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资讯» 学术动态» [论坛]北京师范大学举办第二届博鳌防灾减灾大会——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报告分论坛

[论坛]北京师范大学举办第二届博鳌防灾减灾大会——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报告分论坛

3月7日至10日,中国灾害防御协会主办的第二届博鳌防灾减灾大会在海南省琼海市博鳌召开。本次大会以“提升灾害防治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主题,吸引了来自防灾减灾救灾、应急管理、安全生产等领域的院士、行业专家、学者及企业人员共1200余位代表参加会议。为深入探讨第一次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的先进经验与应用落地案例、研判未来城市安全面临的新型风险,3月7日至8日,北京师范大学国家安全与应急管理学院、应急管理部-教育部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共同举办了“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报告”专题分论坛。


第二届博鳌防灾减灾大会主会场


国务院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原国家减灾委员会秘书长、应急管理部原副部长郑国光致辞,他对当前普查成果在省市县各层级的应用进展现状给予了充分肯定,也提出了对未来成果应用发展前景的方向与期许,并对“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应用报告”分论坛的举办表示热烈祝贺。


专题论坛分为3月7日下午与3月8日上午两场。第一场分论坛中,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汪明教授担任论坛主席,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前所长孙柏涛、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防洪抗旱减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正高级工程师孙东亚、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党委书记杨思全、清华大学安全科学学院院长袁宏永、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戴慎志、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中建研科技抗震院院长史铁花、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防灾减灾工程研究所所长陆新征、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地质灾害综合研究室正高级工程师房浩、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资源工程学院城镇化与城市安全研究院副院长许镇、北京师范大学国家安全与应急管理学院副院长刘凯分别作了题为“我国地震震害风险评估与区划内容及方法”、“城市洪涝风险识别与应对策略”、“灾害风险监测技术研究”、“城市极端灾害风险监测预警工程的探索研究”、“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在国土空间规划中应用研究”、“普查成果在城镇房屋安全中的应用”、“多尺度建筑承灾体建模方法及其在城市灾害安全中的应用”、“地质灾害风险普查评价与成果应用”、“考虑建筑-道路耦联影响的城市抗震韧性研究”和“普查长三角地区风险专项评估”的主旨汇报。


第一场分论坛嘉宾致辞及专家主旨汇报


第二场分论坛由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史培军担任论坛主席,应急管理部国家减灾中心灾害风险调查部主任赵飞、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讲师张钢锋、深圳市应急局副局长杨金山、珠海规划设计研究院研究员占雪晴、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研究员/福建省陆地灾害监测评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高路、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草调查规划院研究员杨雪清、北京东方至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周海兵、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教授/江西省应急管理学会副理事长刘影、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副教授石先武分别作了题为“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及应用情况介绍”、“粤港澳大湾区自然灾害综合风险专项评估与成果应用示范”、“深化普查成果常态化应用、护航深圳安全韧性城市建设”、“自然灾害风险评估与国土空间规划--以珠海为例”、“基于风险普查成果的2023年福建台风灾害应对实践”、“森林火灾风险普查成果应用的思考”、“县区级风险普查成果综合应用解决方案”、“基于风险普查成果的基层综合减灾示范创建实践”,以及“风暴潮灾害风险普查技术体系构建及成果应用实践”的主旨报告。


图6(9)_副本.png 图6(10).png

第二场分论坛嘉宾致辞及专家主旨汇报


与会专家从地震、地质、气象、水旱、森林草原火灾、海洋灾害及复合链生灾害的致灾机理及巨灾情景构建、关键承灾体单体结构到区域系统物理脆弱、系统功能破坏的级联放大效应、减灾资源(能力)及应急救援措施、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等多个方面,展开对普查技术体系、普查数据与巨灾(链)情景构建、普查评估结果与国土空间规划融合等相关领域成果展开深入的交流与探讨。同时,论坛专家及参会代表在水利科学、气象学、土木工程、灾害学、生态学、人工智能、系统科学以及管理学等学科交叉视角下,围绕普查成果在巨灾模拟大科学实验装置、应急救援大应急理念、城市韧性高质量建设等诸多领域碰撞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激发了灾害风险普查成果在交叉学科的创新激情,为提升国家与地方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保障国家和区域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