种的结果。谷雨之后,品尝新面、收茧缫丝也就不再遥远了。


谷雨也是品茶的时节。清明和谷雨这两个节气,是采茶的重要时间节点。清明之前采摘的茶叶被称为“明前茶”,芽尖细嫩而茶汤清甜;谷雨之前采摘的茶叶被称为“雨前茶”,芽叶饱满而茶味醇厚。唐人齐己的《谢中上人寄茶》记友人赠茶:“春山谷雨前,并手摘芳烟。绿嫩难盈笼,清和易晚天。且招邻院客,试煮落花泉。地远劳相寄,无来又隔年。”采茶是辛苦的工作,往往天色已晚,摘得的茶叶尚不及一笼。值是之故,朋友馈赠的雨前茶,才更加值得珍惜。


谷雨更是暮春的最后一个节气。春天的烂漫画卷里,有鹅黄、有桃红、有草绿,而点染这幅画卷的,则是绵绵的春雨——它是大自然最美好的馈赠。只是,百谷在谷雨中生长,又何尝能离开农人的耕耘呢?在谷雨时节,愿每一个人都能抓住春天的尾巴,播撒下希望的种子,也在不远的将来,经过自己的努力,收获饱满的果实。


原文刊发于《光明日报》2024年4月19日第16版;作者董婧宸,系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中国文字整理与规范研究中心副教授。

原文链接:https://epaper.gmw.cn/gmrb/html/2024-04/19/nw.D110000gmrb_20240419_2-16.htm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