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资讯» 学术动态» [研讨]VR/AR行业现状和展望——疫情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传媒产业系列论坛之三学术论坛召开

[研讨]VR/AR行业现状和展望——疫情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传媒产业系列论坛之三学术论坛召开

2020年5月10日上午,疫情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传媒产业系列论坛之三“VR/AR行业现状和展望”学术论坛召开。本次论坛由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主办。论坛主要在腾讯会议平台召开,在人民视频、Bilibili平台同步直播,会议吸引了学界、业界超万人参与。


论坛围绕当前VR、AR、MR的行业现状与未来发展态势展开讨论。出席本次论坛的嘉宾有: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UIUC)媒体学院教授姚正宇、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传播与科技政策系主任周荣庭、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助理周雯、HTC VIVEPORT中国区负责人谢礼安;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讲师刘茜。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执行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喻国明教授作为特邀嘉宾代表会议主办方发言致辞,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讲师朱毅诚主持本次论坛。


会议伊始喻国明教授特邀嘉宾及作为主办方代表发言致辞。喻国明教授认为VR为互联网发展下半场的数据化、智能化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VR是承载未来发展的全新媒体模式,是人与人、人与物、人与环境连接的中介,作为一种全新的媒介方式,VR使人与环境的连接进入到沉浸式体验的无缝的状态,使现实与虚拟连为一体。VR作为未来媒介使社会发生了以下几个改变:一是社会的信息构造由金字塔科层体系转变为分布式串联,真相与共识的达成形成新范式,社会信任转化为技术信任,社会构建方式由串联转为每个人都是传播主体,并联传播、分布式传播;二是信息接受的选择性由传播者转到用户手里,VR以第一人称为信息主体,过去的信息传播方式、舆论引导方式、媒体环境构造方式已经失效。自组织的方式成为未来社会管理、社会议程设置的全新模式。由于VR的到来会为我们进入这个社会提供全新连接平台;三是人类空间扩展到多层次、多维度,如何在这样的世界里进行有效扩展是未来VR提供巨大空间的可能性。那么如何在崭新空间里构建全新的人类生活和人类秩序,把握数字成长性标准,主要有四点:1是否增强信息流动性;2能否扩大人们的实践半径;3对人们的控制能力是否有所增强;4以人为本的伺服性。让我们致力于用技术造福我们的社会。


周荣庭教授从超媒介叙事的视角对VR、AR的应用场景进行了学术探讨与成果分享。首先,周教授对超媒介叙事进行了从概念到实践的梳理与分析,并为我们分享了超媒介叙事的七个原则:1. Spreadability  vs.  Drillability 、2.Continuity vs. Multiplicity 、3.Immersion vs. Extractability 、4.WorldBuilding、 5.Seriality 、6.Subjectivity、 7.Performance。之后,周教授从四个方面对VR、AR应用场景的挑战及解决策略进行了分析:一是组织融合方面的挑战,可以从协作共同体、敏捷赋能团队方面解决;二是内容融合方面的问题,可以通过跨媒体叙事、IP运营的方式提供解决方案;三是整合营销传播发生了从4P到4C、从新4C到4D的转变;四是技术融合方面,新技术赋能,媒体集成应用平台。周教授认为未来VR、AR应用场景下的媒介叙事应形成“元叙事—叙事碎片—媒介选择—内容集成—到达受众—受众再创作”的内在发展逻辑。最后,周教授对其当前的研究项目与成果进行了展示,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沉浸式体验等落地应用产品为VR、AR从概念到应用的落地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姚正宇教授主要从概念层面对VR和AR进行了区分,并对混合现实的四个阶段与当前VR、AR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与分享。1994年,计算机科学领域有一些学者开始做探索,用计算机技术为人类带来身临其境的沉浸感,对于计算机来讲,使人直接进入计算机与信息交互是一个理想,从键盘与计算机沟通,到手指触摸,到眼动、声控。理念一直没有改变,即人可以与信息世界用人的行为互动。1994年有学者提出混合现实的几个阶段: 1.现实(眼见并非真实) VR眼镜,3D等并不是一种真的现实,是技术构建出的错觉,是一种营造出的“沉浸感”; 2.增强现实(AR) (真实并不代表现实存在) 增强现实(AR)把计算机合成的虚拟屋建投射到物理空间;3.增强虚拟性 (眼见也许不能为实,那摸得着的东西一定存在吗?)混合现实(MR)把计算机合成的虚拟物件投射到物理空间,并且人可以与之互动;  4.虚拟现实(VR) (究竟什么是“真实”,什么是“存在”,什么是“现实?”重要吗?) 利用感官和心理上的错觉,把人的主观意识带入到一个由计算机合成的虚拟世界。姚正宇教授认为,严格来说,在科技层面,实景拍摄的“VR电影”并不是真正意义上“虚拟现实”,但从行为心理科学的视角看,他们背后的生理和心理机制是相同的。同时,AR和VR在技术手段上没有本质的区别,但他们给人类带来的感官效果以及他们背后的哲学意义完全不同。


 周雯教授从更加聚焦的视角对VR的全景叙事研究进行了分享,并以其团队的科研成果为例,探讨了VR全景叙事的有利因素与存在的问题。周雯教授认为,VR全景叙事有三个重要特点:1.360度全景叙事;2.线性叙事;3观众视觉参与。那么当前我们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是:VR是否适合全景叙事?360度的全景叙事所营造的沉浸感有利于叙事带入,但与此同时,360度的视域也容易造成信息的遗漏。那么360度视域能否避免影响剧情的理解呢?周雯教授的研究成果表明,通过增加动作细节、减慢动作速度、预留反应时间等方式能减小360度视域对剧情理解的影响。


HTC VIVEPORT中国区负责人谢礼安从VR、AR设备终端的角度为我们分享了当前VR、AR技术的发展现状,并向我们展示了疫情期间VR、AR的应用。他认为,VR、AR技术是“解放现实的无限想象”,5G大规模应用之后,将为VR、AR的发展提供基础设施的支持。疫情期间,“万物皆可云”加速了虚拟化的进程,火神山“云监工”、5G+AR隔离探视、5G+VR云赏樱、天翼云VR看春晚等为VR的场景化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刘茜博士从中国消费者对VR技术的接受和想象视角进行了分享。刘茜博士及其团队通过对中国VR消费者的调查、老年人和大学生群体对VR技术的接受差异、VR应用对用户旅游意愿的影响等不同方面的调查研究,对中国消费者的VR技术接受进行了全面的探析。


       主题发言环节结束之后,观众和发言嘉宾们进行了问答互动。观众问题主要针对于VR、AR技术的未来发展态势、技术载体与终端的变化、VR沉迷所造成的的负面影响等方面,嘉宾进行了悉心精彩的讲解。最后,嘉宾和听众相互致意,约定共同学习疫情间VR技术应用和产业发展经验,继续推进VR学界业界合作。论坛在热烈的气氛中结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