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资讯» 学术动态» [观点]张璐:新文科背景下高校音乐课程体系研究

[观点]张璐:新文科背景下高校音乐课程体系研究

新时代教育要注重学科交叉融合,加强基础学科培养能力,打破学科专业壁垒,对现有学科专业体系进行调整升级,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加快培养紧缺人才。


在我国,新文科建设是2018年教育部提出的人文学科发展的新方向、新要求。该概念强调将新的科学技术融入到文、史、哲等人文学科之中,同时,更加鼓励如何将科技赋能于教学中、课堂上。在新文科语境发展的几年时间里,我国高校的人文学科、艺术课堂不断尝试。但值得进一步追问的是:新文科“新”在哪里?为什么“新”?如何“新”?近年来我国高校音乐课堂不断被尝试与运用,从音乐作品鉴赏到审美意识提升,从美育教育到文化理解,正是在新文科背景下,尝试解决音乐课堂的实践问题。


在新文科背景下,知识生产模式、知识传播路径都会发生转变


新文科的“新”体现在整体课程设置兼容的全面性与个体化设计。正是由于全面性与个性化设计的兼容理念,在新文科背景下,知识生产模式、知识传播路径都会发生新转变。新文科强调的以“超学科”的视野作为主要方向,主张以某一学习经验或者以自然、社会问题为主题来组织课程内容和学习活动的课程,这是一种内在融合课程的建构,这就意味着不仅仅立足于学科间,更立足于整体的视角,以“共同体”的思维去重新引领和探索教育的新模式。早在19世纪,就出现了以心理学理论为基础,研究和解释人的音乐经验的音乐心理学这一新兴方向;如今也有心理临床治疗和音乐艺术学科相结合的、具有实际操作性的音乐治疗学,这是一种典型的学科交叉、跨专业方向;还有上个世纪60年代诞生的艺术与管理相结合的艺术管理学;以及音乐与教育学理论融合的音乐教育学等,都已体现出跨学科的实践与运用,体现出新文科在音乐教育和实践教学领域的巨大前景。


因此,在新文科背景下的音乐课堂,打破原有的以理论与知识框架为设计的内在架构,转为以“项目制”“主题性”为逻辑框架,虽然坚守音乐课堂本体论,以音高音准、节奏节拍、音乐常识、乐器使用以及曲式结构为基础,但在打破以往的概念界定、特点介绍以及审美认知的课程顺序上,从具有主题意义的音乐作品或音乐现象(如音乐综艺节目、二次元音乐现象、电影音乐等)入手,从问题导向开展音乐课堂的超学科理念教学实践。


新文科建设“新”还体现在科技赋能与融合,十分强调新技术的深入使用。在音乐课堂上,就主要表现在音乐资源收集汇聚与实践创作、音乐数据信息检录等规范化、系统性的民族民间音乐、市场音乐的采集流程,双向融合一手、二手资料与技术注入,例如,在高校音乐课堂中,特别是以视频、音频、图片、文本信息的格式进行存储整理,以知识图谱的技术操作,形成某一个音乐主线明确、以线带面的音乐资源池。目前,大部分高校音乐通识课程仍以科普性、讲授性内容为主,技术手段可有可无,互动性和应用性都没能得到良好的体现。结合新文科艺术类的建设需求,搭建“基础知识+虚拟仿真+生态互动”分类分层次的课程体系,科技赋能,构建音乐课堂。


新文科背景下音乐课堂的构建


自18世纪教育学家与人文主义学者席勒首次提出审美教育和艺术教育理念以来,美育与艺术教育彼此密不可分,并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把审美教育付诸实践,主要包括美育认知研究、审美能力价值探讨、学校美育活动研究等方面。而伴随着美育的历史发展过程,美育更多注重于和政治、社会保持着较为紧密地内在联系。美国音乐教育将美育与艺术教育尝试性地进行讨论,更多的是集中在美育作为音乐教育的价值观引领。也就是说,美育在哲学层面上试图去回答音乐教育到底意义在哪里?这为今天的新文科语境提供了话语体系的支撑。我们今天所说的新文科,从底层逻辑而言,就是强调通过在音乐课堂、音乐教育中将多学科进行贯通与连贯,将美育理解成为美学角度的理论意识与审美实践提升的根基,这也应当是新文科背景下的音乐课堂核心理念问题。


