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资讯» 学术动态» [研讨]“多学科视野下的艺术史建构”学术研讨会举办

[研讨]“多学科视野下的艺术史建构”学术研讨会举办

11月25日上午,以“多元融合,交流共建”为主题的“多学科视野下的艺术史建构”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


本次研讨会由中国文艺评论(北京师范大学)基地、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主办,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艺术学系承办,北京师范大学国民艺术素养研究中心协办。


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主任王一川,北京师范大学国民艺术素养研究中心主任、艺术与传媒学院艺术学系系主任郭必恒,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文学编辑部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文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跣,北京大学艺术学院艺术学理论系系主任、研究员唐宏峰,《艺术学研究》编辑部主编、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孙晓霞,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古棕,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郭兰兰,艺术与传媒学院音乐系系主任朱杰,艺术与传媒学院美术与设计系系主任王鹏,艺术与传媒学院艺术学系教师李宁,艺术与传媒学院艺术学系副教授吴键等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研讨会旨在回应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于2022年印发的《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和《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管理办法》文件精神,汇聚多学科背景下艺术史学和中国艺术史研究创新力,推出艺术史学和中国艺术史研究新成果,激发艺术史书写和艺术史学书写新思维。王一川于2023年发表专著《艺术史学要略》,入选2022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该书对艺术史学原理、艺术史学方法与进路等艺术史学基本问题作了开拓性探讨,提出从中国文心传统出发,把艺术史学规定为文心在世之象的传世之学的新主张。郭必恒于2023年11月出版了六卷本的《中国艺术通史》,以人文性、审美性和知识性为依循,从时代与生产、生活与礼俗、绘画、书法、雕塑、工艺、建筑(含园林)、音乐、舞蹈九个层面,对上自先秦,下讫二十世纪初的凝聚在中华艺术史中壮阔辉煌的文明成就,进行了生动细微地梳理、阐释和揭示。两部著作一部从“论”的角度,一部从“史”的角度,交相辉映,展现了各艺术门类相互融合的艺术史学研究和中国艺术史书写的新形态、新成果。两部著作的出版,也恰逢艺术学理论学科从2013年创始,到2023年调整为艺术学学科新面貌,展现出艺术学人在这十年间,于艺术史学研究和中国艺术史书写道路上笔耕不辍、步履不停的精神与决心。


王一川著,《艺术史学要略》,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3年5月版。


郭必恒著,《中国艺术通史》,北京:文化发展出版社,2023年11月版。


中国文艺评论(北京师范大学)基地主任、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肖向荣向研讨会作书面致辞。他谨代表中国文艺评论(北京师范大学)基地与艺术传媒学院,向各位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并希望通过“杏坛书会”品牌系列活动和本次学术研讨会,涵养读书风气,回归好书阅读的初心;激荡跨界之思,坚守文艺评论的诚心;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秉承文化传承的恒心。


王一川首先对郭必恒出版六卷本《中国艺术通史》表示由衷的祝贺,表示这是一部由中国学者独力撰写的贯通历史朝代、兼通艺术门类、通释艺术内外、联通文化层级的中国艺术史著作,对中国历代各艺术门类发展史作了全面系统地深入研究,是艺术学成为独立学科门类以来中国艺术史学领域的一枚厚重果实,一项独创建构。随后,王一川就艺术史学科的“瓶颈”问题,提出同时夯实艺术史书写和艺术史学书写两条路径的解决办法。并对艺术史学研究的动因、艺术史学的含义、艺术史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等根本且关键的问题,一一进行了详尽解读。最终提出以“文心”为核心的艺术史学中国境界这一创造性学理阐释,在艺术史学研究中传承中国式文心传统,明晰中国艺术史学的任务和境界,均在于从艺术中探求和呈现文心在世之象的传世轨迹。


王一川


郭必恒发表了题为《中国艺术史研究的风俗学派刍议》的主旨演讲,以他积累的《史记》研究、民俗学研究和艺术学理论等多学科研究基础,提出了一种真正超越艺术门类限制、融通艺术内外的中国艺术史书写“风俗学派”的创新性理论框架和研究范式。生动讲述了“观风俗”即为“观文艺”的中国传统文化中风俗与艺术的统一性问题,集中阐发了“知世论艺”、“因俗观艺”和“以艺弘文”的风俗学派视野下的艺术史研究范式,重点关注中国艺术史研究风俗学派所要解决的生产性命题、礼俗性命题和精神性命题等核心命题。


494abe435fd84d70bd041a00618636a2_副本_副本.jpg

郭必恒


与会专家学者基于“艺术史书写”和“艺术史学书写”等议题,聚焦艺术史学科的视野融合,共同探讨新时代、多学科背景下,艺术史学和中国艺术史的学科体系、话语体系、教育教学工作的新理念、新机制、新路径。


