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资讯» 头条关注» ​北师大资深教授刘家和《史苑学步》新书发布暨学术研讨会举行

​北师大资深教授刘家和《史苑学步》新书发布暨学术研讨会举行

5月15日,《史苑学步》新书发布暨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京师学堂举行。会议由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共同举办,围绕历史学院资深教授刘家和的新作《史苑学步:史学与理论探研》展开学术研讨。

 

20190520155831496353009792.jpg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学部委员廖学盛,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学部委员陈祖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学部委员陈启能,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刘家和、瞿林东,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陈其泰,北京师范大学原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郑师渠,《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副总主编李红岩,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朱孝远,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杨巨平,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牛润珍,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王成军,浙江大学历史系教授陈新,商务印书馆学术编辑中心主任郑殿华,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王大庆,《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主编蒋重跃,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院长杨共乐、党委书记郭家宏、副院长李帆,历史学院教授侯树栋、董立河、刘林海、王海利作为特邀嘉宾出席。北京大学出版社代表李学宜、《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等媒体代表以及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师生代表共50余人参加。会议由郭家宏主持。


杨共乐在致辞中,向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史苑学步》这本好书表示衷心感谢,向刘家和先生在九十高龄仍然笔耕不辍表示崇高的敬意。他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这需要历史工作者付出辛勤的劳动,拿出过硬的作品。刘家和先生的《史苑学步》解决了一系列史学研究的大问题、大难题,是一部奉献给社会的精品力作。


与会专家就《史苑学步》的出版和刘家和先生的学术思想展开探讨。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刘桂生在书面发言中高度评价刘家和先生坚守身心家国一致之正、儒家为己之学之正,称赞《史苑学步》是一部守正创新之作。陈祖武认为刘家和先生是陈垣、白寿彝先生两支学术谱系汇合而形成的大家,他的研究成果充分体现出当代中国的真学问、大学问。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张广智在书面发言中指出,刘家和先生的作品都经过长期准备、思考和打磨,展现出精益求精的学者风范。瞿林东认为,《史苑学步》充分反映出一位历史学家通过“读书、思考到研究”,“中国史、外国史到中外比较”,“历史、史学到理论”的治学路径,达到由博返约、厚积薄发的境界,值得反复学习和体悟。陈其泰认为,《史苑学步》针对如何发掘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中华文明如何与世界交流这两大现实问题作出了重要推进。郑师渠认为,《史苑学步》是一部极具思想穿透力的作品,对于中国如何建立自身的学术话语权极具启发意义。朱孝远分享了阅读《史苑学步》所产生的“动心、初心、慧心、和平心”之体会,感受到全书充满对人类终极问题的思考。李红岩认为,刘家和先生展现出的中与西、才学识德、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的贯通境界,对新时代学术发展道路具有重要启迪。蒋重跃指出,刘先生充满着对“挑战与回应”的责任感和自觉精神,对学术问题的内部结构拥有深刻洞察,发自内心地感慨道,做刘家和先生的学生是人生的一大幸事。


廖学盛、陈启能、牛润珍、陈新、杨巨平、王成军等专家学者在发言中回顾了与刘家和先生的深厚友谊和交往点滴,认为《史苑学步》的出版满足了学界同仁和后辈向刘家和先生学习的愿望。他们纷纷表示,刘家和先生将思考、钻研变成一种习惯,在中西汇通领域取得了全新尝试和重大突破,堪称当代历史学界的模范和表率。


刘家和先生在发言中,对为《史苑学步》出版付出辛勤劳动的所有朋友表示衷心感谢,把大家的发言视作鼓励与鞭策。他坦言,自己尽管九旬高龄,但仍然乐于学习,乐于交流。他强调,以“史苑学步”作为标题并非刻意谦虚,而是源于对个人学术经历的深刻反思。一方面,自己以及同时代的其他学者长期在外来的学术话语权下工作,要想改变这种状况,首先必须深入了解西方的学术源流和要旨,自觉增强与之对话的能力,这就必然经历漫长的“学步”过程;另一方面,“学步”一词容易让人联想到“邯郸学步”的典故,也从根本上提醒自己不能丢掉中国史学的优秀传统。最后,刘家和先生表示,希望自己的学术研究永葆“梦想主义”,也希望青年朋友们接续奋斗,继承优良传统,攻克学术难关,不断扩大中国史学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力。


20190520155831501289605205.jpg


《史苑学步:史学与理论探研》一书汇集了刘家和先生近年来在史学理论领域的研究成果,兼及对世界史、中国史以及中外历史对比研究等领域的理论思考。该书共分四辑。第一辑“中国古代史学与经学”源自刘家和先生对中国古代史学和经学传统的关注。刘先生认为,西方人认为历史变动不居,而中国的经学则作为“常道”存在。经与史的结合,让古人能从变与常中把握真理。中国古代史学虽与经学有密切关系,但其兼有常变的通史精神,超越了古代希腊史学局限于当代史的局面。第二辑“比较研究与史学”则是刘家和先生对自身研究历程的理论总结。“比较研究始终是我心中的一件大事”,刘家和先生基于个人学习与工作的经历,又受到林志纯、吴于廑等先生的影响,强调世界史研究不是各个国别史的简单相加,而是一个包含中国史的有机整体,要“重视诸文明之间的横向交往以及横向发展与社会的纵向发展之间的关系”。第三辑“史学的体与用”指出,中国史学具有求真与致用并重的传统,但黑格尔却否认历史的垂训作用。刘家和先生在深入研究西方逻辑体系的基础上,对“以史为鉴”作了深入探讨。第四辑“历史理性与逻辑理性”重点阐明了中国古代历史理性与西方逻辑理性的不同之处,对黑格尔通过其“世界精神”曲解中国历史进行了反驳。


《史苑学步:史学与理论探研》一书,既是刘家和先生多年治学的结晶,又可从中一窥先生治学的方法。正如书末的访谈录中所言,刘家和先生的研究历程始终围绕着“挑战与回应”展开。书中四辑文章关注问题宏阔,不束缚于学科和国别的界限,正是刘先生自我超越精神的体现。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历史研究院成立贺信中指出:“希望我国广大历史研究工作者继承优良传统,整合中国历史、世界历史、考古等方面研究力量,着力提高研究水平和创新能力,推动相关历史学科融合发展。”一直以来,历史学院始终坚持在夯实根底、注重创新的基础上融合世界史、中国史和史学理论等学科,在历史研究中坚持中国特色,站稳中国立场,发出中国声音。


刘家和先生出生于1928年,现为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资深教授、世界古代史研究中心主任,曾任匹兹堡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客座教授,在古代希腊史、古代印度史和中国先秦秦汉史、中外古代历史文化比较以及史学理论等领域都有精深的研究。《史苑学步:史学与理论探研》一书,不仅是刘家和先生个人的重要成果,亦是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科和中外历史对比研究领域的集大成之作,更代表了世界史在中国的研究发展方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