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2020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在2021中关村论坛全体大会上揭晓,14位科学家、150项成果获奖。150项科技成果获奖中,自然科学奖共35项,其中一等奖8项、二等奖27项;技术发明奖共11项,其中一等奖5项、二等奖6项;科技进步奖共104项,其中一等奖35项、二等奖69项。
北京师范大学主持完成项目荣获自然科学奖五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具体情况如下:
侯立安院士和环境学院副教授杨禹主持完成的“放射性核素锶铯铀水污染的膜分离与吸附应用基础研究”项目荣获北京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该项目针对水体中存在的痕量核素锶铯铀,探究了累积逆流吸附及膜分离技术在复杂水环境下对核素的长效稳定去除机制。揭示了核素锶铯在膜分离过程中的迁移机理及净化效能,可控制备了高效复合膜材料,实现了核素铯的高选择性去除;研发了多巴胺改性介孔吸附材料选择性除铀,建立了累积逆流吸附膜组合工艺及数学模型,减少了放射性废物体积。研究发展了放射性核素分离技术中的作用机制,为构建放射性污染高效处理体系,提高我国放射性污染水处理技术的整体水平奠定了理论基础。
化学学院教授闫东鹏主持完成的“分子固态发光调控的多晶型与共晶组装策略”项目荣获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该项目围绕分子基化合物发光性能调控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开展研究,发展了基于多晶型和共晶策略以及系列组装方法,实现了单一分子宏观光学性能的调控和优化,并构筑了多波段发光,刺激响应开关、非线性光学和波导等新型材料,部分研究体系在光学传感领域得到了实际应用。该项目的完成对丰富分子固体化学的研究内容,推动晶态发光材料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教授赵传峰主持完成的“气溶胶污染的天气和气候效应”项目荣获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该项目创新性地将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中的方法应用到云和气溶胶识别当中,获取了更准确的云特征,在此基础上厘清了气溶胶-云相互作用中的凝结增长、碰并增长、夹卷蒸发等过程机理;在天气效应上,基于观测印证了气溶胶-云相互作用对极端灾害天气台风降水面积的扩大效应,揭示了气溶胶辐射效应对气溶胶污染的反馈增强作用并量化了其贡献强度;在气候效应上,提出了气溶胶的薄云长波辐射增强机制,揭示了气溶胶-云相互作用对北极冬春季节强增暖效应。上述成果为深入理解气溶胶的天气气候效应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天文系教授张同杰主持完成的“宇宙加速膨胀和暗能量状态方程的直接测量哈勃参量方法” 项目荣获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该项目将哈勃参量观测数据用于宇宙学模型参量限制的研究中,发展了观测数据限制宇宙学模型外的另一条研究途径。该项目利用模拟的哈勃参量观测数据对其在宇宙学模型限制的作用和潜力进行了研究,揭示了未来哈勃参量观测数据在限制宇宙学参量方面的巨大潜力,提出了哈勃参量宇宙学的概念,利用斯隆星系巡天数据得到四个新的哈勃参量观测数据,扩大了哈勃参量观测数据样本,使之对宇宙学模型参量的限制更加精确。
化学学院教授马淑兰主持完成的“多硫基主客体复合吸附剂的构筑及其海水提铀和重金属高效捕获性能” 项目荣获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该项目设计合成了正电性主体(LDH,聚吡咯(Ppy))负载多硫化物阴离子客体 (Sx 2- , MoS4 2- )的多硫基复合吸附剂,研究对放射核素铀、硒及重金属离子(Hg2+, Pb2+) 和单质汞的吸附捕获性能,探索吸附材料组成、结构对捕获能力的影响规律,揭示吸附作用机理,建立构效关系,提出了结构优化及性能增强的可行性策略,为开发“高捕获能力、宽应用范围”的新型高效海水提铀及重金属捕获材料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取得系列创新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