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资讯» 学术动态» [观点]肖向荣: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弘扬中华美育精神

[观点]肖向荣: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弘扬中华美育精神

今年,党的二十大隆重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高屋建瓴地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会擘画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蓝图,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全面部署,更吹响了文化建设与教育事业奋进新征程的冲锋号,为我们现阶段的文化和教育工作提供了根本落脚点与整体思路。


作为文艺创作者、教育工作者与美育工作者,笔者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五个牢牢把握”,按照《中共中央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决定》里明确的“九个深刻领会”和“七个聚焦”要求,结合自身专业与实践经验,浅谈中国式现代化在文艺创作、教师培养与文化自信三个维度的重要内涵。


文艺创作:以人民视角,讲好中国故事


作为文艺工作者,理解人民视角的第一要务就是立场。2021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强调“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立场”,“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坚守人民立场,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又一次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是对全体文艺创作者提出的深刻命题,即:坚守中华文化立场。


新的科技迭代加速了文艺创新的步伐,用科技手段、华丽的灯光舞美来烘托舞台效果,带给观众感官享受、视听刺激,似乎成为文艺创作的一种趋势。但是“现代化”的前提“中国式”,不能只要表面的效果,而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不能动摇。无论是建党初期领导的左翼作家联盟,创办刊物、创作众多宣传共产主义的作品,吸引具有进步思想的人民群众加入革命队伍;还是延安时期文艺创作者们写出《黄河大合唱》,在人民之中广为传唱;以及延安文艺座谈会明确了文艺为人民服务的根本方向,和新中国成立后“二为”方向、“双百”方针促进文艺发展,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长征组歌》《中国革命之歌》《复兴之路》等时代经典陆续问世,其旋律唱响在人民群众心中;更在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精神指引下,文艺创作更加繁荣。大型情景史诗《伟大征程》推进重大文艺演出样式的新探索,歌、舞、诗、剧被统合于“情景”的营造之下,生动谱写了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复兴的宏大史诗,将意境和情感进行高度浓缩和完美统一,运用现代传媒技术建构了引人入胜的深度沉浸式的观赏空间,受到了广泛好评。因此可见,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创作的主旨不仅从未改变,而应更加鲜明。在参与国家级重要文艺演出的过程中,我一直在探索如何在史诗的框架之下,充分表现平凡又鲜活、具有无穷生命力的新时代“人的形象”。


这个创作的切入口就是人民视角。如果说“人民”还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那么我在创作中更愿意把它具象为普通人的视角、今天的中国人的视角。比如2019年,在策划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天安门群众游行活动时,我在思考:如何在新时代群众游行中彰显中国精神?最终选用的创作视角就是“谁的故事谁来讲”。农民的故事农民来讲、工人的故事工人来讲、学生的故事学生来讲……快递小哥、外卖小哥骑着车过来,广场舞大妈也热热闹闹地上场。我们把普通老百姓作为当代人的社会身份彰显出来,从人民视角出发,仰视他们,让每一位普通人从行为中显精神,让大家看见可信、可爱、可敬的新时代中国人,这就是最好地传达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故事。


参与这些重要文艺创作的过程中,我一直在思考,如何用现代的语言讲述过去的故事,用创新的形式记录时代和人民的面貌,用更真挚的情感,更诗意地去谱写新时代的“情景史诗”。在创作时,必须更加慎重地考虑哪一种声音能代表大多数人的期望和心声——以情动人是重要的指征。2019年,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天安门群众游行活动时,我们选用《今天是你的生日,中国》向共和国吐露赤子之心;在党的百年华诞之际,我们选择《唱支山歌给党听》,用最纯真的方式向党告白。我们呈现这首歌的时候,通过无伴奏合唱,以最纯净的声音表达出最质朴的情感。“人声直入人心”,一种细致入微、春风拂面的效果由此产生。对党和国家的感情是不带任何杂质、不流于技巧的,是纯粹的,而只有最单纯的元素才能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心声。


2021年,应国家大剧院之邀创作当代舞剧《冼星海》的过程中,最为打动我的,是“人民音乐家”冼星海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仍然在思考祖国和人民的未来,创作出饱蘸深情的《中国狂想曲》。翻阅文献时,我读到,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为世界描述“一带一路”理想由来及其历史涵义时,曾讲述冼星海在阿拉木图的音乐创作与中阿友谊的故事。以此为起点,红色故事另一种叙事的可能在眼前展开:我深深领悟到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中的“人民性”。在创作时选择最感人的情景,用最生动的表达传达最深沉的情感,能让百姓直接感受到这种叙述的动人之处。