另一方面,音乐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能够给人带来精神满足,有利于身心健康,有助于社会交往,但抛开这些具体的实际功能而言,音乐教育中的哲学问题在于如何阐释音乐所能包含的价值与文化理解。在音乐课堂中,教师引领学生去了解历史、建立关系、理解文化是今天的音乐课堂所应该带来的新倾向。在当前高校音乐课堂普遍仍是注重音乐本体的鉴赏与阐析,容易出现缺乏深度、特色泛化、分散零乱等问题,这就使得课程安排及教学内容设置较容易忽略学生的知识背景及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


以某高校《中国民族音乐鉴赏》课程为例,在传统的课堂构架中,较多以作品鉴赏、知识点介绍、意义与反思等框架展开,或以我国民族音乐的分类方法展开章节安排,这对于专业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但对于新文科语境下的音乐课堂便有所调整。如在中国民族民间以劳动号子为内容的“顿挫铿锵的音韵美”、以少数民族民歌《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处处蝉歌不见蝉儿面》等为主要内容的“乐律美”、以器乐作品《二泉映月》《梅花三弄》为核心的“形式美”、以合奏乐《金蛇狂舞》等为代表性的革命精神传统文化音乐主题,形成兼具内容广度与深度的优质课程体系,在原有的民间歌曲、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器乐等音乐本体模块基础上,涉及横向的音乐概念、特点分析及审美价值,主要是有利于从纵向维度的音乐历史阐释,展示出了我国民族艺术的类别、形式、特点及文化内涵。


根据《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教学中坚持听觉为先的教学原则。无论通过何种方式聆听或体验音乐,都要引导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音乐上,并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聆听音乐。”因此,在音乐教育教学体系中,始终要以音乐本体特征把握音乐教育的核心问题与规律出发。  


在新文科视域下如何构建高校音乐课堂,主要在于以思政课程建设为引领、遵循教育规律性、遵循音乐艺术自律性、遵循教师自身的刚性需求,进而实现“以文化人、以美育人”的“美育”效果。


第一,遵循教育本身的规律,主要围绕教育学、心理学等课程体系安排。教育学与心理学作为音乐公共课堂的方法论支撑,其实在具体的课堂应用中往往被忽视。第二,遵循音乐本体发展规律,不仅包括音乐理论、创作与表演等音乐课程,主要还体现在具有音乐师范教育特色的教学设计。在高校音乐课堂中,打破传统的概念、特点等维度,尊重美育规律、价值观引领。第三,遵循师范教育培养的现实需求,以进一步改进音乐教学法、音乐教育学等具有实操性的方式方法进行师范教育的师资培养,搭建新文科背景下的多学科交融的师资体系。


实现艺术与技术在教学体系中的有效融合


音乐作为一门听觉艺术,和听觉的传播媒介与手段密不可分。20世纪以来,新技术手段的不断更新,对音乐的创作模式、传播模式,包括教学课堂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引入多项新媒体技术,丰富课程的授课模式,全面形成了“线下—线上—互动教材—智慧平台”的多元体系,不仅是疫情常态化后的主要形式,更是伴随科技进步后的课程新发展。设计课程时,采取一种“复线式教学”的方式,以线上交流和堂上讲评方式辅导下的课外阅读与欣赏,与堂上的全面讲授并行推进。例如,在传统的线下面授课基础上,以线上互动课为新媒体资料辅助和趣味引导,以立体化教材为桥梁连接。


作为希拉姆学院“新文科”理念的三大基础之一,科技智慧运用以“技术与徒步”(Tech and Trek)的双向发展项目为形式,自2017年在校园范围内的本科教育中展开。学校为每一位在校生配置平板电脑(iPad)与高端户外运动鞋,鼓励学生在提高自身技术应用能力的同时,还应保持对自然环境的具身性体验。在艺术相关课堂教学中,科技产品与软件的使用为学生的创造力培养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创新科学技术推动文献数字化,相应地,这个项目的推动也着力于提高学生对艺术文献资源的数据搜索与分析能力。


应当说,新文科人才培养是当前国家与社会的迫切需求,重点突出科技变革和产业变革在艺术类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时代已产生新的需求,而在现有的艺术教学体系中,科技手段仍未发挥出充分的作用,艺术与技术在教学体系中仍未实现有效融合。借鉴国外经验,同时立足于我国高校音乐课堂现状,主要在理念创新、模式创新、方法创新三个维度上。


