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资讯» 学术动态» [成果]统计学院副教授张勋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青年基金项目结题获评“特优"

[成果]统计学院副教授张勋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青年基金项目结题获评“特优"

在由投资驱动的中国经济增长模式中,基础设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改革开放初期(1978年),基础设施投资仅占GDP的5.44%。2010年,这一比例增长了两倍多,达到18.19%。这两倍多的增长放在中国年均10%的经济增速的背景下更令人瞩目。毫无疑问,基础设施在中国经济发展中起到关键性作用。然而,随着经济发展,我国的收入分配状况一直呈现恶化的趋势,贫富差距已经成为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层面的一个严重问题。以泰尔指数所衡量的区域不均等程度从1983年的0.04上升到2009年的0.18之高。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意味着在未来的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总量发展和经济平衡发展同等重要。在此背景下,既关注增长又关注不均等的包容性增长就成为了2015年G20峰会的3大主题之一。因此,亟需探索基础设施在实现包容性增长方面的作用。


北京师范大学统计学院副教授张勋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基础设施与包容性增长:理论与政策评估研究》(项目批准号71603026)关注了这一议题,从效率与公平两方面评估基础设施在实现包容性增长上的作用:


第一部分分3个专题探讨基础设施与效率的关系。第一,课题改进前沿且公认的生产函数估算方法,测算基础设施的全社会回报率,评估中国基础设施在促进增长方面的效果,发现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回报率经历了U型变化,既体现了经济周期的影响,也证实了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显著拉动作用。第二,从市场一体化的视角,课题发现市场扩张效应是基础设施影响企业研发,进而影响企业生产率的重要因素,这使得基础设施总体上有利于提高企业生产率,充实了内生增长理论中基础设施带来正外部性方面的讨论。第三,基于企业库存关系的视角,统一评估基础设施在扩大市场规模、加剧竞争和降低运输成本方面的作用,发现市场扩张是交通基础设施影响经济增长的首要因素,这也是基础设施实现生产率外溢的背后机理。


课题的第二部分探讨基础设施与公平的关系。第一,修正政策影响分配的计量框架,探讨基础设施与居民收入分配的关系,发现中国的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和一带一路基础设施投资对包容性增长发挥了积极作用。第二,从要素收入分配的理论出发,全面分析基础设施与要素收入分配的联系,发现基础设施与劳动收入份额呈正相关关系,从而能够改善中国的收入分配。


该课题近日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2021年度项目绩效评估,经过参会专家讨论评议,绩效评估结果等级为“特优”。管理科学部2021年度项目绩效评估按照“特优、优、良、中、差”五个级次确定了会评项目的等级,绩效评估结果等级为“特优”的项目共计68项(一般仅占当年结题项目数的4%左右),北京师范大学共计有2项获得“特优”,其中,张勋的项目结题,是北京师范大学唯一一项青年项目。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