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资讯» 学术动态» [会议]“中国古代散文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十二届中国古代散文文学会年会” 召开

[会议]“中国古代散文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十二届中国古代散文文学会年会” 召开

8月24-26日,由北师大文学院、中国古代散文学会主办的“中国古代散文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十二届中国古代散文文学会年会”在北师大珠海校区召开。来自日本、韩国以及中国大陆、台湾、香港的共138位学者参加会议,提交120余篇论文。


20180910153656257464309757.jpg


8月25举行开幕式,由北师大文学院教授张德健主持。北师大文学院院长过常宝代表师生,欢迎来自海内外与全国各地的学者,同时对北师大珠海校区文学院院长张明远协助本次会议的筹办表示感谢。过常宝回顾文学院古代散文研究的传统,在郭预衡教授、郭英德教授一脉传承下,文学院一直戮力发展古代散文研究,成立中国古代散文研究中心、中华文化研究与传播学科交叉平台,并有以古代散文研究为主的学术连续出版物—《斯文》,它既是传承古代散文研究的重镇,亦是传播散文研究状况的基地。


20180910153656269084304721.jpg


北师大珠海校区文学院院长张明远表示珠海校区文学院自办学以来,即以全球化视野下中华文化的传承与传播为办学理念,使传统文化与近代思潮能够连接、融合。目前,珠海校区正在北师大的整体规划下转型,希望能培养出具有中国灵魂、国际视野、人类情怀的年轻力量。


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谭家健推崇北师大教授郭预衡对推动古代散文研究的努力与贡献,不仅化育后学,教泽广被,更创办中国古代散文学会,推动古代散文研究的持续发展。


20180910153656273380203998.jpg


武汉大学教授熊礼汇表示古代散文学术研究近年来在许多方面都有新的进展,一方面配合国家社会科学研究的布局,一方面是新生代学者的崛起,取得了新的研究成果,出现了新的气象。他特别强调古代散文研究必须从“内部”着手,也就是必须回到中国古代散文研究的核心根本,一是把握艺术精神,一是洞察古文的书写策略,一是衡鉴古文的美感特质。


首尔女子大学教授朴晟镇代表韩国中国散文学会发表贺词。他表示,自2010年起,成立于1998年的韩国中国散文学会,与中国散文学会共同出版的《中国散文研究集刊》到目前已出版至第七辑,并希望能保持交流,扩大散文学术研究的范围与影响力。


本次大会由郭英德教授宣布正式开始。他代表本次会议筹办小组与北师大中国散文研究中心向中国散文学会以及与会学者表示诚挚的谢意。


开幕式之后进行了第一场大会报告,来自武汉大学熊礼汇教授、陕西师范大学张新科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谭家健教授、韩国启明大学诸海星教授、日本京都大学道坂昭广教授等发表了精彩的论述。随后,大会按照时代、专题分六个会场,于25至26日在北师大珠海校区国际交流中心会议室进行。


20180910153656279248605137.jpg

第一分组会场情况


8月26日,在第二场大会报告上,中国人民大学李炳海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洪本健教授、海南师范大学阮忠教授、北京师范大学郭英德教授发表了精湛的论文。


闭幕式上,上半场由各分组代表汇报两日的论文报告情况。第一分组的总结将此分组概括为庄学、文体与文献三个主题,体现出札实的学术基本功与敏锐的问题意识;第二分组谈到涉及中国传统经典论的特色问题,以及近代传统文学如何转型又再新发展的问题,有助于理解传统文学在新时代乘载新的使命。第三分组主要围绕唐宋时期散文的文本研究与文体研究两大问题展开;第四分组的总结认为该分组论文范围较广,唐宋以迄现代,更包含域外汉籍研究,整体呈现通代的意识、方法与观点的创新。第五分组主要是元、明、清、民初的散文研究,一是散文史或文体的研究,一是文章理论或学术史的研究;第六分组则以桐城派研究为主,内容囊括文体、文本、学术史、传播史等研究。最后由海南师范大学阮忠进行会议总结,表示这次会议展现世代传承的积极意义,特别是散文的交叉研究,包括散文与诗歌、小说、宗教的交叉研究,展现散文在不同文体、风格、思潮中的诸多变化与特色,此将是当前散文研究值得注意的新趋向。


20180910153656290545305987.jpg

闭幕致辞


闭幕式的下半场,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谭家健教授、台湾政治大学许东海教授、韩国启明大学诸海星教授、武汉大学熊礼汇教授、北师大郭英德教授发表闭幕致辞。诸位学者表示本次会议打开中国古代散文研究的新格局,是一次“继往圣,开来学”的学术盛会。同时宣布郭英德为新任会长及优秀论文评选结果,共计12篇。最后,郭英德教授向各位与会学者致上诚挚的谢意,并期待与诸位学者在2020年再次相聚,为中国古代散文提供永续力量。


20180910153656307057402178.jpg

优秀论文颁奖仪式

优秀论文获奖名单:


一等奖:苏州大学杨旭辉《晚清“危言体”散文的文学史审辨》

二等奖:首都师范大学刘尊举《真我·破体·摆落姿态:徐渭散文的文体创格》、北京师范大学马东瑶《论周必大的“士大夫文统”观》

三等奖:复旦大学侯体健《宋佚文话〈纬文琐语〉考论》、中国社会科学院裴云龙《理学思维的儒学史审视——北宋六家散文经典系统的建构意义》、北京师范大学诸雨辰《清代“文话”的编纂心态与批评潜能》

优秀奖:北京大学程苏东《今本〈孔子家语〉所附〈后续〉考》、中山大学李冠兰《毛公鼎铭文本性质考辨》、河北大学曹继华《〈韩诗外传〉文本逻辑关系新论》、北京师范大学吴沂澐《魏晋“大人意象”抉微》、北京师范大学郭晨光《五胡十六国崇儒、军事并重的教育模式与公牍文的新发展》、陕西师范大学陈刚《晚明“常中出奇”观念成因考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