第一,重吸收,广泛学习各领域创新方法。在教学方式上,积极拓展网络及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教学实践中,积极结合教育学最新理论,拓展趣味性学习渠道;在教学评价时,积极增强学习反馈机制,根据学生的点击频率、起始时间变化等进行教学效果的跟踪,逐渐形成了“艺术+pc端”“艺术+学习分析”等跨领域合作的智慧教学体系。智慧平台的搭建目的在于改变已经固化的传统课堂模式,将知识的学习从原本的教师单向输出转化为学生的主动性探索,引领学生通过创新的方法主动吸收。


在智慧平台的教学技术新应用下,教师可以有效利用虚拟仿真与人工智能互动技术,通过pc端、手机端等方式,让学生通过交互手段的操作,主要包括知识点的回答、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评、360度立体化使用民族器乐等,增强民族音乐课堂的体验感、鉴赏性。进一步而言,通过虚拟仿真实验课堂的尝试建设,在pc端,以音乐厅、歌剧院的虚拟场景带领学生进入,在特定主题的音乐会中,如红色主题、革命精神的音乐主题,通过二胡作品《光明行》的节奏律动、器乐合奏《彩云追月》的结构特点等,音乐作品的选择、音乐场景的设定、旋律节奏的改编与创作,进一步推进新文科教学改革。


第二,重数据,充分分析利用教学信息。课程在不断改革的过程中重视教学反馈与数据信息的时效性。早期的线下课堂中,由主讲人及课程助教通过共同制作调查问卷、焦点小组、访谈法等方式,收集、分析学生反馈意见,形成应用评价。随着网络课程的发布和学习分析技术的提升,又建立了基于MOOC学生数据的分析系统,根据每学期听课数据的变化不断调整和更新课程的内容及形式。


在不断改革的过程中重视教学反馈与数据信息的时效性,在线下课堂中,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并整理学生意见。随着网络课程的发布和学习分析技术的提升,又建立了基于MOOC学生数据的分析系统,根据每学期听课数据的变化不断调整和更新课程的内容及形式。每学期观察实际的教学效果,按照课程进度,定期设定“情景式教学”“沉浸式教学”“同伴式教学(Peer Instruction)”等模式,增强课程场域中的互动性。同时,定期举行教学成果的分析讨论,制订下一阶段的教学改革目标与计划。智慧的教学环境旨在科技与艺术教学更好地结合起来,让音乐课堂的教学更加科学化和可视化。


第三,重实践,在课程教学中不断探索。在思路与方法创新的同时,始终坚持走在教学实践第一线,将创新理念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应用起来。通过不同结构、层次和类型的学习场景的智能转接,快速实现对于不同类型学校、不同学习需求者提供智能化美育服务,打通“线上+线下”“虚拟+现实”的学习场景,形成“线上+线下”融合的学习情境,强调学习服务与教学优化,构建全方位、全场景、全过程的无缝学习环境,促进精准、开放、共享的个性化学习,将课程资源、艺术一线资源以视频、音频、图片、文本信息的格式进行存储整理,最终形成主线明确、以线带面的多元化美育资源池,不断积累与扩充资源池的作品容量,逐步打造成智慧美育平台,延展以高校音乐课堂为内容的美育课外资源。同时,逐渐促进与融合教学实践与学术科研,形成产学研体系化的课程实践探索。音乐课堂充分利用各学科领域的前沿成果,应用于实际的教学当中,不断改善和创新教学体系,但要将一线优质的教学实践经验转化为理论成果,通过优质教材、精品专著、学术论文等形式,产研结合,不断探索如何将大学美育课程发挥出更好的教学效果。


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放在首要位置,在新文科建设的背景下,教育工作者始终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出发,音乐课堂的示范应用具有典型意义,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设计出蕴含美育精神的高校音乐课堂,不仅是新文科背景下的现实需求,更是在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将美育与科技相融合的音乐课堂未来所在。


原文刊发于《中国高等教育》2022年第23期,本文为中国高等教育学会“2022年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重大课题“人文精神与科技赋能相统一的高校美育课程体系构建与研究”阶段性成果,作者张璐,系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原文链接:https://zgdj.cbpt.cnki.net/WKG/WebPublication/paperDigest.aspx?paperID=c84a152a-1a83-466f-9de4-82d23665ce9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