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资讯» 学术动态» [研讨]2022年第三届中小学生涯教育国际研讨会举办

[研讨]2022年第三届中小学生涯教育国际研讨会举办

为推动我国中小学生涯教育进一步发展,促进生涯教育研究与实践的国际交流,11月19日至20日,第三届(2022)中小学生涯教育国际研讨会于线上召开,研讨会主题为“迈向整合的生涯教育:目标与途径”。本次研讨会由北京师范大学主办,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心理与学校咨询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顺义学校、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应用戏剧与表达性艺术教育研究中心和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科技中心教育神经科学实验室联合承办,亲子猫(北京)国际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小立教育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及试界教育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协办。


研讨会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几十所高校生涯教育研究领域专家学者、在校学生,中小学生生涯教育领域专家学者,中小学校校长、分管干部及学生发展指导、德育、心理教师等代表五千余人参会。研讨会邀请多位生涯教育领域国内外知名专家、区域和学校的生涯教育领导者以及从事生涯教育的一线教师作报告,包括主会场和五个平行分论坛共计三十一场专题报告以及圆桌会议等环节,与会者共同探讨如何拓展教育路径,促进学生的整体生涯发展,分享借鉴生涯教育的经验与反思,就生涯教育理论本土化以及创新国内生涯教育实践开展深入交流。


11月19日上午的研讨会开幕式由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副校长、北师大实验中学顺义学校校长杨文芝主持,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朱旭东教授和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校长李晓辉致辞。朱旭东教授首先代表北师大和教育学部对嘉宾和参会者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生涯教育对国家实现教育现代化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战略具有重要作用,并对本次研讨会主题给予高度肯定,强调生涯教育要以促进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全面发展为导向,只有学校、家庭、社会多方形成合力,才能取得扎实的成效。李晓辉以实验中学开展生涯教育的成功经验,鼓励教育工作者要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全方位推进生涯教育,使学校的育人工作迈上新的台阶,并预祝研讨会取得成功。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朱旭东教授;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李晓辉校长;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杨文芝副校长


19日上午的主会场报告由北师大教育心理与学校咨询研究所所长王工斌副教授主持。美国威廉玛丽学院教育学院教授、美国生涯发展协会(NCDA)前主席斯宾塞·奈尔斯(Spencer Niles)教授通过视频的方式发表了题为“为了更多生涯发展的参与:保持和创造希望”的主题演讲,全面介绍了希望行动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阐释了基于行动导向的希望框架及其在促进青少年生涯发展与适应中的作用。奈尔斯教授强调生涯教育的意义不仅在于职业选择,更在于整个生命历程体验。美国辛辛那提大学教育学院教授、美国多元文化咨询与发展协会副会长汤梅教授通过视频做主旨报告“生涯教育的初衷与新形势下的目标”。她结合在美20年的工作经历,详细阐述了广义层面生涯教育的萌芽、发展,指出目前越来越具有共识的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终身受益的适应生涯变化的整体能力,为此生涯发展教育工作者应该多层次、多途径、多样性地展开有效工作。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的沈之菲教授进行了以“上海市中小学生涯教育体系的建设”为主题的报告。她详细地介绍了上海市中小学生涯教育体系的建设,基于生涯教育需求的调查,综合多种生涯理论,明确了生涯教育的目标定位,多年实践中形成了系统化、阶段化、全程化、特色化、精细化的生涯教育体系和工作指南,主要包括学生生涯发展的三大内容、四个实施重点、五大实施途径,为全面提升学生的生涯适应能力与实践能力打下了坚实基础。


美国威廉玛丽学院教育学院斯宾塞·奈尔斯(Spencer Niles)教授;辛辛那提大学教育学院汤梅教授;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沈之菲教授;北师大教育心理与学校咨询研究所所长王工斌副教授