舞剧《冼星海》想用一种更现代的语言呈现这位人民音乐家波澜壮阔的一生,让更多人了解他是什么样的人、为什么去了苏联、如何战斗到生命最后一刻。冼星海不应该被塑造成一个遥不可及的英雄,而应该像身边的人一样普通而亲切。首先,他是个儿子,我们写他和母亲的关系——他是在海边劳工背上长大的孩子,这奠定了他为大众创作的基本立场;去延安的路上,他结识志同道合的爱人,他是丈夫也是挚友;在救国救亡的抗争中,他终于成长为一名共产主义战士。所有这一切集合起来,才是完整真实的“人民音乐家” 。把历史文献、艺术想象和时代情绪勾连起来,呈现在舞台上,没有哪个场景是完全写实的,而是选用强烈的抒情方式,意象化地表达,不断挖掘冼星海的心灵,力求把他澎湃的创作激情和体内巨大的能量表现出来。冼星海之所以是冼星海,是因为他始终为大多数人、为整个国家和民族而创作。他的创作,正是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秉承人民视角的典范。我们舞剧团队在《冼星海》的创作中也始终坚守为人民创作的立场,讲好一个革命的、人民的艺术家的故事,并努力融合电影、新媒体的手段,让作品的舞台表现力更加丰富,让观众更容易领略这位“人民艺术家”的作品和思想。


教书育人:以匠心筑梦,为强国育优师


作为教育工作者,更要坚守中国立场,强国必强教育。在党的百年发展历程中,中国共产党不断发展、完善教育方针,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些根本问题,探索出适合我国基本国情的教育发展道路,始终肩负民族复兴使命,带领中国人民从黑暗走向光明的教育现代化中国大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现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应对新的时代命题,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把教育、科技、人才进行“三位一体”统筹安排、一体部署,并摆放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即“高质量发展”之后的突出位置,极具战略意义和深远影响。“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做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就是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奠定坚实的基础。“师者为师亦为范”,国以人立,教以师兴。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强调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今年教师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回信勉励北师大“优师计划”师范生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努力成为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这对教师、学生都是极大的激励。


作为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的排头兵,北京师范大学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使命,积极探索实践育人。2021年,北师大艺术与传媒学院策划了“电影下乡——新时代大学生美育支教行”项目,联动我校“强师工程”师范生培养和戏剧与影视学科“双一流”专业优势,通过大学生支教与“电影大篷车”的形式走进中西部教育欠发达地区及刚刚脱贫摘帽的各乡村基层。迄今,项目已在贵州遵义、河北阜平等地顺利实施。


这是一堂行走的美育思政课,也是设在乡村振兴一线的生动教学。追梦的少年,只有在路上,才能真实体会梦想的意义。就像支教团的李若雨同学自述的:“我们离开的时候,孩子们问:‘老师,你们能不能不走?’我没作声,因为我知道,关于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老师,我还有很多的问题藏在心里,这些问题,北师大的课堂能给我最好的答案。孩子们又问:‘老师,那你们还会不会回来?’我说:‘我们一定会回来’!”


中西部教育是中西部发展的战略内生力量,相当程度上影响着中西部全面振兴大局,影响着我国高质量发展全局。通过知行合一、深入田间地头的“追梦”,师范生们不断强化对于信念的坚守,更认清未来努力的方向。


2020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复旦大学《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党员志愿服务队全体队员的回信中强调,心有所信,方能行远。面向未来,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我们更需要坚定理想信念、矢志拼搏奋斗。为了履行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我们将不负党和国家的信任,在未来继续发挥“师范育人”特色,聚焦乡村振兴与教育均衡问题,以知行合一的实践育人和教师培养,为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国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全民美育:以中华美育,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推广全民美育,尤为重要的,是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传统中,向真、向善、向美的精神,贯穿始终、绵延不绝。这其中,“美育思想”在中华文明进程中发展已久,影响巨大。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就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将诗歌、音乐、舞蹈作为人格修养的主要手段,《诗经》中的“雅”“颂”多为宫廷音乐,融合了诗歌和音乐,倡导建立礼乐制度并以此治理国家、完善社会体系,形成了“礼乐教化”传统美育观,并长期作为国家政策,通过兴盛文化艺术来辅行育德,促进人伦关系的稳定和社会整体的和谐。在《乐记》中写道:“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其敬心感者,其声直以廉;其爱心感者,其声和以柔。……礼乐刑政,其极一也,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音乐,直通人的情感,并能起到教导人廉洁、崇德、待人和善。甚至社会秩序、法治和政治,都与音乐相通。可见,美感融合社会治理的理念,并使之真正深入人心,最终促使道德走向完善,使人成为富有情操的人。