张跣从解放感性的艺术史书写,与对感性解放进行理性反思的艺术史学研究的角度出发,首先肯定了郭必恒正在从事的“厚重而非沉重,亲切但不轻率”的中国艺术史书写工作,赞赏其将风俗学的研究方法引介到艺术史的书写当中,真正实现了超越学科分类的束缚。他从王一川通过《艺术史学要略》专著展开的讲述中,看到了由王一川搭建起的艺术史学学术体系的基本框架,由此引出西方艺术学研究体系、学科体系和话语体系与中国艺术史和文化史样貌之间的不适之症,鉴于西方艺术学研究话语中对原本水乳交融的艺术文化事项进行强烈割裂的特征,中国艺术史书写的风俗学方法,恰能有效补充用西方艺术史学理论研究中国文艺事项时的棘手问题,即还原生活的亲切,还原审美即生活的精神追求,也能体现出中国艺术、中国美学、中国思想的特色。


张跣


孙晓霞从调整后的艺术学学科的现实状况与困境出发,梳理了从艺术学理论到艺术学学科的“前世今生”。她首先肯定了艺术学学科现有的稳定的学术共同体、一定的历史积累、独特的原理性质、有效的研究方法等优势。其次,在与美学学科对比研究后,发现艺术学研究的旧问题与新空间,即长期忽略的史学研究,和基于艺术学本体、不同于美学等其他学科研究的方法论视角,以及具有学科特殊性的艺术史学研究方法和书写路径。最后,她肯定了中国艺术史和艺术史学研究者在缺少参照系的前景下的拓荒精神。


孙晓霞


古棕从中西艺术史学对话的角度出发,提出西方艺术史学研究中相对稳定的继承性和辩证性特点,而中国艺术史学研究显现出随时代而不断更新的变动不居的状态,也分析了中华民族地域广阔、民族众多所带来的艺术多样性、艺术特征的时代性难以分割等研究难点,从而肯定了王一川长期致力于的梳理中国价值、开辟中国思路的艺术史学研究,也十分认同郭必恒纲目清晰、用语扎实的中国艺术史书写方式。


古棕


郭兰兰结合自己长期的艺术实践和艺术教育经验,从音乐表演、音乐教育和音乐演奏与艺术史学研究之间的关联出发,强调艺术门类研究在多学科视野下的构建可使各个学科从中获益,有益于拓宽音乐研究视野,提升音乐教育尤其是钢琴教育中演奏技术与文化涵养的融合。


郭兰兰


朱杰从作曲实践的经验积累出发,贯通了美术史和音乐史研究,串联起音乐理念和空间建筑理念,借助中国学者的艺术史书写成果,紧密联系中美高校之间关于“曾侯乙墓的音响系统与宇宙想象”的交流合作,阐明了从事新探索的思路。


朱杰


王鹏从中国古典文人画的意涵和审美角度出发,高度肯定了郭必恒对中国艺术的传统精神的凝练概括,“以我观物、天人合一的和合精神”、“阐明道德、经世致用的思想观念”和“感兴言志、达情畅意的人生追求”,不仅通过美术史得以呈现,更是我国文化艺术资源的精神脉络。从风俗学的角度书写中国艺术史,是对以往从诸子百家学说、气韵论、意象学等角度书写中国艺术史的一次创造性破题。他表示,王一川从事的艺术史学研究,对艺术史研究、艺术史书写等具有的关键的启示作用。


王鹏


唐宏峰从如何建构艺术学框架下的艺术史研究出发,围绕着关于艺术史教学方法论核心问题曾出现过的通史研究、比较艺术学研究、跨媒介艺术史研究等不同路径的讨论,介绍了王一川的《艺术史学要略》和郭必恒的《中国艺术史(六卷本)》即是攻坚这一难题的重要成果,将艺术史学模式与艺术通史模式呈现出来,有助于推进整个艺术学学科研究的进步。此外,她还贡献了另外一种用间性取代普遍和一般的“跨媒介间性”的艺术史研究思路,包含有总体性精神同一的共生模式、总体性社会条件下的互动模式和共通的感知经验模式三种实现路径。


唐宏峰

   

李宁从艺术学理论学科发展的十年历程出发,指出艺术学学科建设的语境已不同与往日,而跨门类的艺术史书写却依然是热点和难题,它要求研究者要具备一般艺术学和普遍艺术学的视角,王一川的《艺术史学要略》正是建构起了跨门类艺术史研究的理论,郭必恒的《中国艺术通史》也恰是一次非常生动的跨门类艺术史书写实践,这正是艺术学理论十年发展之后一代学人学科自觉的彰显。


acd042917664437ba05b45cb57fb7adb_副本.jpg

李宁


吴键首先回顾了历代学人在攻坚一般艺术史书写难题的重要成果,也帮助与会师生总结了王一川书写艺术史学历程中思想核心的变迁,从二十世纪80年代的“美心”,到大众文化研究的“会心”,走向了艺术公赏力的“公心”,再到当代艺术史学研究的“文心”这一一以贯之的脉络。其次,吴键从“风俗”这一关键词出发,呼应了郭必恒进行的中国艺术史写作雅俗并重的审美趣味,融汇了上、中、下三层文化艺术,具有鲜明的挖掘文人大传统与民间小传统之关联的特色。最后,吴键作为会议主持人对各位与会专家的真知灼见作了简要回顾总结。


吴键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