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面容清癯、神态谦和的长者骑着一辆自行车,在校园林荫道上徐徐前行,遇到熟人打招呼,他便会下车站定,郑重还礼。
这曾是北京师范大学师生熟悉的一道风景。这位恭而有礼的长者叫王梓坤,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也是北师大的老校长。
王梓坤
4年前,年逾九旬的王梓坤和老伴儿把家搬到了郊区,这道风景,新生们无缘得见了,但老校长的故事仍然在校园里流传。每逢教师节,很多学生都会骄傲地告诉家人、朋友:我们的老校长可是设立教师节的主要倡导者呐!
1984年5月,王梓坤担任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那时,教师社会地位不高,中小学教师遭到歧视乃至被殴打的事件屡屡发生。早在1982年六七月间,光明日报就因“北京怀柔3名女教师被殴打事件”连续刊发数十篇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不小轰动。怎样恢复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成为王梓坤长久思考的一件大事。1984年12月初的一个清晨,走在上班路上的他心里突然涌起一个念头:如果有个属于教师的节日,那该多好!
这位声名远播的数学家,自幼深受传统文化熏陶。20世纪40年代,在江西吉安枫墅村的私塾里,王梓坤读的第一本书就是《论语》。读《论语》,他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知道了孔夫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的教育方法。在传统文化中,“礼”不仅是礼节,也是规范、是准则。为教师设立节日,呼吁全社会尊师重教,是“礼”;举办与教师节相关的各种活动、仪式,关爱教师、表彰教师,也是“礼”。
到了办公室,王梓坤立马给一位相熟的记者打电话,讲了自己的想法——设立尊师重教月,并在该月选择一天定为教师节。次日,一则题为《王梓坤校长建议开展尊师重教月活动》的消息见诸报端。几天后,王梓坤组织座谈会,邀请钟敬文、启功、陶大镛、朱智贤、黄济、赵擎寰等北师大老教授进行讨论,大家一致同意倡议开展尊师重教月活动。
此时的中国大地上,“尊师重教”的呼声渐渐汇成强音。光明日报两次刊登读者来信呼吁设立教师节,叶圣陶、雷洁琼等政协委员就此联名提交提案……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身为全国著名师范院校校长的王梓坤,发出“振臂一呼”。
1985年1月,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同意国务院关于建立教师节的议案,决定9月10日为教师节。同年9月10日,第一个教师节如期而至。王梓坤永远记得那一幕: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的庆祝大会上,学生们将一条横幅高高举起,上书四个大字——“教师万岁”。
呼吁全社会尊师重教的王梓坤,本就是一位有几十年教龄的教师。
1952年,王梓坤从武汉大学毕业,到南开大学数学系任教。作为我国概率论研究的先驱者和主要学术带头人之一,他编写的《概率论基础及其应用》《随机过程论》《生灭过程与马尔可夫链》,被学界称作概率论“三部曲”,成为高校教材,哺育了几代学人,至今堪称经典。
博学重礼的王梓坤,赢得了学生发自内心的尊重。他精研数学,讲课却充满人文华彩。
今天,年过八旬的湖南师范大学教授杨向群仍对第一次听王梓坤讲课的情形记忆犹新。
那是1960年10月的一场报告会,南开大学礼堂座无虚席。大家争相一睹这位留苏才子的风采——两年前,王梓坤在莫斯科大学获副博士学位,回到南开大学教书。
报告的主题是“关于数学自学的方法”,王梓坤娓娓道来。强调读书要先立志,他引宋人严羽《沧浪诗话》中的名句“入门须正,立志须高”;憧憬美好前景,他借李白《上李邕》中的“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讲到只有不懈努力才能实现远大理想,他期冀同学们“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当时还是南开大学数学系本科五年级学生的杨向群听入迷了。他不仅对王梓坤彬彬有礼的风度、出口成章的才华深感敬佩,更对他描绘的学术世界心驰神往。第二年,杨向群考取了王梓坤的研究生。每周,他都会到王梓坤的小屋一次,或请教问题,或汇报论文进展,王梓坤总是温和地指点他、鼓励他。
调任北师大校长后,繁杂的行政工作占用了王梓坤大量时间,但他仍坚持在北师大、南开培养研究生,给学生上课、讲论文、办讨论班。每天到访校长办公室的人络绎不绝,秘书有时不得不帮他谢绝一些访客。王梓坤嘱咐,只要是学生来找他,一律不得阻拦。
“每次去北师大见王老师,他都会走到办公室门外迎接我,他总是关切地询问我的学习与生活情况,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罗守军是王梓坤指导的南开大学1985级博士生,在老师身边,他如沐春风,“感受到一种平和、安宁、上进的气息”。
无论多忙,王梓坤坚持科研。身材瘦弱的他,对学术无比执着——白天全力以赴处理各项行政工作,早晨和晚上雷打不动地读书、研究,数十年如一日。
20世纪80年代末,王梓坤注意到,国际上关于测度值分支马尔可夫过程(超过程)的研究开始升温,便果断带领研究团队转入这个新方向。
刚接触超过程理论,南开大学1989级博士生王永进感觉有些困难。几经努力,他真正“钻”了进去,深深体会到老师的良苦用心。这一选题宽广而深厚,入门是难,但闯过入门关,眼前就是一片广阔天地。
“万事开头难。头开得好不好,对学生以后的科研影响巨大。教师要慎重对待学生的第一次科研,尽最大努力保证成功,使他们感到有意义、有趣味、有收获、有信心。”王梓坤特别注意锻炼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引导他们循序渐进步入学术殿堂。
彼时在北师大读研究生的李增沪,了解到超过程分支机制的一般形式问题尚未解决,就尝试攻克这个难题。每当遇到困难,他总能听到王梓坤的鼓励:“坚持下去!你可以暂时不知道别人都清楚的东西,但要弄清楚别人都不清楚的某个专题,成为这方面的专家。”花了近一年时间,李增沪如愿以偿。
“给学生选定题目前,教师应该先亲自动手做,有了六七成把握,再让学生做。只有这样,教师才有发言权,才能真正起到指导作用。下一步,主要靠学生独立工作,让他们自己提问题自己解决,教师就可以退居二线了。”这是王梓坤的育人秘诀。
而当真正退居二线、离开科学前沿时,王梓坤仍然关心数学学科的发展。很长一段时间,每周二下午2点55分,他都会准时来到北师大后主楼1220教室。3点钟,研究团队的讨论准时开始,王梓坤认真记录,有时还会插几句话:公式是不是可以更简洁?思路是不是可以再调整?
近些年,年纪渐长的王梓坤没办法回到课堂,李增沪经常去探望他。李增沪总会想起,20年前,他刚从国外回到北师大做博士后研究,收入不高,生活拮据。每个月,他的信箱里都会收到100元钱。他知道,钱是王老师嘱咐老伴儿放进去的。
幼时家境贫寒,求学过程中受到过很多帮助,王梓坤感恩在心。工作后,他总是尽己所能回报。他牵挂家乡枫墅村枫江小学,不仅为学校捐书捐款,每逢教师节,还会给学校老师赠送礼物,表达心意。
“力求无负于前人,无罪于今人,无愧于后人。”数十年来,从学生到教师,从教师到校长,人生角色虽然几经变化,但他始终不忘心中的道,谨守心中的礼,怀着赤诚的心,散发温暖的光。
原文刊发于《光明日报》2024年8月3日第1版。
原文链接:https://epaper.gmw.cn/gmrb/html/2024-08/03/nw.D110000gmrb_20240803_1-01.htm