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和同事们创新美育品牌,打造“行走的美育思政课”,把舞台创作、艺术课堂融入国家重大活动现场;把思政教育、美育工作融进“电影下乡”等实践中
肖向荣说,最让他高兴的,是收获了学生们评出的最受欢迎奖,他在北师大教书20多年,能获得学生的认可,是他作为教师最大的荣耀
“肖老师给了教育家精神更加生动的注释,在他身上,我真正体悟到了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在教育家精神2024年巡回宣讲(江苏站)的交流分享会上,一名来自南京师范大学的研究生如是说。
从教20多年来,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教授肖向荣坚持教书育人并重,他的讲台就是舞台,他的舞台也是课堂。作为北师大美育中心主任,他和同事们创新美育品牌,打造“行走的美育思政课”,把舞台创作、艺术课堂融入国家重大活动现场;把思政教育、美育工作融进“电影下乡”等实践中。
课比天大,深耕三尺讲台
肖向荣从北京舞蹈学院编导系毕业时,正值北师大准备筹建舞蹈系。原本只是作为代课教师的肖向荣在厦门出差时,接到了当时系主任周星的一个电话,问他愿不愿意正式入职北师大。最终,他决定留下来,一颗教书育人的种子开始在肖向荣的心中悄然发芽。
今年是肖向荣从教的第24年。他授业严格,却并不古板,开放的教育理念一直是他所推崇的。“教学相长”是他从教20余年来的最大感悟。
肖向荣曾写下自己的人生格言:“课比天大,深耕三尺讲台,坚守信念做‘四有’好老师。”唯有热爱,才能坚守。这学期,他开了两门课,一门是本科生的“舞蹈艺术创作理论”,一门是研究生的“现当代舞理论与实践”。教师和导演的双重身份让肖向荣十分忙碌,即便如此,他从未耽误过学生一节课,他说:“因为课比天大,创作这件事是全天候的,教学这件事更是如此。上课对我来说其实是20多年的一种习惯,回到课堂心里特别踏实。”
“强教必先强师”,师范教育是培养教育者的教育,是培育高质量教师的关键途径。“我对学生们说,你们培育的是国之栋梁,必将为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贡献不可或缺的力量。”宣讲会上,肖向荣的话语掷地有声。
艺海无涯,讲好家国故事
在肖向荣看来,每一次参与国家级大型艺术创作都是他人生的一个重要节点。经此,他从一个艺术创作者的角度看到了国家、人民群众的变化,舞台上的声光电影,表演队伍的移步换形,都是他发自内心的颂歌。
2007年,肖向荣进入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筹备导演组;2016年,担任了杭州G20开幕式核心主创;2019年,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天安门广场群众游行活动总导演;2021年,担任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天安门广场活动总导演……于他而言,除了阅历的增加,更重要的是亲身感受到了祖国的繁荣昌盛。
谈及十几年来多次参与国家重大活动导演工作,肖向荣认为对创作者来说最大的变化是心态上的变化。“整个国家的心态和艺术创作者的心态是互相影响的。”肖向荣说,“因为国家自信,人民群众也更自信,我们的创作心态会比原来更加放松。”
2021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天安门广场活动有这样令人难忘的一幕:在天安门广场上,由1068名共青团员和少先队员代表组成的方阵献词“请党放心,强国有我!”誓言铿锵,气势昂扬。
时代的风采由谁来体现?“我觉得就是青少年,未来就是靠这些年轻人,以他们这种青春之激情去彰显我们时代的风采。当时,我们就已经有设想,要把青少年群体放在整个大会里边,让全国人民,让全世界人民都看一看中国的青少年是怎样的精神状态。”肖向荣说。
以美化人,胸怀弘道使命
“电影下乡”延续了北师大跨越百年的乡村实践。从贵州苟坝到河北阜平,从广西大化到陕西照金,从新疆阿克苏到青海兴海,开着大篷车,肖向荣带领学生跋山涉水,翻山越岭,拿起放映机,挂上投影布,希望唤醒乡村孩子们“美的意识”。
“美育对我而言是一场‘美的觉醒’的艺术行动,贯穿在教育和创作之中。”肖向荣回忆起在贵州遵义的苟坝小学,给学生放映了电影《1921》,和孩子们交流互动时,感到他们都有很强的艺术感受力。“放映现场,有一个小姑娘一直坚持到最后,她说,拍电影不容易,我得看到字幕放完。我觉得这就是孩子们对艺术作品最质朴的理解与尊重。”
谈起开展“电影下乡”这一乡村美育实践的初衷时,肖向荣很淡然:“其实很简单,美育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很重要的素养,我特别希望美育不局限于传统的艺术教育和技能教育,而是真正变成一种美的发现和美的觉醒。”
2021年,肖向荣获评全国最美教师;在北京师范大学建校120周年大会上,肖向荣获学校颁发的“四有”好老师金质奖章。随后,他又获得了北师大“最受本科生欢迎的十佳教师”称号。肖向荣说,最让他高兴的,是收获了学生们评出的最受欢迎奖,他在北师大教书20多年,能获得学生的认可,是他作为教师最大的荣耀。
在肖向荣的影响下,他的很多学生沿着他的足迹,像蒲公英种子一样,投身于教育事业,把艺术之美带到祖国的各个角落,让文化之花开满山野。或许这就是肖向荣想要弘扬的“道”——善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弘扬者、建设者,用中华文明启智,以优秀传统润心,以全民美育推动文化自强自信。
原文刊发于《中国教育报》2024年03月11日第5版;
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24-03/11/content_636211.htm?di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