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资讯» 学术动态» [研讨]“多元视角下的中国语言文学研究与教学”国际研讨会暨第五届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韩国延世大学中文系学术交流周举办

[研讨]“多元视角下的中国语言文学研究与教学”国际研讨会暨第五届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韩国延世大学中文系学术交流周举办

11月5日,“多元视角下的中国语言文学研究与教学”国际研讨会——第五届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韩国延世大学中文系学术交流周在线举办。会议由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主办,韩国延世大学中文系、国际文化交流学术联盟·文学专委会、韩国延世大学中国研究院以及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共同协办。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康震、延世大学副校长金银庆、美国新英格兰地区中文教师协会会长王命全分别在开幕式致辞。来自延世大学中文系和中国研究院的19位师生、北师大文学院的25位师生,以及来自美国塔夫茨大学中文部、印第安纳大学民俗学系、乔治梅森大学英语系,英国卡迪夫大学现代语言学院以及越南河内国家大学下属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文学系的5位专家学者,围绕会议主题发表了各自在中国语言、文学和文化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来自国内外高校的近800人次与会者在线分享了研讨成果。


开幕式由北师大文学院院长王立军教授主持。金银庆在致辞中表示,中国语言文学贯穿于人类的精神文明史,其所具有的魅力与力量在东西方文化中均广泛存在,她也借此机会祝贺中韩建交30周年,并预祝本次学术大会取得丰硕的学术成果。康震在致辞中指出,交流周已连续举办了四届,成为了北师大文学院国际化事业的重要品牌和成果,也成为北师大国际化事业的一道亮丽风景,不仅加深了两所大学间的友谊,也加强了东亚地区以及国际学术界在中国语言、文学和文化教育和科研领域的合作。王命全代表此次与会的几位特邀国际学者,对交流周的召开表示衷心祝贺,并回顾了美国塔夫茨大学与北师大以及文学院在多领域合作中取得的成绩,希望双方未来能继续拓展交流,为深化两校的友好关系做出更大贡献。

 

韩国延世大学副校长金银庆致辞

 

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康震致辞

                 

美国新英格兰地区中文教师协会会长王命全致辞

 

C:\Users\YLH\AppData\Local\Temp\WeChat Files\4654ef94cc009bd0f5c192e82ef93e2.jpg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王立军主持开幕式

 

C:\Users\YLH\AppData\Local\Temp\WeChat Files\faa121e5e134965ad9d5510eb745624.png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杨利慧主持闭幕式

     

随后,大会分为九个专场,展开了为时一天的集中研讨。各专场的发表精彩纷呈,讨论热烈而富有启发性。

 

 

上午第一场专题研讨的A组主题是“汉语本体及中文国际教育研究”。来自北师大、延世大以及塔夫茨大学的刁晏斌、金铉哲、金椿姬、王命全四位学者,分别对全球华语的融合事实进行了案例分析与理论探讨,对韩国汉语语法学的发展史进行了全面梳理,对韩国本土汉语教学的目的、传统以及韩国学习者感知汉语的特点等进行了分析,对美国本土中文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以及数字化资源的对策展开了探讨。


B组的讨论围绕“中国文学的海外传播”而展开。来自北师大、越南河内大学以及延世大的刘洪涛、阮秋贤、姚建彬、赵旻佑和乐曲五位学者,分别从《中国当代文学海外传播研究丛书》的缘起、构架与思考、中国文学在越南的研究与教学现状、《红楼梦》在亚洲的传播、中国文化传统在19世纪韩国的接受、汉文学在日本的地位以及阐释模式等不同的角度,论述了中国文学跨文化传播的多元状貌。


C组以“当代神话学研究”为主题。来自北师大和延世大的杨利慧、洪允姬、李硕九和贾志杰四名师生,围绕神话学的当代立场、神话的当代运用以及神话在当代的重要作用开展了分享与讨论。洪允姬教授发表了精彩的评议,在线的听众们也针对“被重述的神话是否还是神话”这一问题,与主讲的各位师生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上午第二场专题研讨的A组围绕“汉语本体研究”展开深入讨论。北师大和延世大的孙银新、金兑垠、祁志霞和汲翔四位师生,分别作了“论网络词汇对现代汉语词汇系统的作用”“韩国商标名汉语音意兼译的音韵对应分析”“现代汉语反义复合词‘东西’的词汇化分析”“‘红’的词汇类型学研究”的精彩报告。


B组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沈从文专场”。来自中韩两校的徐维辰、张莉、杨一多和张圣准四位师生,分别从抒情主义作为一种颠覆性叙事力的可能、《萧萧》中的女学生过身、沈从文为何写作乡土小说以及《边城》的辩证停止和辩证意象等角度,拓展了沈从文研究的视角与路径。


C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专场中,美国学者Jason Baird Jackson和张丽君,以及北师大的彭牧、杜博思、万建中、康丽六位老师,基于各自的田野实践及理论思考,对地方民间传统的传承和可持续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非遗传承人、非遗学科建设等问题发表了前沿见解,引起了会场师生的热烈讨论。


在当天下午进行的第三场专题研讨中,A组以“汉语本体及中文国际教育研究”为主题进行了交流。来自英国卡迪夫大学、北师大和延世大的王璇、聂大昕、乔赟、刘柳、周文生五位师生,围绕中文国际教育、跨语言的文化理解以及汉语中的语法现象等有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享。


B组为“中国现代文学与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专场,沈庆利、刘一昕、吴朵、朱瑜四位中韩师生的发表内容涵盖了西西香港书写中的童心写作与家园意识、凌叔华《古韵》中的跨文化书写与性别叙事、李碧华小说的鬼魅叙事,以及曹桂林的《北京人在纽约》和《纽约人在北京》中反映的身份和文化认同问题。最后白惠元老师分别对四位师生的发言进行了评议。


C组是探讨“民间文学/神话学”专题的研究生专场。来自中韩两校的玄英姬、王心怡、郭秀珍、宋嘉琪、朱乐妍进行了论文的发表,其中既有对民间故事的叙事研究、结合田野实践的案例分析,也有在新媒介发展背景下,对神话的资源转化及网络空间中的文本生产的探讨,为本次会议带来了民俗学青年学子的声音。


大会闭幕式由北师大文学院副院长杨利慧主持。九个专场的评议人分别对各组的研讨要点和精华进行了高屋建瓴的总结。王立军代表主办方致闭幕辞,他全面回顾了五年来交流周平台的发展历程,对平台在不断探索和日益成熟中取得的显著成绩予以高度评价,希望中韩双方今后继续深化合作,为增进中韩以及国际中文学科领域的学术交流做出更大贡献。杨利慧对五年来精诚合作、克服诸多困难持续不断举办交流周活动的中韩双方师生表示由衷感谢,也感谢此次参会的所有中外师生的精彩发表和友好交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