在中国的书法教育中,每个学写字的孩子必须要从“大楷”学起,因为楷书最规范、最端正、最庄严,学好规范的书写,不仅仅是为了写好字,更是在潜移默化中,磨练写字者要像整饬的楷书一样,做一个合格、规范的人。基于儒家主体的中国传统美育思想,在发展中与道家、佛教禅宗中的积极元素不断融合,并在理学、心学等学派的影响下深化拓展,逐渐渗透贯穿于古代政治和文化价值体系之中,演进凝练“中和”的美学精神。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的国家已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而建设美丽中国、创造美好生活,需要热爱美、追求美、创造美的国民。在这样的国家战略和时代背景下,国民素养及审美力、创造力教育亟待加强。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2015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我国第一个国家层面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专门美育文件——《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2018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回信,专门就学校美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做好美育工作”“弘扬中华美育精神”。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对学校美育工作提出明确要求:“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今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北京师范大学“优师计划”师范生的回信里,又一次强调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标准。此次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这为全民美育事业提出了更清晰的任务目标,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提出了更高要求。


美育对我而言是一场“美的觉醒”的艺术行动,贯穿在教育和创作之中。作为美育工作者,不是要强行灌输关于美的知识,而是要引导大家参与实践、切身感受美,唤醒和培养大家对美的意识。比如“电影下乡——新时代大学生美育支教行”活动中,作为多维度的综合艺术的电影是很好的载体。在贵州遵义的苟坝小学,我们给学生放映了电影《1921》,和孩子们交流互动时,我感受到他们都有很强的艺术感受力,也有强烈的艺术追求。放映现场,有一个小姑娘一直坚持到最后,她说,“拍电影不容易,我得看到字幕放完”。我觉得这就是孩子们对艺术作品最质朴的理解与尊重。


美育播撒美的种子,唤醒人们美的本能。我们的美育不是让所有人都要成为艺术家,而是启迪更多人热爱生活,对生活多一些想象力。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我希望他们多多走出校园,到人民中去,去体验真正的社会生活,不断贴近美的源泉、创作的源泉。同时,我们秉承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原则,围绕“以美培元”理念,探索设计了“四维融合”美育体系,正建构起以高校普及艺术教育、专业艺术教育和艺术师范教育为主体,积极介入社会美育的发展格局。


在互联网技术大发展的今天,被大数据推送影响的现代人,实际上正在进入所谓的“信息茧房”,它会形成一个非常矛盾的现象:看起来人们的审美正在越来越多元化,越来越独特,但如果没有明确而稳定的判断,人们得到的信息会越来越偏狭,大家的审美会越来越从众。所以,如何分辨当下文化环境的重要特征、有效利用最新技术手段,动员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共谋发展,对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两创”发展,弘扬中华美育精神,推进文化自信自强至关重要。


今年以来,我们以乡村美育——高校美育——全球美育的系统规划,渐次开展“振兴乡村美育先行”美育乡村艺术周、“启功先生与美育”学术研讨会、“以美为媒跨越分界”全球美育大会,在城乡空间之间、古今文化之间、中外文明之间搭建美与艺术的纽带与桥梁,为城乡协同、文化传承、文明和解贡献力量。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秉持“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培育学生心中“美”的种子,涵养全民文化自信,让中华美育精神照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努力将党的二十大擘画的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


结语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文化与教育事业与时代同行,已经取得丰硕成果,教育事业稳步前进,文化建设繁荣兴盛。目前,广大人民群众正在新的征程上,大踏步地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努力前进。


我们必须坚持中华文化的根本立场不变,在这个世界格局风云变幻的时代,守住我们的民族文化根脉不动摇、不变色;同时,又要积极吸取来自于不同文化的有益养分,用于文化的启发与创新,无论是欧美的还是亚洲其他国家的,只要是好的地方,有益于人民群众的,就可以借鉴、改造、吸收利用。这就要求我们在文艺创作、艺术教育和全民美育的过程中,既能守得住中华文化的“正”,又能创符合时代、与国际对话的“新”。在精品创作中,生发出创造性的力量和文化自信的根脉,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中一切优秀成分,使之能够应用于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用好的文艺作品鼓舞人、教育人,在价值引导中肩负起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的使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坚持文化建设的根基,是纵观历史的根络,是纬线,顺着这条纬线,能够纵向梳理我们的灿烂文明,直至中华文明之核心;弘扬美育精神,则是契合时代发展和创新需要的,符合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也能够与人类文明沟通、对话、互鉴的,是横贯科技、社会的,是连接世界的经线。


韩愈曾写道:“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树木根基深厚的,枝叶才会茂盛;灯烛中膏油加满,火光才会明亮。我们坚守的,是深厚的文化之根,而值得自豪的,是中华文化闪耀着新的光华。架构起守正与创新的坐标,是这个时代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有了自信和自强,我们才得以更好地为建设文化强国而不懈努力。


原文刊载于《中国艺术报》2022年12月5日第3版;作者肖向荣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中国文艺评论(北京师范大学)基地主任。

原文链接:http://www.cflac.org.cn/zgysb/dz/ysb/history/20221205/index.htm?page=/page_3/202212/t20221205_1267116.htm&pagenum=3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