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上午,北京师范大学第九届“地理新声”文化节开幕式暨学术前沿讲座在京师学堂京师厅举行。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于小雷,地理科学学部部长李小雁、党委书记徐洪、常务副部长吴云峰、副部长董孝斌、周涛、潘峰华,党委副书记陈蓉蓉以及学部党团学工办教师代表出席本次开幕式。开幕式校外嘉宾包括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院长贺灿飞、团委书记李婷婷,中国国家地理发行公司总经理李宁、品牌推广总监段力新,腾讯可持续社会价值事业部数字支教平台负责人杨京、项目成员魏立艳,中国地理学会研究生联合分会主任初明若、秘书长李雨竹。本次活动通过BRTV和直播平台进行同步直播,累计超七千人次线上观看。开幕式由地理科学学部2022级本科生吴耀主持。
于小雷致开幕辞。他对“地理新声”文化节多年来为营造校园文化氛围、促进各高校地理学子交流、传播美丽中国科普知识等方面作出的努力表示高度肯定。他指出,地理文化节打造“学术讲座-科普宣教-实践交流-比赛竞技”四维体系,不断创新活动形式,校内校外联动、理论实践结合,彰显了新时代北师大学子的社会担当。希望以地理文化节为代表的学部学生工作脚踏实“地”、因“地”制宜、顶天立“地”,致力于通过第二课堂的滋养,为培育具有“四有”素养的拔尖创新人才,彰显教育的思政引领力、人才竞争力。
2024年3月至10月,经学校科技集团京师数据公司牵线与协助,地理科学学部与中国国家地理联合,承担了腾讯数字支教平台地理课程开发工作,并面向国家脱贫摘帽地区的小学推广。学部资深教师、青年骨干、学生团队共同参与,课程涵盖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等多维度,打造了专业+思政的工作范例。57节精品科普课程覆盖110个区县、253所乡村学校、7000名小学生,是地理科学学部与腾讯数字支教、中国国家地理携手,执地理教育之笔所书写的社会责任答卷。杨京以“共筑”“共创”“共赴”三个关键词分享与地理学部携手探索乡村教育普惠的实践与感悟。李宁表示,要做地理知识的传播者,做地理教育的传承者,通过媒体更好地帮助地理学子的师范初心播撒在祖国大地。
腾讯数字支教平台负责人杨京致辞 中国国家地理发行公司总经理李宁致辞
中国国家地理在开幕式现场举办了捐赠仪式,向腾讯可持续社会价值发展事业部数字支教平台落地校、地理科学学部分别捐赠杂志期刊,徐洪、于小雷分别担任捐赠仪式见证人。
期刊捐赠仪式
贺灿飞作题为《地理学如何观察经济活动》的讲座。讲座围绕地理学与经济地理学的联系和区别、经济活动空间差异的常态现象、经济地理学空间思维以及如何理解经济活动的空间结构四大方面展开。他重点讲授了如何理解经济地理学中的“术语”体系——区位、地方、区域、网络的具体内涵,以点-线-面-网络的视角系统展示地理学如何观察分析经济活动。讲座深入浅出,线上、线下的老师、同学收获满满,感触良多。
学术讲座后,同学们对经济地理在观察经济活动的作用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同学们就经济地理学者在学术研究和政策建议之间的立场、经济地理学的定量研究方法等方面及性能提问,贺灿飞进行了悉心解答,令人受益匪浅。提问的同学还获得了《中国国家地理》杂志。
学生提问
李小雁作总结发言。他表示,本次讲座给我们带来更为宽广、专业的新视角,并对“地理新声”文化节致力于地理学子的交流、传播地理科普文化表示高度肯定,希望文化节越办越好。
北京师范大学第九届“地理新声”文化节开幕式暨学术前沿讲座结束,也标志着本届文化节正式启航。本次文化节守正创新,涵盖“学术讲座-科普宣教-比赛竞技-实践交流”四大板块、二十项地理特色活动,延续“经纬杯”全国高校地理知识竞赛、“禹贡新声”全国高校地理学研究生会学生会主席论坛、“地理文化一条街”科普活动、“寻访京华”京郊野外地理素拓等活动,创新举办“擘画山河探寻古今,计里画方朱墨润心——地图科普展”“青年契阔论经纬”学术演讲比赛,致力于成为地理爱好者们的助力引擎,为地理青年提供一个展示热情、思辨与提升能力的舞台,为地理学科的新阶段探索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