11月19日下午进行了五个分论坛的报告和讨论。分论坛各围绕以下五个专题展开探讨:1)五育融合视野下的生涯教育目标建构;2) 生涯教育的学科渗透方法与策略 ;3) 多元化生涯教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4)生涯教育的家校社协同整合;5)生涯指导教师的专业发展与协作。与会者就政策支持、理论研究、再到实践探索开展了多层次、多形式的交流碰撞。为分论坛作专题报告的专家共计25人,既有生涯教育领域国内外知名专家、市区一级生涯教育的领导与组织者,也有中小学校领导和一线心理教师。


11月20日的主会场由北京教育学院曹新美教授主持。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谢维和教授发表了主题为“中学生的成长需求-生涯教育的基础”的报告,他从中学生成长需求的假设、生涯教育中的诊断环节及指导功能三个方面进行分析,阐述生涯教育的理论基础与实践路径。他特别强调,清醒地认识和分析中学生的内在需求是有效开展生涯教育的依据。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研究中心王红丽教研员带来“构建全面整合的综合式学生发展指导模式——北京经验”的报告,结合生动丰富的案例,她指出,综合式学生发展指导模式是以志向为引领,生涯规划为主线,学生自我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全面指导,强调指导的“循证设计”“问题解决导向”“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互动”。 杨文芝校长做了“从城区到乡村的生涯变迁——浸润式生涯教育的学校解决方案”的报告,她将城区百年老校与郊区一岁新校进行对比,展现生涯教育如何实现从无到有的建设、从有到优的跃迁、从优到特的尝试,分享了如何在学校整体工作中对生涯教育做出顶层设计和持续推进的丰富经验与深度思考。

 

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谢维和教授;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研究中心王红丽教研员;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杨文芝副校长;北京教育学院曹新美教授


接下来王工斌所长主持了以“整合式生涯教育的发展前景:机遇与挑战”为主题的圆桌讨论。参与讨论的专家老师包括广东省人民政府督学刘根平、北京市教科院朱凌云副研究员、广东实验中学深圳学校王心明老师、青岛市教科院王萌教研员,以及北师大教育心理与学校咨询研究所王乃弋副教授。王心明老师从一线生涯老师的角度出发,谈到制约生涯教育发展的因素包括社会及一些学校对生涯教育理解过于功利化、生涯课程的系统化建设及相关工具不足、生涯探索活动获得家长及社会机构的支持有难度等。刘根平督学表示,生涯教育促进全人发展的重要意义,需要通过扎实的工作争取全社会的认同,在资源方面既要强调生涯教师的专业性,争取政府更多投入,也需要与社会展开开放的合作;王萌教研员结合全市工作推动的经验,指出生涯教育与指导不宜一刀切,要根据学生现实需求的差异和学校资源与教师能力的基础,要通过政策引导鼓励更多教师参与到生涯教育中;朱凌云副研究员提到总结和推广良好的实践模式以及购买专业服务有助于突破资源瓶颈,并指出本土化的生涯教育理论建构和价值导向十分必要。王乃弋副教授从高校教研的角度出发,强调了循证研究对提炼有效的干预方案和证实生涯教育的价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应围绕生涯教师的核心能力培养学校需要的专业人才。王工斌进行了总结,指出在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整体中全面融入生涯教育,整合协调多样化的生涯教育途径,以提升生涯全程的适应与发展能力为导向,共同促进学生的全人发展,已在生涯教育工作者中获得了比较广泛的共识,在实践创新方面也有良好的基础。这次会议也给予大家更多的信心,在更广范围推动整合式生涯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并希望大家通过会议的平台和各种途径,进行持续和深入的交流与探讨,为中国特色的生涯教育事业贡献心力与智慧。至此,第三届中小学生涯教育国际研讨会结束。

 

圆桌讨论


本次研讨会为国内外生涯教育同行交流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大家凝聚了共识、分享了经验,明确了提升生涯教育质量的努力方向。论坛的专业性获得了各方面的高度认可,与会者一致认为,本次国际研讨会是一次内容丰盛、特色鲜明、理论实践充分结合的高质量、高水平的学术盛会,期待未来能够继续建设好生涯教育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之间交流与合作的桥梁, 共同探索科学高效、积极创新的中国式生涯教育。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